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逼父,除此之外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逼父,除此之外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3/12/23 18:21:07

玄武门政变

发动玄武门政变

长孙无忌的出谋划策下,李世民的战术是,在玄武门前埋伏好,等到长林军进入玄武门之前,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解决掉。选择玄武门的原因就是,此地是皇城禁军的驻扎地,控制了玄武门,就控制了太极宫,就控制了长安城,控制了天下。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当值的禁军将领常何,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早已做好埋伏。而李建成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没想到的是,秦王李世民早先他一步控制了玄武门。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房玄龄的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外埋伏兵力。

而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还不知道底细,跟着他们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李建成布置好兵力之后,守门的常何已经叛变,还十分信任地将半张兵符交给了他。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进门后,常何立即将玄武门关闭。

图源网络

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他们已经成为笼中之鸟。李世民和尉迟恭出现在他们面前,李世民搭起弓箭,一箭射死李建成。

而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冯立,得知李建成已经死亡,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兵马,疾驰赶到了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当他们到了玄武门后,冯立率军攻打秦王府的士兵,李世民一边指挥将士作战,一边尉迟恭进攻。

而唐高祖李渊还在等着三个儿子朝见,不曾想等来的消息是,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李世民把他们全杀了,而李世民怕惊扰李渊,特派人保护。李渊这才知道出大事了。

图源网络

而城外尉迟恭已经提着李自成和李元吉的首级给众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兵马军心涣散,迅速溃败,冯立带的兵力早已经逃到终南山。冯立杀死敬君弘,也算是报答太子殿下的恩情了。

冯立丢下兵器,落荒而逃,这场玄武门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结束。李渊想要反对,也没什么作用。过了两个月,唐高祖禅让给李世民,自己当了太上皇。至此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起因

一场政变,李渊一瞬间老了十岁。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痛失两个儿子,面对父亲的质问,李世民一字一顿说要节制天下兵马。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蓄谋已久?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大唐的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从晋阳起兵开始,李世民 为李渊平定天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只说军功,太子和齐王两人的加起来都没有李世民多。随着李世民的战功越来越大,李建成也越来越焦虑。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而齐王李元吉自知不如李世民,便投靠了太子集团,共同对付李世民,为此李建成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渊自知儿子们的矛盾,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便带着他们出去打猎。

李建成为了对付李世民,特意牵来一批膘肥体壮的野马,实际上这是一匹没有被驯服的马,野马不喜欢有人骑在背上,会用尽全力把人甩出去。也就是说,李建成想要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弟弟李世民置于死地。

影视剧中的李元吉

但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身经百战,又怎会害怕一匹野马,并没有伤及李世民半分。最终李世民驯服了这匹野马。这是一场蓄意的谋杀,只是谋杀未遂。但李建成对李世民的暗杀不止这一次。

突厥突然袭击唐朝,为了抵御敌军,李渊再次派出李世民作战,并且派李元吉一同前往。但是当时李世民所率领的军队,还在休养生息,不仅是军队士气,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充足。虽然李渊派李元吉出兵作战,但是李元吉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兵。

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李元吉完全不管不顾。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冒险少数兵力作战。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对李世民暗下杀手,完全不顾兄弟之情,这让李世民如何对待他们!

征战

但这两兄弟并没有放弃对李世民的暗杀,甚至李渊也加入到了其中,如果李世民再不行动,必死无疑。李渊不断削弱李世民的兵权,同时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在酝酿着昆明兵变,李建成打算趁着李世民送大将出兵时,在昆明池设酒宴为其送行,顺便把李世民拿下,但是这个计划很快被人告发。

得知真相的李世民,还是有所顾忌的,但现在的局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劝诫李世民尽快行动。最终大家一起策划了玄武门之变。这么看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可以说是迫于形势,而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则是他们咎由自取。

除了政变李世民有其他选择吗

对于李世民的登基,有人说他残杀手足,但除了发动政变,李世民还有其他选择吗?没有。如果不起兵,他和他的手下都会死。为了较少最下的损失,就是把玄武门政变控制在宫城之内,切勿伤及朝臣和百姓。

影视剧中李世民登基

当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在洛阳建立政权,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阻挠李世民,李世民就没有去成。而应该庆幸的是,李世民只是在玄武门内发动了这边,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打仗。如果是在洛阳,必然会引起战争,还会牺牲更多无辜的百姓。

李世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场政变,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族成员外,并未伤到无辜的人。

但是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外,亲生父亲李渊早有杀了李世民的心。武德五年以后,担心功高盖主的李渊,一直帮助李建成打压李世民。李世民在战争中消灭刘黑闼,但是在李渊的操作下,这功劳到了李建成手中。

影视剧中的李渊

武德六年,李渊还曾想要废掉李世民的秦王之位,而陈叔达却说,李世民性格刚烈,如果无缘无故废掉他,他手下的将士很定会起兵造反,后来李渊多次打压李世民。

李元吉甚至建议李渊杀了李世民,李渊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没有明确表明意见,李渊的心中早就有了杀掉李世民的民事。

正常的父母,如果看到两个儿子互相残杀,不应该斥责吗?但李世民却说李世民的功劳大,谋反罪名不成立,这也可以看出来李渊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影视剧中的长孙无忌

而李世民为唐朝稳定所做的贡献,若是李渊一气之下杀了李世民,跟随秦王征讨天下的那些功臣名将,是不会信服于李渊,若是造成军心涣散、政局动荡,对大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李世民在击退突厥入侵后,换来的却是李渊更加严重的猜忌之心。

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事实上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本身受过良好教育,又出生于贵族世家,亲眼看到隋朝灭亡的李世民,更加懂得如何治理国家。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在位期间,对内文治天下,听从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才有了长孙无忌、魏征等忠臣;对外开疆扩土,击退周边少数民族的侵袭,各民族之间和睦融洽。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朝达到空前的大一统。如果那年没有发动玄武门政变,李世民只是安安心心当个王爷,或许不会有后来的大唐盛世。

更多文章

  • 2005年,朱元璋儿子墓内发现6具少女遗骸,开墓门前出现一片白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有盗墓者不信邪,用炸药轰炸过此墓,直至将墓室以上的八层土全部炸完,也未能成功。九次被盗的经历让郢靖王墓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人们纷纷议论:这墓中到底有何物,为何屡遭盗墓贼“光顾”?此墓难道有“真刚不坏之身”,炸药都不能将其炸开!面对越发猖獗的盗墓贼,2005年,为了保护墓内文物,国家文物局决定对此墓

  •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武士彠本来的身份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武家,并不是武则天当了皇后才崛起的,武家早就是大唐的名门望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武则天和母亲、姐姐在家族中受尽了白眼,因为她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彠的继室,而且杨氏的肚皮不争气,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只生了三个女儿。武士彠原配妻子是“相里氏”,他与相里氏生下了两个儿子

  • 被撵到南方的南宋和南明,为何不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承认南宋不承认南明,南明与南宋的结局,南宋为什么不能划南明

    赵构不愿意北伐,也不愿意与金国闹得太僵,希望议和。但赵构以后,南宋经济也有所发展,实力也不弱。而宋孝宗也曾北伐过,不太成功。宋宁宗也北伐过,还是失败了,结果搞的非常狼狈。尽管南宋北伐不成功,但好歹稳定了,所以也延续了很长时间。我们再说南明,1644年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崇祯找了一颗歪脖子树自杀了。接下

  • 宋史:史上最奇葩的大事,宋真宗泰山封禅有多高真实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实为自慰宋真宗是一个典型的学文科的翩翩君子,心比天高。檀渊之盟虽然算不上什么丧权辱国的坏事,但毕竟是宋朝先认怂,在天下人看来本就是怯懦的表现,长久的舆论压力也成为真宗皇帝的心病,因此他迫切需要一个新的丰功伟绩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那么做什么好呢?上上策肯定是带兵亲征,收复燕云之地,

  •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作“亡

  • 献帝禅让,司马代曹,刘裕诛尽司马氏,因一首诗、两句话道尽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元年(196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随后毒死伏皇后与两个幼皇子,嫁女儿曹节为帝后,建立了汉末三国实际上的曹魏政权。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据传,刘协将要乘船去自己的封

  • 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收养20多个养子,朱元璋有多少个义子,朱元璋养了多少个小儿子

    历经苦难,绝处逢生,参加农民起义,最后用自己的努力和谋略书写了自身的传奇人生。没错,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一代枭雄——朱元璋。元朝末年,政治统治日益腐败,在官僚的压迫下,被压迫者纷纷起义,战乱逐渐四起,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参军,南征北战,最终在鄱阳湖大水战中打败了对手陈友谅,创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明朝。朱元

  • 鄂州汀祖这个地名源于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千多年前,唐高宗李渊在位时,李世民平乱来到武昌县也就是现在的鄂州市,当时他带领大军途径鄂州汀祖大山时正好夜幕降临,为了不打草惊蛇,便领军歇脚于汀祖一个山坳的寺庙中,寺庙的具体名称因战乱早已不见踪迹。因有心事,夜不能寐的李世民便在庙中走廊中走来走去,正好碰到寺中的一名老和尚,交谈之中才发现其竟然是一

  • 元朝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对后来的明朝的影响却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国号明朝建立在蒙元之后,想剔除其影响都难。很多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明朝人以为稀松平常,实则来自异族传统。比如明朝的国号,一改传统汉族政权的地名国号法,而用契丹、金、元的寓意式国号,走的分明是草原路线,特五百年相习而不自知耳。都城再如明定都北京,也是异族政权的做法。传统汉政权的国都都在农业文明的中心地带

  • 抗倭援朝打了7年,谁也没占到便宜,却是明朝彻底走向衰亡的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评价明朝抗倭援朝,明朝抗倭援朝与新中国抗美援朝,明朝抗倭援朝战争

    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战和播州之战,只是明朝平定内乱的战争,而抗倭援朝的朝鲜之战,却是直接影响了东亚政治军事格局的一场外战。这场战争叫万历朝鲜战争或万历援朝战争,朝鲜叫壬辰祖国战争,韩国叫壬辰倭乱,发生战争的公元1592年是农历壬辰年,日本叫文禄、庆长之役,文禄和庆长是战争发生期间公元1592年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