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是对他们太失望?你完全想错了!

夷陵之战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是对他们太失望?你完全想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24 10:48:49

看过三国的人想必都知道,夷陵之战的结果对蜀汉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张飞在此役中意外被属下谋害,刘备也从此一病不起,在羞愧郁闷中于转年去世,至于说,刘备为什么会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近乎疯狂的发动了这场夷陵之战,显然和之前襄樊之战的失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襄樊之败,不但损失了关羽这位无敌猛将,更是丢掉了对蜀汉极其重要的荆州,于是,即为了给关羽报仇又想收回荆州,刘备才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夷陵之战,只是事与愿违,夷陵之战并未达到刘备的目的,最终以失败收场。

而这两场大战的接连失利,也让蜀汉从一片形势大好转瞬间如坠冰窟,元气大伤,实在令人不胜唏嘘,不过,在夷陵之战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时至今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是为什么在此役中刘备不带上诸葛亮赵云呢?

大家都知道,蜀汉之所以能够和曹魏以及东吴分庭抗礼,离不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而赵云也是和关羽、张飞同等量级的五虎上将之一,在如此重要的一场战役中,刘备居然没有把他们两个人带上,着实有些令人费解。

有人说,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和赵云是因为他们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尤其是赵云,反对的态度非常坚决和强硬,但是胳膊拧不过大圌腿,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刘备,不过,这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并非全部,甚至可以说不是主要的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知道,夷陵之战可是刘备举全国之力亲征东吴,在古代,但凡有皇帝出征的情况出现,肯定是要由太子监国的,太子刘禅是什么样的人想必不用多说了,另外,当时刘备刚刚占领益州不久,人心尚未稳定,如果此时没有一个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人在刘禅身边照看,极有可能会出大乱子。

细数蜀汉的朝中众大臣,最合适的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刘备最为信任的诸葛亮了,既有出众的军事才华又有超强的政治手腕,不管是从后勤保障方面考虑,还是出于内部稳定的需要,诸葛亮都是不二人选。

如果说刘备不带诸葛亮可以理解,那为什么作为三国中超一流战将的赵云也不带上呢?有人说是因为赵云极力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因而失去了刘备的信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恰恰相反,刘备不带上赵云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因为极为信任他才这么做的,没发现,虽然刘备没带上赵云,却让他镇守江洲吗?

江洲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在蜀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设想一下,当刘备兵败到白帝的时候,镇守江州的大将突然反叛,刘备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结果不言而喻,因此,如果赵云不是刘备极为信任的心腹大将,肯定不会让他镇守江洲。

事实证明,刘备对益州的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北面有马超魏延防备曹魏,成都有诸葛亮辅佐刘禅,江州则有赵云坐镇,所以,虽然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但是蜀汉并没有因此发生大的混乱,而陆逊也因为赵云的快速来援,最终放弃了追杀刘备的打算,由此可见刘备的老谋深算。

换句话说,即便是刘备真的带上了诸葛亮和赵云出征东吴,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真的就能如他所愿,很难想象,一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蜀汉会乱成什么样子,这里不得不说,刘备是幸运的,正是有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和赵云为他坐镇后方,才让他毫无顾虑的任性了一回。

更多文章

  •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久攻魏国不下,改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南方的楚国。公元前29年,秦昭王派名将白起攻楚,攻克了包括楚都郢在内的很多新的城市,逼迫楚国将都城迁到陈(今河南准阳)。由于楚国幅员辽阔,秦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还不能一举灭掉楚国。[var1]正当秦国在中原所向披靡的时候,赵国在赵惠文王的统治下强盛起来。

  • 大秦赋:赵姬开作,让嫪毐在朝堂发号施令,嬴政用剑试探,更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键贪欲是无限度的,嫪毐更是得寸进尺,还说服赵姬把魏国求和让出的5座城池送给嫪毐,朝堂上她让嫪毐坐在与吕不韦相等的位置,还说:“文信侯坐得,你长信侯就坐不得吗?”然后自己以身体不适为由,让嫪毐替她做之后的决定。而嫪毐也不负众望,派李斯出使楚国,私下又派人在途中暗杀李斯,原因是他怀疑李斯知道了他与赵姬

  • 吕不韦和赵姬在一起生下嬴政?谁伪造了秦始皇的身世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始皇帝的生父,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是秦庄襄王,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始皇帝的生父其实是秦相吕不韦,吕不韦在与赵姬在一起后将赵姬献给秦庄襄王,最后生下了嬴政。第二种观点颇有些阴谋论的气质,但却流传甚广,就连被认为是史学权威的《史记》以及《资治通鉴》亦有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记载。那么,秦始皇的身世为何存在如此

  •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为何只存在了14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后怎么样,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找到了,为何秦国统一六国

    [var1]秦国灭亡原因之一,推行愚民新规商鞅变法时期,“民弱国强”观念根植在后续历代秦国统治者的内心深处。每一任秦国国君,都认为只有保证民智未开,地方才能够发展强大。在战争时期,该新规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统一天下以后,六国的文化交融、新的政治时局,都意味着该新规应当有所革新。[var1]二:官员

  • 晋国十一卿族,五族因何被灭?“六头猛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十大历史事件,五族图片,晋国为何会被一分为三

    立国于周成王的一场梦,最后落得被瓜分的下场,结局也犹如一场梦。不过,风起于青萍之末,晋国的分裂可以说是积祸已久,早在曲沃代翼、大举捕杀公族后,新生的晋国便朝着“伤亡”的方向发展了。晋国灭掉许多小国后疆土不断扩大,为了稳固统治,晋国在边疆设县,并将这些郡县作为奖赏,赐给了有军功的卿大夫。卿族作为天子、

  •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最终却被五马害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43年,齐国在马陵打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并且害伤了魏国将军庞涓。第二年,卫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联系,就像人有心腹之疾,不是魏吞并了秦,就是秦吞并了魏。为什么呢?因为魏国依靠山险,定都在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魏国控制崤山的函谷关,有利时就会西侵秦国,否则就向东攻城略地。去年魏国被

  • 周秦之变!从“百家争鸣”到“一法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秦简历,周秦的文化密码,周秦奴隶制说原文

    于是,他秉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开启了一场新的统一“文化”的战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统一文化。[var1]以“礼”治国的周,包容时尚下的“百家争鸣”周灭商后,周公等统治者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认为应该在尊天的基础上重视人民,从而

  • 秦国郡县制对文化“大一统”格局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郡县制是我们历史上一项新的的地方行政制度,它上承皇帝与朝廷,下接基层的乡亭里制,直至普通百姓之中,直接将西周时期的“层”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并将与之相应的上计制度、俸禄制度、选官制度,还有户籍制度、乡亭什伍组织等纳入其中。就是这种“网”状结束将整个阶层“緾”在一起,成为地方民族整合的工具。[v

  • 荆轲因何手持淬毒匕首而未成功,只因一个失误,断送了刺秦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年前易水河畔,那个毅然决然的白衣身影慷慨激昂地吟唱之声,犹在人们耳边回荡,可勇士却早已命丧秦王乱剑之下。荆轲是武功何等高强的刺客,不像秦舞阳只是个害人犯。在经验和心理素质上荆轲自然也差不了,号称“天下第一勇士”。况且手里拿的匕首又是淬了巨毒的名剑

  • 大秦赋:赵姬与嫪毐私生子的事,终于被嬴政知道了,他咯噔了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嫪毐和赵后的故事,嫪毐如果当了秦王,嫪毐和嬴政年纪

    第一个知道此事的是成蛟的母亲韩霓,不过她已经死了,第二个知道此事的是李斯,不过时机不对,李斯并没有告诉嬴政,而将此事散发出去的却是当事人嫪毐,他封侯之后,日渐膨胀,还经常大摆筵席,某天他与大臣作乐,酒后失言,说出自己乃秦王假父。嬴政听到消息,愤怒异常,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他行色匆匆来见太后,给太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