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宰相权倾朝野,皇帝成“提线木偶”,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宋代宰相权倾朝野,皇帝成“提线木偶”,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71 更新时间:2023/12/16 8:58:29

一、宋朝臣子对皇帝的认识

跟前朝相比,伴随着理学在宋朝内部的兴盛跟普及,宋朝臣子们对天下产生了新的认识。跟其他的朝不同,从建立开始,宋朝就一直面对着来自于外部少数民族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结合理学的思想,邓牧能提出,君主其实并不是神龙,他们也仅仅是普通人罢了;而范仲淹也说出:“寇莱公遭渊之役 , 而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

很显然,范仲淹口中的天下说的也不是对赵家的江山社稷,他所说的是整个汉家的天下,而且,范仲淹口中的忠诚,很明显是以左右天子为前提的,对于宋朝的官员们来讲,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切实为了天下好的,那么天子的意见对他们其实并不新的。

若是深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就不难看出,伴随着理学在宋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儒生接受了理学思想,逐渐把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理想当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选择了这样一条兼济天下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宋朝官员们必然会从皇帝的手中博取更多的权力。这种认识也正是宋朝文官们会尝试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渗透皇帝权力的根源。

二、宋代宰相权倾朝野的种种表现

想深入了解宋朝宰相的具体情况,那么必然就得先介绍宋朝宰相手中的具体权力。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宋朝宰相权力。

参知政事设立后的相权进一步加固

宋太祖时期,为当时的宰相设置了参知政事。在很多人看来,参知政事的出现似乎份分走了宰相手中的一部分权力,可事实并非如此。 从设立参知政事开始,就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可见参知政事的地位很低;也就是说,参知政事非但没能分走宰相的一部分权力,反而成为了宰相的一个手下,需要全心全意的为宰相服务。参知政事的设置,非但没有分化宰相的权力,反而帮助宰相更好的稳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宰相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其他的政事。

无法被君王盘剥的军权

在宋朝的制度之中,枢密院主张全国军事。而在宋朝最开始的设计之中,分管内政的丞相原本也是不能干涉军事的;可是,虽说枢密院才是主管军事的机构,但在战争真正爆发的时候,却需要一个主心骨来协调军事跟内政的联系。

在这种需求下,丞相得到了干预军事的权力。宋朝时期,宋朝的宰相逐渐得到了干预军事的权力,上到军事计划的制定,将领的任命,下到士兵的招募,军械的准备,丞相都可以全方面的去干涉枢密院的决定。无声无息之中,丞相就拥有了一定的军权。最新的的是,因为这部分权力本身就不是君王所赐予丞相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否定宰相手中的军权。

暗度陈仓的财权

为了分化宰相的权力,宋朝开始的时候提出了三司制度,来分化宰相手中的权力。可是从三司建立开始,宋朝的官员们就一直在反对这个制度,后来更是频繁有官员提出应该取消三司。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皇帝并没有实际同意让宰相重新掌握财权,可是跟军权一样,宰相在自己的工作之中经常需要财权的支持,而三司更不可能脱离宰相独立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部分的财权在无声无息之中被分润给了宰相,宰相的手中也因此得到了一部分财权。

一手遮天的“人事权”

“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拙。”

在很多人看来,因为宋朝本身设立了专门用来约束宰相人事权的机构,似乎宋朝宰相的手中并没有多少人事权才对。

可是事实上,宋朝宰相手中的人事权相当重。以王安石变法时期举例子,宋朝官员们对王安石提出的绝大多数新法都能忍受,唯一难以接受的便是王安石针对人事的相关变法。很多时候,宋朝绝大多数官员在官场之中的沉浮都要被宰相所决定,一朝宰相一朝臣的现象同样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宋朝宰相的手中拥有着极为强大的权力,不论是本身就属于自己的人事权跟内政权力,还是逐渐被宋朝宰相所侵占的军事权跟财权,在这些权力的交织之中,宋朝的宰相最终成长成为了一个手握重权力的庞然大物,而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也逐渐成为了宰相手中的提线木偶。

三宋朝皇帝——宰相手中的提线木偶

在宋朝,当皇帝跟宰相的意见出现矛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皇帝受到挫折。不论是皇帝的选官权还是免官权力,甚至是决定外交,递交国书,颁布谕旨,发出诏令,皇帝在很多时候都要受到宰相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力无疑受到了来自宰相的侵蚀。宋朝皇帝逐渐失去了自己手中的权力,逐渐成为了一个宰相手中的傀儡。昏庸的皇帝会因此受到宰相的限制,而英明的君主同样也会受到宰相的限制。不论这位宰相是身材怀大志还是只想守成,当他成为宋朝宰相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限制皇帝的钥匙。

四、宰相限制皇帝的意义——是进步还是倒退

在宋朝,宰相们终于是摆脱了皇帝高级助手的地位,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那么,对于宋朝的皇帝跟汉家的江山来讲,这种现象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对宋朝的皇帝来讲,这种现象显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北宋建国的时候,为了避免藩镇割据,宋朝制定了重用文官的基本国策。可宋朝虽然重用文官,但是皇权被丞相限制的这种现象显然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都希望尽可能的进行2023集权,把地方的大权尽可能的集中在君主手中。对皇帝们来讲,这种现象显然是一种倒退,同时宰相限制君主的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君主专制。

可是,对当时的天下来讲,这种现象显然是一种进步。宋朝的官僚们能突破原本的服务于皇帝的思想,而是选择为了天下而进行奋斗,对社会的发展无疑会是一好事。宰相权力限制皇帝权力,大大降低了独裁政治本身的风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跟地方的家进步,对当时的天下来讲无疑会是一件好事。

综上所述,对于宋朝的皇帝来讲,被宰相限制了自己的权力,皇权受到限制,对皇权的发展来讲无疑是一种倒退;可是,对当时的地方来讲,宰相的权力限制皇帝的权力,无疑能促进地方的发展,又算的上是一种进步。

总结

从封建社会出现开始,皇帝就是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同时,把地方的大权极可能的握在自己的手中,皇帝们想出了诸如君权神授这样的思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宋朝时期,因为宋朝统治者对文官的重用,以及宋朝理学思想的兴起,宋朝官员的家国意识逐渐觉醒,宰相的权力逐渐增强。

虽说开始的时候宋朝宰相的手中其实只有内政的权力,可是在设置参知政事之后,宋代宰相逐渐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得到了足够的军事跟财政上的权力,让自己这个皇帝的高级助手逐渐成为了地方权力的一部分。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宋朝的宰相已经可以反向约束皇帝的行为,反而对皇权产生了很强的约束,甚至让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自己手中的傀儡。

对宋朝的皇权来讲,这无疑是一种失败跟后退;可是对社会来讲,这又是一种进步跟发展,宰相对皇权的约束降低了独裁统治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能达到这种约束程度的朝代可谓很少,若是让这种政治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能发展出属于我国的君主立宪政治也说不定。而直到今天,宋朝的这种约束方式,仍然能为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更多文章

  • 延禧攻略:乾隆与尔晴不为人知的联系,富察皇后气伤在巡游船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与尔晴的对话,尔晴给富察家族蒙羞,富察傅恒尔晴续写

    经过这一部戏的渲染,很多人开始对乾隆那段时间的历史感兴趣。原来在清朝的历史上,不仅皇太极很痴情,就连乾隆也是一个痴情胚子。但是,在民间的野史中,却说富察傅恒的福晋,与乾隆有过一个私生子,叫福康安。按理来说,乾隆应该不可能喜欢上尔情的,毕竟这是他的弟妹来着,两人这联系可是在一起。在后期的剧情当中,香妃

  • 圣旨是朱元璋发明的,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圣旨是我们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严格区别:一品是玉轴,二品是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官是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官员的官衔也就越高。根据

  • 她在康熙面前无名无分,因儿子得两任帝王尊重,离去皇帝亲自送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与太子妃全文免费阅读,一生无子却被康熙宠爱,康熙张廷玉

    这位妃子就是纯裕勤妃陈氏,是一位汉人妃子,当时汉人在清朝的后宫里面并不受重视,皇帝也很少将汉人纳入自己的后宫里面,知道康熙皇帝的出现,满汉之间的联系才有所缓和,康熙成为皇帝之后开始将汉族的子女进入后宫,但汉族的妃子数量依然很少,自然地位也不会很高,陈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后宫的。虽然康熙皇帝表面上

  • 马皇后下葬时天降暴雨,朱元璋大怒,和尚1句话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那个时候,由于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几乎每个封建君主对于有功之臣都不太放心。史料告诉我们,朱元璋这位封建帝王做的尤为甚之,诛杀了不少的开国功臣。明初的洪武四大案杀的人就超过了十万之数,这也体现出了朱元璋的暴戾与嗜杀。同时,这一点也成为他被世人所诟病的地方。马皇后是历史上难得的贤惠女王。当朱元璋不

  • 清朝灭亡后,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努尔哈赤第一个要揍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6年)建立政权,到宣统三年(1911年)宣统退位,这296年的历史当中,清朝共出现了12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清朝灭亡后,这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的话,努尔哈赤会第一个会抽谁的耳光呢?有人会把矛头指向溥仪,因为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

  •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后吓出冷汗:小心,皇帝要屠戮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称帝了之后,又一次在宫里面宴请开国功臣。当时朱元璋邀请的人,都是跟随他打江山,新封的三十多位有功之臣。刘伯温、徐达、蓝玉、李文忠这些知名历史人物都在场,刚开始朱元璋让人上的菜都是素菜,比如“水煮豆腐”、“小葱拌豆腐”等等。然后朱元璋就拿起酒杯与各位大臣们开始喝酒了,这个时候开国功臣们都不乐意了

  • 为了蒙古血统的延续,皇太极连续与姑侄女三人结婚,完成生育大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努尔哈赤创建大清朝基业开始,就非常重视满蒙联姻,清朝皇族与漠南的蒙古族,保持了近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联系。也正是这种姻亲联系,对我们北方这两大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新的的作用。满蒙联姻是清朝对蒙古:''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是以制

  • 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三人的军事能力应该怎样评价?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创业之初,靠十三副铠甲起兵,曾经有过以八十人击败八百人的壮举。直到称大汗建八旗之后,才算打过几次大仗。但是,如果按照时间的推断万历三大征的前期,努尔哈赤正在壮大女真族并建立金国,后期才开始攻关。趁着明朝打疲倦时再攻打是正道,不过当明朝抽兵防守时,努尔就要考虑战线拉长后备是否足够的问题,毕竟入

  • 宋仁宗的曹皇后,其弟还是八仙之一,原来她的家世如此显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样一位有过婚史的曹姑娘还能再次被选入宫,还被所有的大臣一致赞成选为皇后,这都不合理呀。想想之前的刘娥刘太后,那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在宋真宗一意孤行把她选入宫才一步步走上皇后的宝座,有真宗这样一位皇帝给刘娥在背后掌腰也要经过十几年才走到皇后宝座,而曹氏却一年入宫,很快就被定为皇后,这比坐火箭还

  • 温僖贵妃,清代唯一有谥号的贵妃,姐姐是康熙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温僖贵妃出生于钮祜禄家族,满洲镶黄旗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的小女儿,康熙第二任皇后的妹妹,家世显赫,遏必隆在剪除鳌拜的过程中,态度骑墙,两不相帮。不久,皇后病逝,遏必隆的大女儿做了皇后,而小女儿也成为了受宠爱的温僖贵妃。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她就被封为贵妃,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皇十子胤䄉,康熙二十四年,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