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人打到宋朝的首都开封,点了(皇帝全家桶),而且还打包带走,把赵家一家老小都绑到了东北。这就是“靖康之变”,是大宋的灭顶之灾。
徽钦二帝被俘
宋朝没有皇帝了,留下这么大的地盘怎么办?金国也是刚刚变成东亚小钢炮,还有点不知所措,地方太大吃不下来,于是就找个宋朝官员张邦昌当傀儡,然后他们就回东北了。
大金国还是没有野心,要是他们不就在开封走了,一改国号,就称帝,那就没赵构什么事了,也就没有南宋了。
01宋朝制度
按照宋朝的制度八竿子也划拉不到赵构,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是宋钦宗的弟弟,而且还是庶出。按照制度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后娘娘生的皇子是首选的继承人,妃子生的依次往后排。赵构排第九,又是庶出,按正常来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赵构
那他这皇帝是怎么当上的呢?这个事说起来里啊还要感谢金国。
北宋和金国连年交战,北宋就是打不过人家哦!这个病根在开国皇帝赵匡胤身上,他当时黄袍加身,夺了柴家的天下。
赵匡胤心虚呀,自己没事就琢磨,害怕其他的大臣造反,学他当年。从那时宋朝就开始重文轻武,那文臣就会之乎者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会愚忠,对皇权造不成大的威胁。遏制了武将的发展。
所以文官待遇相当的好,拿着人人羡慕高俸禄。而武将们待遇就差远了,而且军队被作为一种慈善设施来用。比方说,黄河发大水了,出现险情了,就派军队救灾。所以造成军队没有战斗力,和金国打仗,打一次输一次,打两次输一双。从宋真宗开始就没有打过胜仗。
赵构剧照
那时候北宋的军队让金兵吓破了胆,到了什么程度呢?金兵要渡河,宋军严阵以待的守着,金兵想了个办法,他们把羊绑在木桩上。蹄子放到战鼓上,他们就去休息了。
到了深夜,羊被绑的难受,就开始用蹄子刨战鼓,古代打仗,击鼓前进,鸣金收兵。宋军以为金兵马上就打过来了。可是第二天早上,金兵吃饱喝足一看,眼前十几万宋军都撤走了。
02赵构脱颖而出
话说1126年,金兵打来,一直打到汴梁城,北宋割地求和。金国说,不但要割地,还得把一个皇子做人质送到金国。
亲王派谁去呢?亲王的是皇帝的亲兄弟,宋钦宗没法了就开个会讨论一下吧。于是他把弟弟们叫到一块,把这个事一说,屋里是鸦雀无声,谁也不想去送伤呀!当人质一点好处都没有,一旦开战随时可能被害。
这些皇子亲王一个个养尊处优习惯了,有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呢?
正在宋钦宗感到尴尬的时候,突然间后排站出来一个人,他就是康王赵构。赵构是亲王,康王当年19岁。赵构说:“哥哥,不用发愁,我去”。赵构不是胆小吗?那是因为他想急于表现自己,他是庶出,在皇子中间没有什么存在感,不受待见。
准备当人质
赵构想自强自立,小时候就开始练了不少功夫,上马能射箭,提笔可成文,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赵构想着,虽然去到金国九伤一生,要是不伤就是大功。要是自己不抓住这次机会,恐怕以后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赵构来到金国营帐,金国人马上就来了一个下马威,当着赵构的面,玩命的打俘虏,杀俘虏,看看宋朝的亲王怕不怕?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赵构非常镇定,坦然自若。他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还拉拉弓,射射箭,和金国将领开玩笑。金国人一看这个人一点也不害怕,一定不是真的亲王,是个冒牌货,要求大宋从新派人来,让赵构回去。
金国不信赵构是皇子
赵构捡了一条命,立刻往回就跑,跑到黄河边一个小庙,门口有两匹泥马,赵构休息了一会,迷迷糊糊就听到金兵追来了,吓得他出来庙门,跳上马就跑,马驮着赵构在水上跑,一会过了黄河,回头在看马也不会动了,原来是匹泥马,这就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我的家离那也不远。
03当上皇帝
赵构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登上皇位,却成为一个不抵抗的逃跑皇帝。在赵构看来,只要宋兵和金兵交战结局就注定是逃跑。所以赵构就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在战略上就制定了他跑路线。
赵构称帝
总之赵构当上皇帝就不想折腾了,就像一个耍赖的孩子,躺在地上不起来。他就是想守着半壁江山享乐过一生,谁都不要劝我。
赵构就是个绝对的烂人,毫无基本的自尊和道德观念。
当时地图
现实生活中就有这种人,刚开始初生牛犊不怕虎,堪称少年英雄。后来接二连三的遭受打击,就慢慢变得脆弱。一碰到强大的对手,一跟人家抗争,就输得一塌糊涂。与那里阿德雄心壮志都跑到九霄云外了。赵构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