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6年)建立政权,到宣统三年(1911年)宣统退位,这296年的历史当中,清朝共出现了12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清朝灭亡后,这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的话,努尔哈赤会第一个会抽谁的耳光呢?有人会把矛头指向溥仪,因为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溥仪退位也就表示清朝灭亡。
其实,溥仪不能背清朝灭亡的黑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14日,光绪帝离去的时候,慈禧太后让溥仪,以同治皇帝过继子的身份来继承大统。“三十四年冬十月王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西,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当时溥仪才三岁,三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实际掌权的是隆裕太后和载沣。排除溥仪后,剩下10位皇帝,谁该承受第一个耳光呢?
当然,康熙大帝也不能背这个锅。作为清朝最伟大的千古一帝,其功劳也是相当突出,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消灭台明郑政权,在雅克萨之战里击退了妄图侵占我国黑龙江领土的沙俄军队,每一项成就拿出来都流芳百世,清朝的灭亡显然和他没什么联系。那么,排除了这两位后,剩下9位谁该承受第一个耳光呢?
笔者认为非乾隆莫属。康乾盛世虽然人尽皆知,但乾隆更多算是一个享成皇帝。康熙、雍正前面的铺垫太关键了,不管怎么打都是一副好牌。虽然乾隆在位期间,社会还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他纵容官场的贪污腐败滋生,尤其是和珅,在乾隆执政期间之间贪成了世界首富。同时,他还是一个相当奢靡的皇帝,六下江南几乎耗光了雍正留下的家底,为之后清朝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乾隆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闭关锁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新规,闭关锁国新规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乾隆闭关锁国期间,西方地方已经发生了变革。国外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国外独立战争也开始爆发,国外的大革命也在爆发,当清政府还在用八股文科举的时候,沙俄已经创建了莫斯科大学。乾隆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新规,虽然隔绝了国内反清势力同国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他的弊端非常多,使得清政府逐渐落后于西方。
随着乾隆的离去,后面继位的皇帝一个不如一个,道光皇帝想举办千叟宴,结果只有十几人,可见国库已经空虚到何等地步?所以说清楚的灭亡,始于好大喜功的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