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没有商鞅,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没有商鞅,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就无从谈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8 更新时间:2024/1/18 22:49:25

商鞅变法的成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个人的成功阶段,这是他亲力亲为的结果。二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阶段,这是他依法治国的延续。

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制定了一套规则,只要大家按照这套规则行事,那就必成大业。

商鞅与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就是使秦国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但他们两个并不是狂热分子,也没有愚蠢到让自己去实现统一天下的目的。

[var1]

当时的秦国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弱小的一个, 如果秦孝公想统一天下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商鞅的智慧之处就在这里,他要实现的是百年大计。

一个伟大的目标能够让人奋不顾身

商鞅并不是秦国人,他在秦国朝野没有任根基,而他的变法却几乎得罪了所有的贵族,每时每刻都有一大群人在等着机会弄伤他。

在他实施变法的20多年时间里,脑袋是一直挂在裤腰带上的。

[var1]

按照他的想法,地方强弱的关键就两个因素:一个是农业,另一个是战争。农业是地方发展的基础,而战争是对外扩张的必要手段,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地盘拱手让人。

他在秦国的所有变法,主要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种地,他不择手段

我们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那个年代恰恰就是没什么科技的,种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靠人、靠蛮力。

[var1]

可种地辛苦呀,那时候又不像现在有那么优良的种子,辛辛苦苦一年除去税收大多数人家剩下的粮食根本就吃不饱饭。

那个年代又没有什么铁器,现在农村常用的锄头、砍刀等农具都是非常缺乏的,在农具不足的情况下要开荒种地,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凡能够在其他地方混饭吃的人,都不会去选择种地的,种地的人少了那粮食产量自然就少了,没有足够的存粮,是无法支撑大量军队的。

商鞅为了解决种地的问题,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把土地重新进行了分配,按照他的这个分配原则,不仅是普通老百姓能够得到土地,就算是奴隶同样可以分到土地。

[var1]

快意恩仇:打土豪分土地

可土地资源有限啊,并且都是在那些公贵族或者是重臣手里面。

他这么一搞,老百姓是开心了,那些有大片大片土地的贵族们不乐意了。

不仅是秦国人可以分到土地,其他地方的人你只要愿意到秦国来种地,都可以分到一些地盘让你自己去开荒,只要你认可秦国的法律,和大家一样官府缴税和服徭役就行,你在秦国能够享受的待遇也是和其他人一样的。

这个办法让秦国从其他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过来,那些没有自己土地的流民,他们不愿意依附地主生存,只有到了秦国他们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生活,收成好的年份他们甚至可以攒下粮食,这个诱惑力太大了。

为了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商鞅是煞费苦心

首先,他从官府的角度保证农民能够安居乐业,于是他统一税收标准,只要是在秦国的领土范围以内,种地都按这个标准来收税。

[var1]

多少地交多少税老百姓心里是有数的,他们会更加尽心地打理自己的田地,而不是像给地主家种地一样混日子,因为多收的每一颗粮食都是他们自己的。

这个时候,秦国的封地已经很少了,并且封地主也没有自治权,他们只能收取少量的税收。

其次,商鞅给官府施加压力,凡事都要今日事今日毕,他让那些当官的一天没有时间去老百姓家里转悠,减少官府对百姓生活的干涉。

第三,对于那些不想种地的人他也有办法对付,他不许允许别人雇佣佣人,那些想靠给别人打零工混生活的人已经没地方混饭吃了。

[var1]

那些有钱人家的长工他们要到官府去登记造册,每年要去服徭役,服徭役期间粮食是从官府领的,如果官府发粮的这个手册上没有你的信息,那他们就要找你去衙门喝杯茶了。

让这些有钱人家的长工去服徭役是为了减少农民服徭役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理庄稼。

第四,收人头税,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喜欢收门客,现在官府开始收人头税了,一个门客每年需要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税,于是那些喜欢收门客的人也不可能收太多的门客了。

因为现在收门客,你不但要负担他们的生活费,而且额外还要给他们交一笔税,有些门客可能是从来都派不上用场的,不划算呀。

[var1]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商鞅重农抑商的策略,这也是一种束手无措之举,他只能以提高税收的方式来让大部分人放弃从商的这种想法,但凡做点小本生意就能够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去种地呢。

总之一句话:你不种地那么你就等着挨饿,但凡你能想到的换饭吃的路子他都给你堵得伤伤的,除非你有能力当官。

奖励军功,让百姓乐于上战场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立功受爵,除了当官那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到战场上去。

这个普通人不仅仅指普通老百姓,还包括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弟。

在商鞅变法之前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弟根本不屑于上战场,就算真的上了战场那也只是去镀镀金而已,好为以后自己的仕途增光添彩。

[var1]

可现在不行了,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弟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爵位了,他们父亲在位的时候还可以用他们父亲的高工资吃香的喝辣的,如果他们的父亲离去了,那么他们就没有收入了。

战场上能够立功,这就提高了普通士兵的积极性啊,所以打仗的可是杠杠的。

战场立功,名利双收

虽然商鞅的军功等级制注定了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够得到高官厚禄,但他对普通士兵的吸引力依然很强大。

只要你达到一定的条件,那么就可以给你晋升爵位,这不仅仅是一个名誉问题,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的,只要你有了爵位,那么每年你们家就可以从官府领到一定的粮食,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爵位越高得到的也就越多,这就相当于吃皇粮了。

[var1]

关键是这些条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那种,一场战役下来,很多人会伤于战场,但是很多士兵也会因此而立功受爵。

夯实基础,为以后的一统六国打下坚实根基

秦孝公在位的20几年秦国的根基已经扎的非常深了,但他们对外扩张确是非常谨慎,我们可以看到他扩张的次数并不多,却每次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var1]

商鞅伤后,他建立的法制社会得到了秦国各代君主的认可,所以秦国在各个时期才会吸纳那么多大才过来。

到了秦昭王后期,这种依法治国的机制其实就有所动摇了,到了秦始皇时代,法治又变家庭治了。

所以打败秦国的不是其他地方,而是普通老百姓。

更多文章

  • 龙飞说白话《资治通鉴》之十二 苏秦(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苏秦对魏王说:“大王您领地方圆千里,虽不大然而村镇稠密,已到无可放牧的地步,百姓、车马之多,日夜不息,似千军万马,我听说大王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敢伤队,十万仆从,六百战车,五千战马,却打算听从群臣意见,屈服秦国,现在赵王派我向您建议,订立盟约,六国联合抵抗秦国,望大王明察决

  • 苏秦遇刺命不久矣,临终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伤人者自然就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五霸出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兼并战争经常发生。但一味地进行战争也并非长久之计,当时的许多地方为求自保都会与其他地方合作实现共赢,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之中出现了一批外交上的天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苏秦和张仪。张仪辗转于多个地方之间,先后两次担任秦国的宰相;苏秦更是为齐国立下了汗

  •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谁才是顶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胡曾《咏史诗·流沙》我们战国时期,华夏大地逐渐从诸侯割据走向统一,所谓大争之世,胜者为王。诸侯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也诞生了一批旷世名将。其中“战国四大名将”广为流传。“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千字文》 周兴嗣[var1]战国初期各国疆域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指的是:秦国

  • 战国谋士之(5)挑动天下-鬼谷子高徒的纵横捭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鬼谷子战国名人录,战国春秋鬼谷子传奇,战国时期的鬼谷子解析

    鬼谷子著有《鬼谷子》等,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鬼谷子的四位高徒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孙膑击垮了魏国,张仪忽悠垮了楚国,苏秦合纵垮了齐国。真是太强了!鬼谷子学生孙膑和庞涓是天才级的大军事家。庞涓尚未学成就急着下山博取功名,魏王任他为军师,执掌魏国兵权。庞涓具有卓越的指挥

  • 徐福明明找到了不死药,为什么死都不敢给嬴政?这其中有何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同人文徐福,徐福个人简历,徐福石像

    徐福是个有名的方士,这个职业在当时是非常吃香的。秦始皇为什么信任他呢?因为徐福这个人来头很大,他和苏秦、张义是同门师兄弟,都是王诩的弟子。王诩是谁呀?王诩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牛X的鬼谷子。方士给人最大的诱惑就是可以点石成金和长生不老,这两样东西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秦始皇也不例外。徐福是尉缭子师弟,苏秦,

  • 孟尝君:因被嘲笑个子矮灭了一县,先后担任三国宰相,伤后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孟尝君死因,孟尝君田文简介,孟尝君什么意思

    靠着这些门客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担任秦国、齐国和魏国等三国宰相,搅动战国风云,风头一时无两。他以薛邑“中立于诸侯,无所属。”但他伤后,所有荣光却在一夕间灰飞烟灭,令人唏嘘。[var1]脱颖而出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当然此时的齐国已经不是西周时期姜子牙分封到的齐国,内里早已经

  • 官渡之战前,曹操拉拢各方诸侯,解除后顾之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官渡之战期间,虽然刘备一度割据徐州,对曹操构成了威胁,不过,曹操很快将其击溃。与此相对应的是,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则没有对曹操形成干扰。而这,显然离不开曹操的纵横捭阖。一、派遣钟繇震慑马腾、韩遂东汉末年,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曹操为此很忧虑,经荀彧推荐,在建安四年(199年)命钟繇以侍中的身

  • 夷陵之战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是对他们太失望?你完全想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火烧夷陵,赵云夷陵大败,夷陵之战地图

    看过三国的人想必都知道,夷陵之战的结果对蜀汉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张飞在此役中意外被属下谋害,刘备也从此一病不起,在羞愧郁闷中于转年去世,至于说,刘备为什么会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近乎疯狂的发动了这场夷陵之战,显然和之前襄樊之战的失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襄樊之败,不但损失了关羽这位无敌猛将,更是丢掉了对

  •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久攻魏国不下,改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南方的楚国。公元前29年,秦昭王派名将白起攻楚,攻克了包括楚都郢在内的很多新的城市,逼迫楚国将都城迁到陈(今河南准阳)。由于楚国幅员辽阔,秦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还不能一举灭掉楚国。[var1]正当秦国在中原所向披靡的时候,赵国在赵惠文王的统治下强盛起来。

  • 大秦赋:赵姬开作,让嫪毐在朝堂发号施令,嬴政用剑试探,更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键贪欲是无限度的,嫪毐更是得寸进尺,还说服赵姬把魏国求和让出的5座城池送给嫪毐,朝堂上她让嫪毐坐在与吕不韦相等的位置,还说:“文信侯坐得,你长信侯就坐不得吗?”然后自己以身体不适为由,让嫪毐替她做之后的决定。而嫪毐也不负众望,派李斯出使楚国,私下又派人在途中暗杀李斯,原因是他怀疑李斯知道了他与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