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挂羊头卖的却是狼肉,继位后露出嗜血本性,却成就他的伟业

汉武帝挂羊头卖的却是狼肉,继位后露出嗜血本性,却成就他的伟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3 更新时间:2024/2/12 0:26:56

题/汉武帝挂羊头卖的却是狼肉,继位后露出嗜血本性,却成就他的伟业文/一恒独步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摘要:汉武帝塑造的强汉是建立在残酷的法治基础之上,在他的眼里没有皇亲国戚,没有治国栋梁,一旦和他的意志相悖,一律处死的极端办法,让汉朝恢复了血性。

汉武帝刘彻,是闪耀在中国历史上永远也抹不去的名字,汉武帝能够成就他的伟业,当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帝王霸术,极端专权。

(汉武帝剧照)

登基的汉武帝废了老庄改用法家

这个原因主要表现在,汉初自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刘,考虑到国家刚从秦朝末年大动乱,民不聊生,四处荒野中走出来。汉初的智囊陈平、萧何,张良等等,提出与民休息,才能使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并逐步走向正轨。

汉高祖刘邦采用了这些智囊的政策,让国家慢慢从饿殍遍地的凄凉惨景下得以逐步恢复。

汉高祖如此,继位的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也一直延续了这一政策,到了汉武帝继位之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加,汉武帝感到再也不想采取韬光养晦的态度,他要对内展示他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君主,对外要一扫弱者形象,展示强盛的天朝威仪。

(一代明君也是暴君的汉武帝)

当时的汉朝经过了近70年的和平发展,朝廷内部已经牢固的形成了老庄治国,顺其自然的理念,与汉武帝要建立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政府,皇帝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在冲突面前怎么办,汉武帝在他的皇帝地位日益巩固之时,他知道政令的颁布首先要让身边的重臣百分百的执行,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折扣。

那就是必须要重臣和近臣俯首帖耳,不容许他们有丝毫反抗和争辩的思想,坚决做到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以此来建设一个强大的,让臣民敬畏,外夷臣服的汉帝国。

(西汉疆域图)

针对当时汉朝朝廷弥漫着老庄之道治国的传统,大臣和皇帝之间的等级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

一些自诩为前朝的老臣,包括那些深刻理解老庄之道的大臣们。在朝廷上大谈君臣之道,国家大事,对汉武帝不是那种很敬畏的唯唯诺诺,而是总想以和皇帝较为平等的地位商谈国家大事。

这让汉武帝很愤怒,在他心里朕既然是皇帝,那就要有天子的威严。

事情哪能像汉武帝想象的那么顺利呢,那些平常放任惯了的大臣,怎能受得了汉武帝突然规定的礼节。

(汉武帝剧照)

皇亲国戚和重臣成为牺牲品

汉武帝要拿一个人开刀,这个人是谁呢,窦婴。汉武帝之所以选择杀窦婴,史学家常常把这件事情归结于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和汉武帝祖母窦太后。所以把窦婴的死归罪于窦婴的姑妈,也就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曾经虐待了王太后,才使汉武帝为了维护母亲王太后的尊严,无奈之下杀了窦婴。

但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汉武帝之所以要杀窦婴,就是要告诉群臣,无论是谁,只要敢于触及皇帝的权威,哪怕他是皇亲国戚,也不管他立下赫赫战功,只要冒犯了天子的威严也一样杀之而后快,杀了窦婴这就是最好的榜样。

(窦婴剧照)

从窦婴的简历上看,虽然没有汉初那些开国功臣那样,同汉高祖一起疆场厮杀,从尸山血海里面爬了出来,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

事实上窦婴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他虽然自带皇亲国戚的光环,但他还是一个非常聪明和睿智之人。

在汉景帝时期,就享有汉景帝颁发的免死金牌“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更因为他亲自带领大军平息了“七国之乱”为汉武帝坐稳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窦婴之死汉武帝立威之杀)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又立下那样巨大的功劳,甚至有了免死金牌也不行。

汉武帝的意思很明确,功劳大了,就会骄傲,有了免死金牌就会处处让皇帝难堪,又是皇亲国戚,不拿他开刀以后谁还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基于上述三种理由,窦婴死定了。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假借王太后之手而已。

杀了窦婴,使得朝廷之上迅速变得噤若寒蝉,谁也不敢那样和汉武帝公开的争论。因为大臣们再敢和汉武帝明辨是非的话,首先头上有一道紧箍咒,国舅爷已经成了刀下之鬼,那还能说其他人能够逃脱掉杀身之祸吗。

杀了窦婴,主要是震慑了皇亲国戚让他们必须收敛自己的言行,懂得只有皇帝才是大汉的主人。

(杀窦婴镇群臣)

而汉武帝杀掉他献出《推恩令》这一削藩之策的主父偃,那就是告诉大臣们,你们一定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做,严格按照君永远是君,只有皇帝可以享受一切,你们也只有得到皇帝的赏赐下,才可以放纵自己,知道臣子永远是臣子,决不能逾越。

杀了这两位,汉武帝似乎还觉得不能让臣子完全遵纲守纪,随即对朝廷中对他提出讨伐匈奴,平定百越有异议的臣子大开杀戒,整个汉武帝时期,被汉武帝杀掉的大臣,包括被他灭九族的,计有窦婴、主父偃、严助张汤公孙贺公孙敖公孙弘、王臧、赵绾等皇亲国戚和国家重臣。

(主父偃剧照)

万马齐喑为汉武帝施展才华铺就了坦途

在汉武帝大肆杀戮之下,特别是汉武帝后期,没有人愿意当宰相,因为被汉武帝任命,又迅速被杀掉的宰相接二连三,最后迫使汉武帝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只好设立秘书处性质的中朝、尚书台这样两个没有具体职权的部门。

可以说汉武帝为了使汉朝真正成为他理想中的强汉,以极端的方式,完全采用秦朝治国的办法,无论立下多少功劳,还是自带光环,都一律不留,甚至把他的儿子也身首异处。只要对他颁布的政策提出质疑,或以为革命到头了,可以贪图享乐之辈,汉武帝就会举起嗜血的屠刀,一律割掉项上人头。

汉武帝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好处当然也显现出来,从朝廷到地方只有一个声音,天子令发号四方,群起响应。

(汉家铁骑剿灭匈奴)

在汉武帝的严厉的法律管制之下,汉朝迎来了中兴,国力得到空前的增长,可以洗去自汉高祖开始,匈奴强加给汉朝和亲进贡的耻辱。

卫青、霍去病这些大将,率领部队北击匈奴,为了打败这一强邻,让前方将士吃饱穿暖,后勤保障这项巨大的工作,全国真正做到了万众一心,把粮食、布匹、弓箭等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前方。

这个工作量在当时之艰巨,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却不折不扣的得到贯彻执行。

因为严苛的法律摆在那里,做不到位,或者受到耽搁,对于押运的官员,以及从事这项工作的所有人意味着什么,不用说明。

(汉武帝)

正因为大臣们被汉武帝疯狂的,近乎野蛮的法律杀怕了,杀傻了,只能机械,而且是不顾一切的执行着命令。如此看来,汉武帝创造的那一番伟业,除了他不甘心屈居人下,更不排除他内心中唯我独尊,生性残暴的一面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

这在汉武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汉昭帝迅速进行了修正,从而使汉朝从狂热的征伐和绝对和皇权中清醒过来,重又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恢复汉朝已经陷入虚弱的元气。

更多文章

  • 解答: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据说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真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临终前试探魏延,诸葛亮赵云魏延蜀枪,诸葛亮魏延的最后对话

    这个题目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无从下手。其一,魏延并非诸葛亮设计谋害,他是死于自己的任性妄为;其二,目前只能说明有两匹石马,石像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商榷;其三,即便石像存在,他一定会是诸葛亮吗?咱们一一讨论。建兴十二年,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梦到自己头上长角。魏延问赵直缘由,赵直表面上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

  • 同样几百万的领土,欧洲四分五裂,中国坚挺如一,都是秦始皇的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下葬全程,秦始皇老婆图片大全,秦始皇一统六国

    ————————秦始皇如今的中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也是唯一传承下来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不像其他国家一样,虽然我们几千年里面经历过分分合合。但是无论是谁做皇帝,中国始终秉承着大一统的王朝理念。即便是战乱四起的时期,各个国家也是以统一其他国家为目的。但是反观欧洲地区,他们基本都分裂成很多互相瞧

  • 解答: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千年后应验,到底说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巧合之一——刘伯温跪拜诸葛亮之墓刘伯温也以其神机妙算闻名于世,元末明初更是流传:“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自然觉得自己更胜一筹,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便去盗墓。刘伯温等人路遇一石碑,写道:“吾到无人到。”刘伯温更是觉得诸葛亮能力有限,命人将石碑毁坏,内心无比畅快。这下,刘伯温更是步伐沉稳,

  • 项羽刚愎自用错失三位贤才,两位转投刘邦,一位气得告老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从哪里看出项羽刚愎自用,项羽刚愎自用,项羽刚愎自用的事例100字

    第一个、韩信韩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军事天下,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一点,只有吴起、白起、卫青、霍去病等人才可以做到。但是这些人用兵打仗,带的都是精兵强将,而韩信用兵作战,多次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韩信起初只是一个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浪子。秦末大起义的时候,参军跟了项梁。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

  • 赤壁之战前,张昭为何主张投降?正常人都会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张昭投降过袁术么,张昭投降曹魏,张昭怎么劝孙权投降的

    孙权接到信后,召集群臣商议到底如何应对。东吴大臣看完这封信后,众人无不惊惶失色。文臣之首张昭当即表示应当投降,秦松等人纷纷附议,这一下子让孙权非常难受,因为他的内心是想抵抗曹操的。所以孙权借口上厕所离开了朝堂,鲁肃也跟着出来了,鲁肃表达了抵抗的意思,并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因为鲁肃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

  • 刘邦躲避追杀时将儿女踢下车,为何他们都毫发无伤?全靠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逃命时将儿女丢下是真的吗,刘邦的儿子刘长有儿女吗,刘邦踹刘盈下车

    当年彭城一战,刘邦被项羽打的落花流水,六十万大军竟然被项羽三万大军刘给消灭了。刘邦一个人逃命,项羽就派出季布、钟离味等人分兵追捕逃亡的刘邦,只不过搜了一天都没看见他的身影,他们心想刘邦可能是去了沛县老家躲避,就赶紧骑马前去沛县看看情况,没想到刘邦竟然也没在哪里,甚至刘邦一家老小都不在哪里。其实刘邦回

  • 汉武帝的酷吏不仅当过强盗,还曾一天杀400人就为了立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时期的酷吏,汉武帝做过的最霸气的事情,汉武帝被谁刺杀了

    义纵少年时,曾伙同他人抢劫为盗。汉武帝即位后,义纵的姐姐姁,因医术高明,得幸于王太后。依赖这种关系,义纵被拜为中郎,任汉武帝侍从。在皇帝身边不久,他被派住上党郡任县令。任县令期间,他敢作政为,施行暴政,从不对任何人容情,使得县境之内没有盗贼容身之地。在考察政绩时,被举为当时第—。汉武帝时,重用敢于镇

  • 三国中,张飞为何屡次挑战吕布?他有个本领让吕布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曾多次挑衅吕布,并对吕布言语辱骂,可以看出张飞非常不喜欢这名大将,按说都是英雄人物,而且吕布又很有本事,那为什么张飞和吕布不是英雄相惜,可他为何会看不上吕布?张飞屡次挑战吕布?,其实是因为他有个本领让吕布害怕。先说,张飞为什么厌恶吕布呢,这可以从张飞自身性格分析,张飞是一

  • 安史之乱只闹腾8年,为何让享国289年的大唐一蹶不振,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前后经历8年战乱,为何会让享国289年的大唐一蹶不振。安史之乱的严厉打击自然是一个关键原因,这次愈演愈烈的内战,给社会发展产生

  • 一将军即将被杀头,李世民却冒死保护,后来他给大唐灭掉4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唯一一个被李世民处死的功臣,李世民被谁杀死的最冤

    当时,隋炀帝昏庸无道,鱼肉百姓,于是天下各路豪杰蜂拥而起,所以在太原的李渊自然也蠢蠢欲动。而在太原吃着隋朝皇粮的李靖早就看破了李渊的小动作,于是就想跑路给隋炀帝告密。李渊早有准备,将整个太原城封锁了,不过李靖告密的决心非常大,竟然假扮成了囚徒,偷偷地溜出了太原。然而,等到李靖好不容易来到长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