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投靠李世民,这是背叛了李建成吗?在他眼里良臣和忠臣不一样

魏征投靠李世民,这是背叛了李建成吗?在他眼里良臣和忠臣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98 更新时间:2023/12/8 11:44:25

魏征最初是辅佐太子李建成的,在玄武门之变爆发以后,魏征成为了李世民的臣子。那么是不是说魏征在这个时候背叛了李建成呢?

当然是,不过魏征背叛李建成的方法比较高明,高明到没有任何人觉得他丢失了气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出彩的操作呢?我们先来看看魏征是怎么操作的。

01魏征只愿做良臣,不愿做忠臣。

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良臣?难道良臣不应该忠诚吗?魏征有自己的解释。当时李世民击败了李建成,夺取了继承人的大位。

这个时候他来收拾李建成的余党时,抓到了魏征。魏征显得十分坚挺,他坚贞不屈地告诉李世民,当初要不是李建成不听他的话,没有早点杀掉你,他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旧唐书》

魏征的话听起来十分刺耳,可是这要分是谁在听。魏征是什么人?大谋士,作为大谋士魏征不可能不调查对手李世民的习性。

所以他知道李世民是一个喜欢听实话的人,而且是一个喜欢英雄好汉的主子。如果魏征表示求饶,或许李世民还真的会杀了他。

可是魏征偏偏就是不求饶,反而装作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既表达了自己对已经去世的太子的惋惜,又表达了对自己做法的肯定。本来不把魏征放在心上的李世民,忽然就心血来潮了。当年刘邦能够容得下总给自己下套的雍齿,他李世民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魏征呢?所以李世民就放过了魏征,表示了自己的大度。可魏征偏偏还反过来辅佐李世民,按照魏征自己的说法,他想要做一个良臣而不是忠臣。忠臣天下千千万,可是良臣却很难找到。他所忠于的是江山社稷,而不仅限于某一位主子。这才是魏征了不起的地方,李世民对魏征之所以如此佩服,其实也是从这儿开始的。

魏征所忠于的永远是李唐的江山,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只要他们做个好皇帝,那他都会愿意花费自己的才能时间去辅佐。

02魏征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李世民也乐得有个贤名。

魏征曾经策划过刺杀李世民的事情,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良臣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刺杀皇子,不是良臣应该要做的事情,而是忠臣该做的事情。

因为魏征忠于李建成,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李建成的所有政敌,而李世民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这纯粹是为了李建成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整个大唐的利益。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旧唐书》

可是李建成不听他的话,结果功败垂成。这个时候魏征已经被李世民给抓了,谁也不想死,何况魏征这种热血青年呢?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魏征还想多过几年。所以他发挥自己的才智,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当然了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罢了。

所谓良臣或者忠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征肯松口了。他不像那些死忠于李建成的人,一口咬定要为李建成殉葬,他偏偏表示,自己忠于的是李唐江山,你们哥俩谁来做皇帝我都愿意辅佐。这么一来魏征的十八级台阶可算是铺满了,他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的表态,已经表明他背叛了李建成。但是这件事又不能说的那么明显,所以魏征才会借助了这个借口。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接受了这个说法呢?我认为想要完全将李世民绕进去是不现实的,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李世民明白了魏征的意思。魏征的求饶十分隐晦,李世民的接受也比较隐晦。他表示不仅接受魏征的求饶,而且将来一定要魏征来监督自己做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他要给自己创建一个金字招牌,成为万世楷模。

03一场彼此给台阶下的骗局,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君臣关系。

当你说第一个谎言的时候,就需要不断用其他谎言来弥补第一个谎言。所以这种君臣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以后,要想保住名声,两个人就要坚持演下去。

魏征要做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皇帝做错了什么事情,就算没有错,魏征说错了那就是错了,必须要改过来魏征才能罢休。

这把魏征给吓的,每次上朝就跟上刑场一样。你说天天给皇帝挑毛病,这是人干得出来的事情吗?说不定哪天皇帝真的不高兴了,一刀就给你送走了。而李世民要做的,那就是微笑接受魏征的所有无脑提议。并且时刻提醒史官,一定要把朕虚心接受时的表情描写出来。有时候魏征没什么灵感,实在是跳不出李世民的毛病,李世民还要刻意地做一两件坏事,让魏征来骂两句。要不然彼此心里都有些不自在。真的是没想到,这种君臣关系,居然维持了十多年时间,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魏征在度日如年的谩骂时光中,似乎迷失了自己,有时候骂的畅快了,甚至像上去踹两脚。

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其后追思不已,赐其实封九百户。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

而李世民在被骂的时光当中,也开始有些不耐烦,有时候甚至真的想要杀掉魏征。可这个时候长孙皇后会立刻冒出来,表示恭喜李世民喜得明君标签一枚,从而化解这场杀戮。

久而久之两个人都习惯了,当魏征死了以后,李世民再也听不到有人骂他了,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他立刻下旨找人来骂他,骂的越凶,赏钱越多,官位给的越大。

总结:活下去才有一切可能,无谓的牺牲不值得。

人生只有一次,只有匆匆数十年。忠诚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可愚忠就有些不值得了。活下去肯定比愚忠更加重要。

魏征选择活下去,因为他知道,李建成已经死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这个时候如果跟随李建成一起去死,那自己的人生也就跟着完了。

只有活下去才会有无限的可能,魏征就当这剩下的日子是老天爷馈赠给他的,所以他过得十分用心。

不排除君臣之间默契的合作关系,但是魏征的确付出了很多。因为魏征不坚持愚忠,最终成为了千古名臣,为贞观之治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

参考资料:《旧唐书》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是十恶不赦罪人,还是千古一帝?专家:没他就没大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的是,他肯定是做错了不少的错事,最重要的还是,跟商纣一样,大兴土木,给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他修运河,修行宫,大征徭役,每年造成上百万人的死亡。动用百万军队远征高句丽,把杨坚留给他的的三十万府兵,丢的一干二净。这样大规模的军队,光是后勤保障的困难程度,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最后还战败了。但是要

  • 天生尤物嫁给了西晋首富,后来首富获罪,她不爱钱财为爱殉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晋名人一览表,西晋美女,西晋石崇和王恺斗富

    历史上关于绿珠的记载是“美而艳,善吹笛”,后来她又做《明君》舞,可见绿珠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绿珠在她成年之后,便遇见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石崇。西晋是一个非常动乱却人才辈出的时代,斗富之风盛行,散骑常侍石崇家财万贯,为洛阳首富,为人也是争强好胜。在他路过博白时,偶遇绿珠,他惊讶于绿珠的容颜。

  • 沉船发现7万件唐代瓷器,价值3.2亿元,中国却与其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沉船瓷器,唐代瓷器真品价值,考古出土唐代瓷器

    原来,在1998年,一名名叫沃特法的德国水泥厂老板,听厂里工人说起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的岛屿水域沉没有古代的珍宝,于是,他立刻花重金购买专业设备前往当地进行打捞,很快就在勿里洞岛外海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沉船,将其命名为“黑石”号,很快,沃特法就发掘出了这艘船上的将近7万件中国瓷器。由于出水

  • 安禄山原是鸡鸣狗盗之辈,为何能做封疆大吏还把贵妃胸抓伤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真实历史,历史上安禄山被谁杀死了,安禄山被太监杀

    安禄山其父早丧,母亲改嫁给了一个突厥将军的哥哥。对于这个重组家庭,安禄山是打心眼里厌恶的,尤其是这个家庭里还有一个比自己大许多却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小的时候安禄山曾离家出走过但是很快被士兵抓了回来,在那时便埋下了投身军伍的种子。到长大以后,由于自己属于是一个外来人,在自己继父那里得不到帮助,安禄山为

  • 他和唐太宗齐名,被称为第二个李世民,死的十分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是唐太宗吗,历史上的李世民和谁关系最好,历史上最像李世民的人是谁

    这个皇子叫做李倓,他是唐肃宗的三皇子,当年唐肃宗之所以能很快登基为帝,就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关系,只是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懦弱,听信宦官李辅国的话,虽然李亨性格懦弱,但是李倓却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多次建功立业,民间甚至还传出他是李世民在世的流言。唐肃宗听到民间百姓这么夸赞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十分高兴,但是

  • 李渊宠妃张婕妤,为什么对李建成言听计从,并非有私情而心机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和张婕妤,李渊和李建成的关系,李渊喜欢李建成吗

    作为最大裁判的李渊,尽管对弟兄们的水火不相容早就一目了然,但李渊一直想着做和事佬,每一次都采用彼此各拍50大板,和稀泥以往。就是这样,勾心斗角一直断了很多年。这次拉距抗争,除开彼此明着的工作人员出战,私下里的撒手锏当然免不了谗言。陆龟蒙诗说:乃知千丽句,败给一馋言。一万句你让我感动的话,都敌不过他人

  • 他用7000人斩杀12万人,没他安史之乱不可能被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谁平定的安史之乱,平定安史之乱的所有名将,历史上平定安史之乱的人是谁

    叛军内乱,当然不能忽视。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弑,后来将领史思明又再次篡位,后来被儿子史朝义所杀,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叛军战斗力,导致将领之间离心离德。可给叛军最大打击的,还是唐朝这边的一个战神,是他打垮了叛军的主力,进而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局。他就是张巡,年少时聪敏好学,下笔成章,成人之后颇有才干,靠着读书

  • 武则天从尼姑到皇帝,上位手段到底有多残酷,李治也是她的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李治死前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看相大师袁天罡被她的面相惊到,她在大唐帝国的基本上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权,为了权位她甘愿杀掉自已的亲生子女,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称作“贞观遗风”,去世后留有一块无字碑任人评述,她便是一代传奇女帝武则天。武则天从尼姑到皇后靠美色上位,为了权力不惜杀死亲生儿女。

  • 长城到底靠不靠谱?为什么唐太宗和康熙都不赞成修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说长城,外长城与内长城,长城各段的修建时间

    题/为何唐太宗与康熙爷均霸气坚决不修筑长城?文/猫儿眼/一只喜爱文史,爱谈论古今的小猫儿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自古以来便存在华夏与夷狄的冲突,也因此,长城作为军事抵御的用途便功不可没。然而,历史上却

  • 李世民麾下的名将,击败众多高手,却被排在凌烟阁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原本是齐郡的郡兵统帅,在张须陀的手下任职。当时天下各地动乱,很多的灾民暴动起兵造反,但他们却不敢去齐郡,因为齐郡有秦琼,带兵和打仗都很厉害。当时有十万暴民去齐郡打算劫掠,却被秦琼带着千余骑就给杀败了。于是再也没有暴民敢去齐郡了,他们都宁愿绕着走,也不敢踏入齐郡。后来张须陀死了,于是秦琼带着几个好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