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想必都知道,夷陵之战的结果对蜀汉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张飞在此役中意外被属下谋害,刘备也从此一病不起,在羞愧郁闷中于转年去世,至于说,刘备为什么会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近乎疯狂的发动了这场夷陵之战,显然和之前襄樊之战的失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襄樊之败,不但损失了关羽这位无敌猛将,更是丢掉了对蜀汉极其重要的荆州,于是,即为了给关羽报仇又想收回荆州,刘备才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夷陵之战,只是事与愿违,夷陵之战并未达到刘备的目的,最终以失败收场。
而这两场大战的接连失利,也让蜀汉从一片形势大好转瞬间如坠冰窟,元气大伤,实在令人不胜唏嘘,不过,在夷陵之战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时至今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是为什么在此役中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呢?
大家都知道,蜀汉之所以能够和曹魏以及东吴分庭抗礼,离不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而赵云也是和关羽、张飞同等量级的五虎上将之一,在如此重要的一场战役中,刘备居然没有把他们两个人带上,着实有些令人费解。
有人说,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是因为他们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尤其是赵云,反对的态度非常坚决和强硬,但是胳膊拧不过大圌腿,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刘备,不过,这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并非全部,甚至可以说不是主要的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知道,夷陵之战可是刘备举全国之力亲征东吴,在古代,但凡有皇帝出征的情况出现,肯定是要由太子监国的,太子刘禅是什么样的人想必不用多说了,另外,当时刘备刚刚占领益州不久,人心尚未稳定,如果此时没有一个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人在刘禅身边照看,极有可能会出大乱子。
细数蜀汉的朝中众大臣,最合适的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刘备最为信任的诸葛亮了,既有出众的军事才华又有超强的政治手腕,不管是从后勤保障方面考虑,还是出于内部稳定的需要,诸葛亮都是不二人选。
如果说刘备不带诸葛亮可以理解,那为什么作为三国中超一流战将的赵云也不带上呢?有人说是因为赵云极力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因而失去了刘备的信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恰恰相反,刘备不带上赵云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因为极为信任他才这么做的,没发现,虽然刘备没带上赵云,却让他镇守江洲吗?
江洲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在蜀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设想一下,当刘备兵败到白帝的时候,镇守江州的大将突然反叛,刘备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结果不言而喻,因此,如果赵云不是刘备极为信任的心腹大将,肯定不会让他镇守江洲。
事实证明,刘备对益州的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北面有马超和魏延防备曹魏,成都有诸葛亮辅佐刘禅,江州则有赵云坐镇,所以,虽然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但是蜀汉并没有因此发生大的混乱,而陆逊也因为赵云的快速来援,最终放弃了追杀刘备的打算,由此可见刘备的老谋深算。
换句话说,即便是刘备真的带上了诸葛亮和赵云出征东吴,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真的就能如他所愿,很难想象,一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蜀汉会乱成什么样子,这里不得不说,刘备是幸运的,正是有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和赵云为他坐镇后方,才让他毫无顾虑的任性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