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哲宗皇后孟相:不喜宫斗经历三立两废,却成为大宋救星

宋哲宗皇后孟相:不喜宫斗经历三立两废,却成为大宋救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1/21 19:49:57

而当国家灭亡,江山染血时,她又选择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于危难之中。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位奇女子,就是北宋皇帝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相。

1.被皇帝嫌弃的前半生

孟相是眉州防御使兼马军都侯孟元的孙女,算是出身于武将之家。她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世,那就是——她是孟子的第46世孙。

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孟相从小热爱读书,心存报国之志,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大家闺秀。但让孟相始料未及的是,19岁这年,她竟然从一百多名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

赵煦比孟相小3岁,他对端庄大气的孟相没有任何好感,选孟相为后,完全是因为祖母高滔滔的逼迫。

高滔滔是宋英宗赵曙的皇后,她与赵曙青梅竹马,长大后成婚,演绎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动人爱情故事。

但赵曙只活了35岁就去世了,之后高滔滔开始垂帘听政,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料理大宋江山。等到孙子赵煦16岁时,高滔滔下令:为皇帝选秀!

之后,在京的各级官员开始陆陆续续的将家里适龄女孩的资料报上来,一番筛选后,已故马军都虞候孟元的孙女孟相从若干秀女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皇后。

之所以选择孟相,并不是因为她的背景雄厚,相貌出众,而是因为她背景一般,品质纯良,不会酿成外戚专权的风波。

但高滔滔忽略了一点,赵煦对孟相没有半点感情。赵煦最爱的女人,是刘婕妤。刘婕妤年轻貌美,肤如凝脂,自幼便被选入宫中做宫女,是当时还年幼的赵煦的贴身御侍。

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两人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赵煦亲政后,将刘氏被封为婕妤,对她百依百顺,只要是刘婕妤所想,必定全心全意实现她的愿望。

刘婕妤在盛宠之下,野心越来越膨胀。她知道赵煦心中没有皇后孟相,便一心想要扳倒孟相。

孟相对此毫无防备,或者说,从小向往着纵马驰骋、保家卫国的她,根本不屑于为了恩宠去搞宫斗。

2.宫斗失败的“白月光”皇后

虽然备受嫌弃,但孟相为人温良恭俭让,也算是位尽职尽责的皇后。只是孟相毕竟在后宫的存在感很弱,一直到高滔滔去世,她也只生了一位公主,并没有拥有嫡子,这为她之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隐患。

1096年,孟相的女儿福庆公主生病,御医想尽办法诊治,却一直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孟相的姐姐求助于符术,希望公主转危为安。

孟相得知后责怪姐姐糊涂,让姐姐赶紧拿走。姐姐却坚持留下符纸,让孟相悄悄使用。

心胸坦荡的孟相本着夫妻之间坦诚相待的原则,在赵煦过来探望女儿时,告知了他符术的事,并当着赵煦的面烧掉了符纸,表示自己绝不相信这些巫术。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没想到赵煦转头在闲聊时将此事告知了刘婕妤。

刘婕妤意识到这是扳倒孟相的好机会,之后,她派人在孟相的宫中偷偷藏下符纸,并广布传言,说孟皇后在宫中用妖术给女儿治病。

紧接着,刘婕妤又安排外臣章惇等人上疏诬陷孟相用妖术诅咒皇帝。

赵煦想到孟相曾经在自己面前烧符,于是半信半疑,责令太监梁从政等人主审此案。

梁从政早已投靠了刘婕妤阵营,他滥用私刑,把孟相宫中的人打得半死,强迫“目击证人”在捏造的口供上画押,就此给孟相定了罪。

赵煦看到罪状后怒火攻心,把孟相当成十恶不赦之人,马上下诏废后,责令孟相出家修道。

其实,孟相平时对人宽宏大量,颇受爱戴,据说她的侍从们受尽酷刑,都不愿意诬陷她。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孟相最终还是因为佛系淡泊,棋差一招,只能白白被坑害。

3.20多年的冷宫岁月,铸就了她的强大内心

仅仅因为中了小人的暗算,就瞬间变成落架凤凰,孟相的内心不可能不悲愤。此时的她,才不过22岁。

孟相的新居所是寂寞荒凉的瑶华宫,这里简陋无比,荒草丛生,与世隔绝。对一位22岁的姑娘来说,无疑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考验。

最让孟相愤怒的,是害她失去名誉与自由的刘婕妤,不仅被册封为新任皇后,还生下了儿子。

好人饱受冤枉,坏人志得意满,这个世道还有公平可言吗?

但孟相没有让自己沉浸于愤懑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她知道,一味抱怨命运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耗损心力,让自己年轻的身体早早染病。

孟相逐渐沉下心来,一边读书一边修道,她用古代英雄的故事为自己加油,用祖先孟子的诗句为自己打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日复一日地苦熬下,孟相终于等来了一纸接她回宫的诰令。

原来,当年孟相被冤枉被废黜后位的事情,让孟相的婆婆向太后颇为同情。

赵煦驾崩后,宋徽宗赵佶继位,向太后马上下令恢复了孟相的皇后身份,孟相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回宫了。

但是仅仅一年后,向太后去世,孟相再次被刘皇后(曾经的刘婕妤)废除封号,从此又在冷清破败的瑶华宫生活了二十多年。

从20岁到50岁,她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在无边的寂寞中慢慢流逝。

4. 国破家亡之际,她以德报怨,重振宋室江山

正在所有人都认为孟相这辈子没机会翻盘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她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经历了王朝成立以来最黑暗的一幕,金兵攻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钦宗及三千多名皇室成员被金兵掳走,受尽欺辱,北宋宣告灭亡。

这就是让无数人悲愤欲绝的靖康之变。

孟相因为早早被北宋皇室除名,又碰上瑶华宫起火在宫外居住,所以幸运地逃过一劫。

国破家亡之下,孟相没有对带给自己半生伤害的北宋皇室持幸灾乐祸的态度,相反,她马上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她开始勇敢收拾乱摊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首先,她竭力说服金国建立的傀儡政权的首领张邦昌,放弃代宋自立的野心,为重整宋室出人出力。

其次,她竭力集合士兵,整顿军队,做好反击金国的准备。

第三,她写了一封《致元帅康王劝进书》,派自己的侄儿带信出发,苦寻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劝其称帝。

她在信中表示:“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们作为皇室成员,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你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更应挺身而出,担负重任,同金兵抗争到底。”

孟相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很快,她就找到了赵构,并扶持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

赵构登基之日,孟相毫不贪恋权力,选择撤帘还政,把执掌江山的大权交到了赵构手上。

两年后南宋发生兵变,又是孟相,主动出宫与叛军谈判,在稳住叛军的同时,命令大将韩世忠尽快带兵平叛,解除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保全了南宋江山。

1135年,孟相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9岁。临终前,她留下遗言:“敛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

意思是说,时值乱世,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要用金玉宝贝陪葬,就近找个地方安放灵柩就行,等军事平息了,再安葬回北宋皇陵。

孟相的前半生是不幸的,她虽然贵为皇后,但不仅婚姻坎坷,女儿夭折,自己也蒙受奇冤,不得不在青灯孤影中捱过了人生最美好的20多年。

但让人钦佩的是,她在国家陷入危难的时候,没有沉浸于自身的爱恨情仇中,而是顶着巨大风险力挽狂澜,建立南宋,给了宋朝百姓一个喘息的空间。

因为有孟相的存在,宋朝才得以多延续了150余年。

这个世界,做一个锦上添花的善人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一个雪中送炭、火中取栗的勇士。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孟相,实在是一位有着强大格局的奇女子。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桌游”知多少?樗蒲、双陆、叶子戏,唐朝人原来这么会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朝代的繁华程度主要现在文化娱乐的生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城市规模也逐渐变大,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在相应的物质基础充裕的条件下,精神层面也就有了更高追求。不管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还是寻常百姓,追求文化娱乐休闲的活动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与发展。一、唐朝人

  •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关键一战,全靠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反元朝的几股势力各自为政,明争暗斗,其中陈友谅和张士诚最为突出;此时的朱元璋还不被其他人所注意。朱元璋想趁此机会再等鹬蚌相争,朱元璋对自己、陈友谅和张士诚有过认真地分析。朱元璋认为自己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会根据各方的势力做出对比,提前布局,他占据长江下游,而他的最大弱点就是水军。陈友谅是

  • 金国灭亡悲剧:百万军民被屠杀,人口减少六成,比靖康之耻惨十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而又残酷的王朝,从1115年建国到1234年灭亡,共传十帝,历经119年。它在建国之初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领土,在其鼎盛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曾经摧毁了北宋半壁江山,并让南宋称臣纳贡。然而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金朝最终被蒙古和南宋联合所灭亡。据史料记

  • 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才懂得为何唐太宗不爱,而李治却喜欢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治为什么纵容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殷桃武则天与李治的吻戏视频

    众所周知,我国封建历史上没有哪个女子能像武则天一样有如此传奇的经历,不仅是她当过皇帝的缘由,还因为其个人的感情经历十分传奇。最早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妃子,但是她并不受宠爱,直到遇见李治之后才找到了真爱。那么,为何唐太宗不喜欢武则天,李治却对他喜欢不已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武则天真实外貌武

  • 李自成覆灭明朝后,为何没能建立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怎么灭亡明朝的,明朝李自成,李自成清朝明朝的关系

    只不过,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李自成在攻下明朝都城后,已然掌握中原的大顺应该横扫天下,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才对。可是,为什么李自成很快便折戟在山海关,被占据辽东等地的清朝攫取到最终的胜利呢。说到这,我们可能会将目光转向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若没有他的引狼入室,清朝怎么可能突破坚固的关隘。这里,又会有

  • 一直被历史误解的隋炀帝虽荒淫无道,杀兄弑父,一生却大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仗着地方强盛,经济发达,刚刚当上皇帝不久就战火四起,不断的主动攻打塞外地区;后来又开发大运河,造成经济衰退,百姓不堪重役的局面;在位期间大肆建造行宫,强夺民女,并造成生产力下降的局面……在大多数世人的眼中,隋炀帝是一切邪恶的代名词,残酷,冷血,暴虐……他几乎犯下了全部种类的罪行,谋害血亲,强抢

  • 赵匡胤早年落魄,随便用十贯钱打发他的王彦超,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彦超简介,被执行人王彦超,赵匡胤和王彦超关系

    很多人都不愿意读五代史,因为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既残酷又零碎,所以,能结束这一混乱时期的人物,一定会受到史家的青睐。自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后,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纵观宋太祖的一生,出身将门,追随明君,文治武功,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可谓是历史上一个承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0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为何修个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能力,传说中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小哥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

  •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为什么北宋政权阻止不了其灭亡的脚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社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宋初以来固有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北宋的统治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由于北宋开国以来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至太宗时期土地兼并就已经相当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至仁宗时,更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英宗时,全国土地的

  • 武则天临终前,一个80岁老头走到床前,女皇愤怒道:狄仁杰骗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她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只不过在自己的铁血镇压之下,这一天来得要比想象中的晚很多,李家的江山最终还是要还给李家的。但就在这时,迎仙宫的大门被人一把推开,然后走进来一个80多岁的老人。当武则天看到这位老人后,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突然变地暴怒。她满脸怨毒地对老头说:“狄仁杰果真还是骗了我!”这个闯进武则天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