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桌游”知多少?樗蒲、双陆、叶子戏,唐朝人原来这么会玩

唐代“桌游”知多少?樗蒲、双陆、叶子戏,唐朝人原来这么会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2/4 15:56:08

一个朝代的繁华程度主要现在文化娱乐的生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城市规模也逐渐变大,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在相应的物质基础充裕的条件下,精神层面也就有了更高追求。

不管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还是寻常百姓,追求文化娱乐休闲的活动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与发展。

一、唐朝人的“桌游”

现在提到桌游,我们现在立马会想起来玩扑克,打麻将,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围坐一起,你呼他喊,玩点小钱,欢声笑语中带着心理博弈的热闹场景。但你知道古代人的桌游是什么?让我们以文化多样时代繁荣的唐代桌游为例来看看。

唐代的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人雅士,亦或者寻常百姓,都有着超多的休闲娱乐爱好,品评琴棋书画,观赏花鸟虫鱼,游戏竞技是最基本的项目。

其中,樗蒲,双陆,叶子戏,这类棋牌式的项目大受欢迎。这些休闲娱乐文化品类不仅符合社会上层阶级口味,也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处处彰显出唐代文化的包容、多元。

这些出彩的“桌游”文化,凭借着多人参与,热闹有趣又夹杂着智慧博弈的特点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

二、半窗夜月樗蒲戏

1.樗蒲由来

樗蒲流行于汉代末期,是一种棋类游戏,因为对弈中所掷的骰子是由樗木制作而成,因而称为樗蒲。关于樗蒲由来,据说是老子发明的,东汉马融所著的《樗蒲赋》一书中道:“昔有玄通先生,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伯阳入戎,以斯消忧。”

这里的“玄通先生”指的就是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特别喜欢玩樗蒲,游历京都之时约着他的好朋友聚在一起,喜好用玩樗蒲来消遣。

2.樗蒲的玩法

关于樗蒲怎么玩,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玩的飞行棋。据历史学家考古得知,最早的棋盘是用白色或者紫色的动物皮制成的,棋盘的面上刻有一些关、坑、堑等字,这些字是用来阻挡棋子往前走的。一局中每个人的手中有六颗子,被称作“马”,用来跨越过关,谁的六马先到终点既算胜利。

另取相同大小的五块木头,如果给三块木头涂上白色,那另两块就涂上黑色,颜色面采取的是3+2的式样。有简单玩法也有复杂玩法,规则各不相同。

根据《唐国补史》、《五木经》了解到,这五块木头其实相当于如今的骰子的作用,不同的排列组合,会有“贵采”、“杂采”也就是分数高低之分。假如扔到贵彩,便可以连扔,或者打马,扔到杂彩得的步数少也不允许再扔。

此外还可以用“矢”来统计采筹,采筹的统计包括一百二十或者三百六十矢,玩法不同,统计也不同。

3.唐代文人墨客都爱的国民游戏

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今夕行》写道:“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这其实就写的杜甫和朋友在咸阳客舍闲来无事不拘小节玩樗蒲的景象。场面十分热闹。可见,我们的诗圣也是爱好桌游的。

还有唐朝一代奸相杨国忠,他之所以能在官场混的如鱼得水,也是因为擅长樗蒲的原因,他玩樗蒲是非常厉害的。《新唐书》中记载:“诸杨日为兼琼誉,而言国忠善樗蒲,玄宗引荐,擢金吾曹参军,闲厩判官。”

因为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樗蒲玩得好,而玄宗刚好爱好樗蒲,于是杨贵妃就将他引荐给了玄宗皇帝,玄宗一听,高兴地给他赐了官位,得官以后为非作歹玩弄朝堂,这才有了后来的奸相恶名。

另外唐朝爱好玩樗蒲的还有人多,上至公主下到普通人,都将樗蒲做为无事消遣的游戏。因此,唐朝的时候樗蒲这个游戏的发展到了顶峰。

《全唐文》写道:“若乃笔歌乱奏,继以举白,博弈樗蒲,呼枭争道,优姬艳伎,喧杂左右。”这句话是说喧闹的夜里歌舞升平,通宵达旦,人们肆意喝酒,大声疾呼,还有美貌女子作伴陪玩樗蒲,此等美景好不快活潇洒。

三、唐代双陆——智者的游戏

1.双陆的来源

据史料《事物纪原》记载,认为“陈思王曹制双六局,置骰子二”;而《山樵暇语》则认为双陆棋“出天竺(印度)”,其传入中国“则自曹植始之也”。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不难看出他们的观点都是以三国时期魏国做为起始来论的,不难看出,在三国时期我们都已经有了双陆这个游戏。

公元前202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的交流沟通,这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方面财富,而且大大提升了当时社会整个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生活习俗。

双陆就是在这条丝绸之路迅速流行起来并得到空前发展,从天竺(古印度)经由中亚传至我国,起始行于三国时期魏国,盛行于隋唐,南宋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因为赌博风气影响朝廷从而禁止直至消失。

2.双陆玩

双陆,又称“打马”,“双六”。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双陆者,投琼以行十二棋,各行六棋,故谓之双陆。”而今现存着一本照搬我国双陆玩法规则的《双陆锦囊抄》,里边也详细介绍了双陆玩法。

完整的双陆包括棋盘,黑白棋子各15个,骰子2枚。棋盘上刻有平行对等的竖线,共计12条,骰子和我们现今的是一样正方体式样,上边刻有1-6的数字,玩的时候,先掷骰子,掷出几就走几步,直至谁先全部将15枚棋子移到最后六条线里即可获胜。

它和围棋一样深受中国历朝历代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喜爱。

双陆流行初期,一局只有两枚棋子,锥形棋代马,游戏开始时,每位玩家掷一个骰子,谁的点数大谁先走,用掷骰子的点数来决定棋子移动的步数,谁先把所有的棋子移除棋盘谁就获胜。

这个游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也是拼脑力仔细思考的,每掷一次骰子,玩家都要从多种选择中选出最佳的走法以保证可以尽快的将棋子移离棋盘,这是一种讲究走法策略的游戏,玩的也是玩家的心态智慧。

3.唐代上层阶级之间精神交流的博弈工具

在《新唐书·狄仁杰传》里面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一直犹豫,拿不定到底是该立武家人还是应该立李家人为帝,是立自己的亲侄子还是立自己的亲儿子?她陷入了两难。

有一次,她召见狄仁杰问道:“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狄仁杰马上听后立马说:“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

狄仁杰足智多谋,轻松又机巧地回答了武则天这个关于双陆的梦,他在这里假借游戏之意实则解决的是朝堂问题,可以说是一种智慧博弈。

当然,除了智慧上的博弈,双陆在寻常百姓家里也是十分受欢迎的游戏。然而随着时间的洪流,双陆这一游戏逐渐消失,现如今,仅留下的棋盘,棋子的样子以及玩法供我们研究。

四、叶子戏——扑克牌,字牌,麻将的鼻祖

1.由来

我们如今还在玩的扑克牌,它的雏形其实就是古代的叶子牌,关于叶子牌的起源有众说纷坛,无从考究。在其中被世界多数公认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

可以说,叶子戏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它的玩法规则发展至清代时期已经差不多很完善了。英国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将扑克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2.唐朝叶子戏

扑克牌也就是纸牌雏形是叶子戏,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史书中还曾详细描述过,同昌公主和身边的侍女玩“叶子戏”的过程。

到唐朝末年,民间还出现了有关这种娱乐方式的专著《叶子格戏》,可见,“叶子戏”在当时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自叶子戏诞生后,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寻常百姓都是深受喜爱,人们在茶余饭后都喜欢玩上两把。

3.叶子戏的玩法

叶子戏的玩法是按照顺序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没有出叶子的时候反扣着做为暗牌,不让别人看见;出了叶子后一律正面放着,对方可根据你的明叶子算出你没有出得叶子数,继而选择出利于自己赢的叶子放出,和扑克牌的打法相差无几。

如今历经百余年发展,它的生命力依旧十分旺盛,经久不衰。

总结

一个朝代的盛世,不仅仅只体现在拥有充裕的物质基础,他的文化生活所体现的价值同等重要。唐代的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同时也更注重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唐朝的文化发展空前繁荣,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樗蒲,双陆,叶子戏这类棋牌的全民游戏在唐代盛行,得到快速发展,也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文娱活动的多元。

朝代更迭,时间久远,我们现在在品味那个时候的文娱活动,依然是令我们神往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关键一战,全靠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反元朝的几股势力各自为政,明争暗斗,其中陈友谅和张士诚最为突出;此时的朱元璋还不被其他人所注意。朱元璋想趁此机会再等鹬蚌相争,朱元璋对自己、陈友谅和张士诚有过认真地分析。朱元璋认为自己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会根据各方的势力做出对比,提前布局,他占据长江下游,而他的最大弱点就是水军。陈友谅是

  • 金国灭亡悲剧:百万军民被屠杀,人口减少六成,比靖康之耻惨十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而又残酷的王朝,从1115年建国到1234年灭亡,共传十帝,历经119年。它在建国之初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领土,在其鼎盛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曾经摧毁了北宋半壁江山,并让南宋称臣纳贡。然而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金朝最终被蒙古和南宋联合所灭亡。据史料记

  • 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才懂得为何唐太宗不爱,而李治却喜欢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治为什么纵容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殷桃武则天与李治的吻戏视频

    众所周知,我国封建历史上没有哪个女子能像武则天一样有如此传奇的经历,不仅是她当过皇帝的缘由,还因为其个人的感情经历十分传奇。最早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妃子,但是她并不受宠爱,直到遇见李治之后才找到了真爱。那么,为何唐太宗不喜欢武则天,李治却对他喜欢不已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武则天真实外貌武

  • 李自成覆灭明朝后,为何没能建立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怎么灭亡明朝的,明朝李自成,李自成清朝明朝的关系

    只不过,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李自成在攻下明朝都城后,已然掌握中原的大顺应该横扫天下,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才对。可是,为什么李自成很快便折戟在山海关,被占据辽东等地的清朝攫取到最终的胜利呢。说到这,我们可能会将目光转向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若没有他的引狼入室,清朝怎么可能突破坚固的关隘。这里,又会有

  • 一直被历史误解的隋炀帝虽荒淫无道,杀兄弑父,一生却大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仗着地方强盛,经济发达,刚刚当上皇帝不久就战火四起,不断的主动攻打塞外地区;后来又开发大运河,造成经济衰退,百姓不堪重役的局面;在位期间大肆建造行宫,强夺民女,并造成生产力下降的局面……在大多数世人的眼中,隋炀帝是一切邪恶的代名词,残酷,冷血,暴虐……他几乎犯下了全部种类的罪行,谋害血亲,强抢

  • 赵匡胤早年落魄,随便用十贯钱打发他的王彦超,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彦超简介,被执行人王彦超,赵匡胤和王彦超关系

    很多人都不愿意读五代史,因为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既残酷又零碎,所以,能结束这一混乱时期的人物,一定会受到史家的青睐。自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后,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纵观宋太祖的一生,出身将门,追随明君,文治武功,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可谓是历史上一个承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0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为何修个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能力,传说中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小哥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

  •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为什么北宋政权阻止不了其灭亡的脚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社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宋初以来固有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北宋的统治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由于北宋开国以来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至太宗时期土地兼并就已经相当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至仁宗时,更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英宗时,全国土地的

  • 武则天临终前,一个80岁老头走到床前,女皇愤怒道:狄仁杰骗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她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只不过在自己的铁血镇压之下,这一天来得要比想象中的晚很多,李家的江山最终还是要还给李家的。但就在这时,迎仙宫的大门被人一把推开,然后走进来一个80多岁的老人。当武则天看到这位老人后,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突然变地暴怒。她满脸怨毒地对老头说:“狄仁杰果真还是骗了我!”这个闯进武则天寝宫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呢?真相马上为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啥不传位朱棣,朱棣传位朱元璋还会迁都吗,朱棣传位给朱元璋的原因

    在太子朱标辞世以前,朱元璋其实是没有必要为传位问题烦恼的。朱标是最合理应当的继承人,大家也都承认他储君的合法性。那个时候的朱棣,虽然天天在北京吃驻守,但估计也没什么脾气。没办法,毕竟和自己大哥抢位子这种事,他干起来还是很有心理阴影的。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没了,再次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其他儿子都不入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