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赵构真是昏君?不如说自私,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主地位

宋高宗赵构真是昏君?不如说自私,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主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3 9:01:35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宋与金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和才是比较好的一种求存方式,而以岳飞代表的主战派总是与大环境唱反调,因此南宋与金都看他不爽,岳飞最后被“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其实是金与南宋媾和提出的条件之一。

赵构作为一个皇帝,没有强大的自信心,只想偏于一偶,害怕激怒金国,在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主动退兵并冤杀岳飞自毁国家前程,明知金国乃虎狼之国,还想通过俯首称臣保存小命,懦弱且幼稚可笑,不是昏君是什么

赵构是宋朝执政时间最长的,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其实并不贪恋皇位,他活到80多,却在50多时就把皇位还给宋太祖赵匡胤那支,他自己是赵光义一支的。他让位时南宋政局已经稳定下来,和女真(金)已经签订和平条约。他能在和平年代能退帝位还是挺明智的。

其实赵构不是昏君,这点可以肯定。杀岳飞这是宋朝的制度,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就已经奠定了杀忠臣良将之策,宋是文人治国朝代,以文控武,压武,杀武。岳飞被杀没有一个文人为岳飞求情,可见当时文人巳经达成了共识。文人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国家和民族的生死丢入脑后。赵构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是先考虑自己,武将管你有多大的功劳,不用你了,只有杀你,以免造成今后的困扰。

只能说赵构不是高明的皇帝,岳飞的耿直忠心勇武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太执拗了,如果换做李世民,善于用人,是完全能够用好岳飞的,在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危机之秋,国家正需要大量岳飞这样的人,可是赵构不惜牺牲国家重臣来求得一安,真算不上一个有雄才大略之人。

赵构是昏是明先且不论,但赵构是不愿迎还二帝的,构归宋,自已说是逃回来的,但真相是和金国谈好条件后被放回还是真的这么幸运居然狗死一生逃回大宋?天晓得!但肯定的是踏破贺兰山迎还二帝是赵构绝不愿意的,在宋室王朝中赵构算老几,若岳飞真胜利救还宋室迎回二帝,赵构该往哪边安置?这才是十二道金牌的真正用意,岳飞不能不死的真实原因

不过从领导层面来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需要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积攒肌肉增强国力。赵构通过斩杀岳飞赢得一个和平环境,又巧秒的给秦绘戴了一顶冤杀功臣的帽子。即杀了不听话的岳飞又肯定了岳飞的爱国精神。国家需要爱国英雄同时也需要服从命令的忠臣。所以丢飞像前只能有秦绘跪像。以后历朝历代都祟拜岳飞,因为哪个朝代都需要爱国英雄做为忠臣。

在杀岳飞这件事上,赵构确实做的不明智且不地道。岳飞的想法做法与上不符,可以把岳飞明升暗降,甚至是撤职都行,为什么要杀掉呢,而且还是找了个莫须有这个蹩脚的理由。这还不是遗臭万年的昏君是什么?岳飞在宋元明三朝都得到了普遍的同情和供奉,宋孝宗在高宗还是太上皇的时候就给岳飞平反,高宗并未阻拦,说明高宗心里知道自己是错杀岳飞!明代更离谱,锦衣卫供奉的不是太祖朱元璋而是岳飞!

更多文章

  • 赶跑张献忠,激怒吴三桂,李自成起义失败注定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1631-1636年起,李自成参加农民起义并且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开启了一番轰轰烈烈地的起义事业。1606年,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米脂地带。这位后来推翻明朝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从一个替地主放羊为生的放牧童,到一个在动荡时局下脱颖而出的历史人物。李自成的起义之路,自然是有其成功的可取之处。李自成1631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送的礼物乾隆为何不喜欢,原来清朝真的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觉得乾隆满目的自大,看都不看就说自己什么都有。而且对于马戛尔尼使团所带来的的礼品,大家在很多资料上都看过相应的记载,确实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东西。比如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榴弹炮、迫击炮、天体运行仪等。这些确实都是当时的最新成果,不过乾隆皇帝说自己无所不有并不是盲

  • 为人正直的方孝孺,最终的结果却是宁死不屈,让人特别的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他最终的结局,也让人觉得特别的遗憾,这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46岁,虽然古代的平均寿命并不是特别的长,但是46岁也是正值壮年的时期,更何况他身为一个翰林学士,他主要是承担政治方面事务的,并没有南征北战,所以46岁按理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年纪,但他却因为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拒绝起草诏书,而被杀害了

  • 袁世凯的头疼,洋医治不好,中医只扎了两针就赏了4万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 2针扎好了袁世凯的偏头痛袁世凯向来身体强壮,可最近也不知咋了,时常头疼,特别是情绪激动时,头疼欲裂,找了许多洋医生,服了一堆西药都没效果,连有名的德国医学博士罗兹也束手无策。袁世凯动不动摔杯子砸碗,府里人个个心惊胆战。一日,大清状元张謇向袁世凯推荐了中医黄石屏,说此人医术不凡,曾一针治好了他的

  • 王朝秘史:酿成靖康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康王,靖康元宝简介,靖康汉人王朝简介

    靖康之变发生在1126年,当时,金国的入侵已经到了宋朝的边境,而北宋的军队由于内部矛盾和贪腐,已经无法有效地应对金国的入侵。在这个紧急关头,宋徽宗和他的宰相们决定派出一支军队前往北方抵御金国的入侵。但是在这支军队离开京城不久,一场祸事就发生了。据史书记载,这场祸事的罪魁祸首是赵构。赵构是宋徽宗的弟弟

  • 谁是清朝上位难度最大皇帝?不是雍正,是14年间纯靠谋略血拼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四贝勒的皇太极,自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被袁崇焕击败以来,皇太极就发现从未有败绩的父汗,一下子垮了。皇太极如同一位猎人,密切注视着父汗的一举一动,同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排。七月初,努尔哈赤痈疽发作,通体长疮。二十三日,移驾清河,进行温泉汤疗。八月初七,病危,和接到急诏前来的大

  • 明明参加的农民起义,朱元璋却始终不承认自己夺取的是元朝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352年,25岁的濠州人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一个游食四方的和尚变成了一名起义军战士。不过,朱元璋参加革命也并不是自愿的。当郭子兴的起义军攻下濠州后,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朱元璋的态度还是很动摇犹豫的,在占卜求神也无结果的情况下,恰在此时,有人秘密告诉他

  • 清朝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最可怕的100张照片,光绪帝到底有多帅,清朝

    2.满族和汉族真的是亲如一家的吗?其实满族的贵人们很瞧不起南方那些正宗的汉族人士,为了防止过分的民族歧视,清朝官员采取了这样的措施:重要机构必须有固定的一满一汉,六部这里也是要达到满族和汉族的平等数量。但是在最隐蔽接触到最高机密的军机处,即便是汉族人再有才能,这里能涉足的汉族人数量也只有两个,在真正

  •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谭嗣同,慈禧的密室,慈禧为什么杀同治这个亲生儿子

    清王朝的覆灭可以说是必然的结局,它本身就有着极为落后的政治体制,早就不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还有就是清朝末年的统治者更是故步自封,贪图享乐,不但不思变革,反而还极力的压制变法运动的发生,就比如慈禧太后不接受任何外来的事物,更是强硬的阻拦百日维新运动,这也极大地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在这种腐朽的统治下

  • 元朝汉人第1个孩子都会摔死?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时期摔死长子是真的吗,元朝的第一个孩子怎么死的,元朝第一个小孩会摔死吗

    历史上的奇葩事件,每个朝代都有。今天要讲的就是元朝的一个传闻,是关于汉人孩子的。据传,元朝时汉人新婚没有初夜权,新娘子要陪蒙古家长三天,故汉人多以长子为蒙古种,生而摔死。真有这么残忍吗?其实这是谣言,第一个孩子摔死就是网络上所谓的“初夜权”,但是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从元代各族人口分布来看,“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