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朱元璋为啥收养了20多个义子,还不让义子姓“朱”?这是一笔投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4/2/4 7:21:47

历经苦难,绝处逢生,参加农民起义,最后用自己的努力和谋略书写了自身的传奇人生。没错,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一代枭雄——朱元璋

元朝末年,政治统治日益腐败,在官僚的压迫下,被压迫者纷纷起义,战乱逐渐四起,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参军,南征北战,最终在鄱阳湖大水战中打败了对手陈友谅,创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明朝。

朱元璋(剧照)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共在位三十一年,在他在位期间,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明朝帝国。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在他传奇的人生中,也经历了一些传奇的故事,他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而他却还收养有二十多个义子。

后来,他又与这些义子们断绝了关系,令他们回归本姓,那么这背后到底蕴藏了什么故事呢?

明朝疆域

收养义子,征战四方

朱元璋的义子大部分都是在他起兵初期收养的,其中史料记载的有: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朱文刚等。

他收养义子,培养他们,并且让他们为自己领兵征战、镇守地方、监视军队等。而这些义子受到朱元璋的教导,也对他十分感恩,愿为其征战四方。以下,是朱元璋收养的义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

从他收养义子所做的功绩来看,李文忠是所做功绩最大的。李文忠是朱元璋在初期收养的义子,但其实,他本身就和朱元璋有亲属关系,他是朱元璋的外甥。

在他十二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李贞带着他在战乱中逃生,经历了两年艰辛的逃难生活,终于在两年后见到舅舅朱元璋。而朱元璋当时一见到李文忠,就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让他跟随自己姓朱。

李文忠

之后,朱元璋不但教他读书,也训练他领兵作战的本领。而李文忠自身也非常聪慧,非常用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成年后就被委以重任,成为朱元璋在军中的亲信力量。

在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讨伐元军的残余势力,立下了显赫的战功,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又任命李文忠主持当时的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同时兼主管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

直到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在他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岐阳王,谥“武靖”。可以说,朱元璋建立王朝,稳固地位的过程中,李文忠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功绩仅次于李文忠的是沐英。从沐英的一生来看,他追随朱元璋打下江山,也尽力为朱元璋守住了江山,所以说在朱元璋收养的诸多义子中,沐英的功绩是非常大的。

沐英

沐英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孩子,沐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了,仅留他一人孤苦无依,在他八岁的时候,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见他可怜,且当时朱元璋与其妻子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并没有孩子。

于是,就收沐英为义子,令沐英改为朱姓,留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且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就这样,沐英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沐英也是朱元璋的所有义子中也是最受恩宠的,他与朱元璋、马皇后和太子感情也是最深厚的。沐英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厚待,他也为朱元璋创下了许多丰功伟绩。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随朱元璋出征,不辞辛劳,一直侍奉在朱元璋左右。

到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具体来看,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后来,他又被提拔为指挥使,镇守江西重镇广信。

朱元璋

洪武九年,沐英又任副帅一职,跟随邓愈征讨吐蕃,立下军功后被封为西平侯,还赐予他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战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就留滇为朱元璋镇守云南,且在他镇守的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真正的维持了边疆的安定。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在相继得知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去世的消息的打击下,最终病逝,年仅四十八岁。

作为朱元璋最宠爱的义子之一,在他去世后,朱元璋倍感痛惜,下令将其葬在京师,并追封为黔宁王,侑享太庙。

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

沐英墓

接下来是何文辉,他的功绩在诸义子中仅次于李文忠和沐英。在他十四岁时被朱元璋收养,并改为朱姓,朱元璋收养他也是想要将其培养成军中的亲信,以父子名分和恩情使得何文辉心甘情愿为其效力。

他曾参与平定了江西、福建、陕西、四川等地。何文辉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将才,他号令严明,功德也很高,在他领兵期间,军民都很称颂他的功德。甚至朱元璋也曾称赞他的谋略威望。但在他三十六岁时,不幸病逝。

以上三位是朱元璋所有义子中功德最高的三位,但是除了他们三个之外,朱元璋收养的其他诸多义子也为其立下了很多功劳,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义子能够为他征战四方。

因此,他愿意去收留这些义子,培养教育他们,然而,又是什么让他与这些义子断绝关系了呢?

古代战争(剧照)

义子复姓,归还本宗

所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的那些义子们为他征战四方,立下了很多功劳,但终究他们并非朱元璋的亲生儿子。随着朱元璋的江山的稳定,在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便逐渐命其义子们开始恢复本姓,归还本宗。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所有义子中最先复姓归宗的,大概在元至正二十六年,李文忠在攻克杭州后,凭借着自己的功劳升任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此时,便被召命复姓李氏归于本宗。

次年,朱元璋赐何文辉为征南副将军,北征中原、南下闽广时,也命他恢复本姓。最后是沐英,沐英跟随大军夺取福建,拔闽西十八寨,擒冯谷保有功,直到洪武元年,朱元璋以“不可使其本宗乏嗣也。”之由,命沐英恢复本姓。

通过史书记载,以及以上朱元璋的几位义子的复姓情况来看,可以大概得出朱元璋与他的那些义子断绝关系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朱元璋

首先,为了防患于未然。五代时曾有义子与亲子夺权争嗣的祸事,朱元璋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于是便在分封诸王前就命令其义子尽早复姓归宗将其逐出朱门。

其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随着江南的平定,北征的顺利进行,天下局势逐渐安定,朱元璋开始封建诸王,他也开始用亲子代替义子掌管军队,镇守地方,以削减义子的特殊地位,使得义子们逐渐回归为普通将领。

其次,为了让义子们光耀门楣。朱元璋令他的义子们复姓,归还本宗,也存在着想让他们光耀门楣,为自己的本宗留下后代的原因,他的多数义子都在开国战争中建立了功勋,以此功勋恢复本姓,完全可以光宗耀祖。

而且,也确实如此,他的复姓诏令都是伴随着义子建立功勋封赏授予官爵时颁布的。如李文忠复姓是在升授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之时;何文辉复姓是在命其南征拜授征南副将军之时;沐英复姓是在随大军取福建,建立功绩之后。

明朝大臣

除此之外,其实义子们本身也有回复本姓的需求。到此,不得不赞叹朱元璋的高深的谋略。

最后一点原因,借义子复姓之事,整顿军风。由于朱元璋出身于民间,参与过农民起义,因而,他对元末军中收养义子的各种现象都很了解,而当时元末军队中这种收养义子的现象确实也很多。

于是,朱元璋在让自己的义子回归本姓的同时,也整顿了军中这样的现象,从而使得军队中的诸将士都听命于朝廷,消除了之前军队的腐败现象。并且朱元璋的义子们恢复本姓后,也就意味着与朱元璋之间的义父子关系的解除。

从此,义子也只是一名普通将领,之后他们与朱元璋之间更加注重君臣关系。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收养义子的过程仿佛是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投资,而投资往往伴随着的便是收益。

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朱元璋在收养了这些义子后,用心栽培他们,教他们读书识字和领军作战的本领,时机成熟后便命他们上战场杀敌,或者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亲信军等。

这些义子们也不负他的期望,立下了各种功勋,为朱元璋稳定江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后期朱元璋与他们断绝关系也是确实是让人感慨,但不得不说,朱元璋早期的“投资”是成功的,但这种没有实质亲属关系的联系在权力面前却也显得不堪一击。

参考文献

朱元璋.百度百科

沐英.百度百科

李文忠.百度百科

何文辉.百度百科

吕成震. 明代权贵阶层义子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更多文章

  • 鄂州汀祖这个地名源于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千多年前,唐高宗李渊在位时,李世民平乱来到武昌县也就是现在的鄂州市,当时他带领大军途径鄂州汀祖大山时正好夜幕降临,为了不打草惊蛇,便领军歇脚于汀祖一个山坳的寺庙中,寺庙的具体名称因战乱早已不见踪迹。因有心事,夜不能寐的李世民便在庙中走廊中走来走去,正好碰到寺中的一名老和尚,交谈之中才发现其竟然是一

  • 元朝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对后来的明朝的影响却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国号明朝建立在蒙元之后,想剔除其影响都难。很多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明朝人以为稀松平常,实则来自异族传统。比如明朝的国号,一改传统汉族政权的地名国号法,而用契丹、金、元的寓意式国号,走的分明是草原路线,特五百年相习而不自知耳。都城再如明定都北京,也是异族政权的做法。传统汉政权的国都都在农业文明的中心地带

  • 抗倭援朝打了7年,谁也没占到便宜,却是明朝彻底走向衰亡的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评价明朝抗倭援朝,明朝抗倭援朝与新中国抗美援朝,明朝抗倭援朝战争

    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战和播州之战,只是明朝平定内乱的战争,而抗倭援朝的朝鲜之战,却是直接影响了东亚政治军事格局的一场外战。这场战争叫万历朝鲜战争或万历援朝战争,朝鲜叫壬辰祖国战争,韩国叫壬辰倭乱,发生战争的公元1592年是农历壬辰年,日本叫文禄、庆长之役,文禄和庆长是战争发生期间公元1592年到15

  • 2023年首期《金城讲堂》3月18日开讲 领略宋朝的文化风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兰州发布)近年来,《清平乐》《梦华录》等以宋朝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作品热播荧屏,从不同角度演绎着那段群星荟萃、诗情风雅、商业繁荣的历史岁月。陈寅恪先生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另闻宋人“甘其食,美其服”,精致又典雅,事实真是如此吗?本次讲座,孑与2老师将从宋朝的文

  • 领导看上自己老婆该咋办,李世民弟弟的案例可作参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元婴和李世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的几个哥哥被杀。李渊无奈之下只能夜夜生小孩,李元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奢侈的生活。李世民成为皇帝后,担心自己的几个弟弟威胁自己的地位,万一再来个玄武门之变,自己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干脆把弟弟们全部赶出京城,跑到外面当王爷去。李元英

  • 如果挖开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永乐大典》全集会有可能面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需要了解《永乐大典》的背景和历史价值。《永乐大典》是明代官修百科全书,内容极其丰富,被认为是中华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全书共22,877卷,记录了从古代到明代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等。该书的编纂历时22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 元朝灭了金朝,称霸欧亚大陆后,他们在文化服饰上竟然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消灭金朝时间,金朝与元朝的变化,元朝金朝

    那么,很多人会好奇,元朝在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后灭了西夏金朝,完全领有华北,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后,他们的名族文化等等有没有改变,当然是会有的,那么今天就先来和你们介绍,元朝皇帝服饰。我们都知道由于元朝是蒙古族政权,它在服饰上与汉族朝代有所不同,蒙古人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没有要求汉人“剃发易服”。那

  • 360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只为反清复明,清朝皇帝为何全力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帝全力支持的背后1624年,荷兰军队以绝对武力优势侵占中国台湾,让我国人民当时眼睁睁看着自己国人被荷兰人士残害,却没有任何方法,然而在此时,清军入关,明朝气运已尽,很快便失守,一次改朝换代后,被清朝占领,自此清朝时代开始了。为恢复明朝统治,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与大清王朝一较高下,但对

  • 盛极一时的唐朝,是如何灭亡的,他的惨烈程度到哪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权臣为了能够掌握权力,毒死两位皇帝,九位皇子,三十名大臣被抛尸黄河。在封建社会,这种处在权力顶端的人,本来是统治这个王国的,但是最后却被这个王国的人给斩杀殆尽,到底是什么人灭亡了唐朝呢?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盛极一时的唐朝由盛转衰,但仅仅是由盛转衰,因为在此之后,唐朝还存在了150多年。在这一百多年

  • 为什么南宋不吸取前车之鉴,反而要与蒙古合作消灭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了解南宋与金国的历史恩怨和民族情感。南宋与金国自建立以来就处于敌对状态,金国曾经侵占了北方大片土地,并在靖康之变中俘虏了两位皇帝和多位宗室贵族,给南宋造成了巨大的屈辱和伤害。南宋人民对金国有着深刻的仇恨和不屈的抵抗精神,渴望收复失地和报仇雪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与金国妥协或结盟的行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