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上官婉儿放在现代可以说是妥妥的官二代,祖上三代皆是官员,因其祖父上官仪替唐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发配到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上官婉儿的母亲仍是悉心培养自己的女儿,督促她熟读诗书,长大后的上官婉儿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上官婉儿在十四岁时因为聪敏机警被武则天重用,在武则天称帝后,封为内舍人。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相处二十三年,深得武则天的器重,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上官婉儿没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历史上对她的评价也是两级分化,推崇者认为她巾帼不让须眉,才华文采不让男子,鄙视者认为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
上官婉儿作为一介女流,能够影响一代文风,其能力文采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关于她与武则天的二十三年的相处,让那些清高的文人所不齿。有史书记载,武则天将上官婉儿视为心腹,在与其男宠耳鬓厮磨之时也不避讳,上官婉儿因其男宠貌美与其私通,被武则天发现要处以死刑。在行刑前,因为过去的相处以及怜惜其才华,上官婉儿才免于一死。从那之后,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更是小心谨慎,精心伺候,又为武则天寻来貌美的男宠,并且对于政事也是倾其心力,为武则天排忧解难,甚至比以前更是讨的武则天的欢心。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在位期间还是比较忌讳武则天的权威,不敢造次。等到唐中宗时期,被封为昭容,她的权势更大,在文坛的地位更为重要,许多文人的文章都要经过她的点评。不能否认的是,上官婉儿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但是在当时文坛被一人以权势称霸,并不利于文学的发展。不过,她也通过她的权势扩大书馆,增设学士,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为之后的文坛新人发展打下基础,可以说制霸当时的文坛。
李隆基发动政变时,将上官婉儿斩杀。在当世对上官婉儿的评价还是比较肯定的,后代尤其在宋代之后,因为封建思想重男轻女观念,对其批判又为严重。上官婉儿不是一个为爱情死去活来的姑娘,也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她的事迹放在现代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女强人,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女性独立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