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敢当着皇帝面烧毁康熙递给他的奏折?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敢当着皇帝面烧毁康熙递给他的奏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4 更新时间:2024/1/10 12:56:36

老四清查户部亏空时,逼死了魏东亭康熙非常自责,因为魏东亭欠的钱,都是康熙下江南时挥霍的。他的死,康熙有责任。某些人想要借此事发难,借机动摇康熙清查户部亏空的决心。唯独张廷玉的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他把魏东亭的死推到了魏东亭身上。

魏东亭还不上钱,是他自己不善于经营。与任何人无关,与康熙也无关。(反正魏东亭也死了,不怕得罪他。)亏空还是要继续追,魏东亭的死是他咎由自取。与该不该清查亏空,无关!

这样一来,既保住了康熙的面子,又把借机抨击老四的人给怼了回去,给老四留了面子,大佬谁都没得罪。只是得罪了魏东亭的几个纨绔儿子,但也无所谓,魏家败落了,有康熙替他撑腰。能奈他何?

烧掉老八的奏折,也是一样的套路。老八用坑蒙拐骗的办法诱供了刑部的肖国兴做假供词,连夜送到了康熙面前。康熙接到老八连夜密报的折子,刑部的案子对太子很不利。康熙很是头疼,一个人拿不了主意,就找张廷玉讨论讨论。得知张廷玉的儿子也生病了,情深意长地说:“做父亲难呀,你盼着儿子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难;盼着儿子老老实实做人难;指望他们壮大祖业更难;真是耗尽心血呀!”

说着,把手中的折子递给了张廷玉看。张廷玉看后,先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接着转身就把折子烧掉了。康熙也一惊,立即呵斥之。

呵呵,张廷玉是何等人?立即说:“臣,没什么也没看见。”

甩锅之……

因为这封折子透着邪!

首先,这封折子是肖国兴是主动把太子捅出来的。肖国兴与太子无冤无仇的,怎么可能供出太子?

其次,折子的写法不是简简单单的认罪。老八诱供肖国兴,让他觉得辜负了皇恩。所以,折子里免不了感恩戴德叩谢天恩的话。

就这两点,已经足以让张廷玉惊骇于心了

更关键是,这是老八送来的。鬼知道老八他是什么居心?这个时候,保住了康熙的面子,就是保住自己的前程。只要康熙能罩着自己,老八他算个蛋?烧就烧了,能奈他何?

至于太子,也是不能废的。否则太丢老爷子的脸面了。就算康熙想要废太子,也不应该是张廷玉这拿主意。这个时候,只要维护住康熙的英明形象,该怎么拿主意,康熙自己独断乾纲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康熙自己为什么不拿主意?说明康熙自己也是摇摆不定。之前主动问候自己儿子的病情,显然不是老爷子的善心大发,他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张廷玉或许被吓到了,但是它他很快就清醒了。现在要做的事只有一个,就是保太子……

至于怎么处置太子,与他无关。他只要抱紧皇上老爷子的大腿即可。

果然,张廷玉赌赢了。用钱买命一案,由于牵扯到皇太子、皇子。皇上无奈了,只得草草结案,肖国兴秘密流放宁古塔,由专人看守,不得与外人接触;刘八女被判了无期,任季安斩立决。嘉封了老八……

说到这里,要吐槽一下电视剧对刑部冤狱案的改编。

原著里的刑部冤狱案,实际上是康熙自己发现的,当即下旨由八阿哥处理,并没有雍正什么事。他只是想考察一下老八,看看老八是不是也像太子一样龌龊。

结果,果不其然。老八回奏说,刑部除了张五哥一件冤案外,没有其它冤案。而实际上康熙从张五哥那里得知,仅跟张五哥关在一处牢房的替罪羊,就不下四五个。康熙因此此对老八也极为失望,八爷党就此也没了前途。

我觉得小说中的内容,比较符合逻辑。而电视剧的改编,让人很费解。感觉完全就是为了神话邬思道,矮化佟国维而改编的。

因为邬思道对雍正说:不论是谁,只要扳倒了太子,都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溶于皇上。

而前一段,他又说皇上下令彻查,结案之日就是太子被废之时。

其实从后来的剧情可以发现,搞倒太子的老八并没有因为清查刑部冤狱,而不溶于天下、不容于朝廷、不溶于皇上。相反,老八因为搞翻了太子,反而获得了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尤其是佟国维的支持!如果不是肖国兴主动供出了老八诱供的事情,老八根本就不会在康熙面前失宠。

所以,邬思道的话,其实说不通。如果一定要强行解释,也应该是老四这种没有势力的人搞倒了太子,那么太子余党的火力就会瞄在雍正身上。到时候双拳难敌四手,肯定会被人上折子淹死。

如果是老八这种有势力的人搞倒了太子,那么他们就会跟太子余党相互攻击,到时候必然打的两败俱伤,康熙再出来收拾残局。后来老八失宠,并不是因为他搞倒了太子,而是因为他用不正当的手段恶意搞倒太子,再加上八爷党势力太大了,康熙故意要修理他罢了。与搞倒太子的事情没有关系。

所以我觉得电视剧里面,邬思道对刑部冤狱案的一番话,说服力没有那么强。这一段的改编,整体上前后说不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杀他曾经的知己年羹尧,是抄家时发现读书堂西征随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年羹尧为何不杀了雍正,雍正杀年羹尧的真实目的,雍正为什么必须杀年羹尧

    第一,为了当时局势的安稳过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雍正继位的时候,局势动荡,政敌甚多,尤其是八爷党一直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朝局。而年羹尧最早的时候就曾经在四爷和八爷之间左右摇摆,例如,在康熙五十七年,为了得到陕甘总督一职,年羹尧就曾瞒着雍正,偷偷的回京拜访过八爷他们。在这时候,在军中威望很高

  • 雍正王朝:道台仰仗年羹尧恐吓巡抚田文镜,最后结局竟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文镜简介,雍正王朝甘肃巡抚顶撞年羹尧的人,田文镜抓诺敏视频

    而从道台不把田文镜放在眼里从本质上来说,是年羹尧不把雍正放在眼里!这也体现出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的外在表现!年羹尧是雍正的人,也是雍正一手培养起来的,当然,年羹尧在雍正做皇子之时也出了大力,多次解决了他的危机,如果没有年羹尧,可以说四爷也很难成为后来的雍正!而后,雍正继位以后,更是对

  • 雍正问康熙:为什么爸爸这么辛苦,国库还一穷二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死前叮嘱雍正说的话,雍正追讨国库结局,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帮老臣还国库

    其实康熙国库空虚是有原因的。首先,康熙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政治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加上当时对满清贵族的容忍态度,使得很多王爷、贝勒在民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大量的钱财都进入到了他们的口袋中,而上交给国家的税务就只有一点点。不仅王公贵族这样做就连地方官员也是这样做,因为康熙对官吏的态度是“仁慈”

  • 叶澜依侍寝雍正时,为何要一直抓着项链,真正的原因雍正至死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一生三次为他护短,雍正的叶澜依,叶澜依和雍正谁厉害

    如果说起古代女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嫁入皇宫,成为后宫的一宫之主,一步登天,拥有很大的权势,而在清朝有一位妃子,却是不为这个而入宫,她是谁呢?如果看过《甄嬛传》的人一定知道。她就是叶澜依,她是为了心爱之人入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中一定是有一些故事的。那她与皇帝是怎么相识的呢?那是因为有一

  • 雍正登基后,八王爷有没有做过什么实质性或有效性的“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简介,雍正剑侠图第六部免费,雍正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从胤禩的历史来看,康熙并非是真的一直讨厌他,否则胤禩也不可能具有广结人缘的地位和机会。但是,一旦康熙认定胤禩并不是合适的继位人、而大臣们又都拥护胤禩时,其对胤禩的打压也就更加变本加厉。无他,就是要彻底断绝胤禩的夺储之心和大臣的拥戴之心。从这个角度上说,胤禩在康熙临终前已经毫无夺储的机会,这一点,恐怕

  • 原来雍正一生最爱的人不是甄嬛,更不是纯元,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皇后宜修实际上是纯元的妹妹。她在后宫的地位是很高的。当时宜修为了保护自己皇后的地位,设计陷害了皇上的不少妃子和子嗣,宜修的某计谋还是被发现了,甄嬛回宫后,甄嬛利用自己的腹中不能出生的孩子陷害了皇后一把,最后皇后被皇上禁足在后宫,而且和皇上死生不复相见。在甄嬛传中,纯元在剧中是一个很神秘的

  •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后为何不杀邬思道!他选择“半隐”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邬思道如月,邬思道从哪里看透雍正,年妃临死为啥提邬思道

    实则是邬思道无奈的自保之举。可以说是有条件的自由、有限制性的自由,只能说相对自在一些。这种自由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一番胆战心惊的紧张博弈后,把控住形势的胤禛终于得偿所愿,接掌皇位。由于宫中形势尚处在混乱中,胤禛返回潜邸,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就是面临着如何处理夺嫡第一谋士邬思道的问题。其实看剧情发展,

  • 雍正时期,年羹尧任大将军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为什么和皇四子胤禛走的很近,这要是因为在康熙年间,康熙把年羹尧的妹妹指婚给了皇四子胤禛,这样二人就成为了亲戚,来往自然的就多了,但是此时的年羹尧也已经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朝中的关系,做到了封疆大吏。康熙驾崩后,雍正皇帝继位,能力非常高的年羹尧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并且一路破格提拔,最后到西北担任大将

  • 永历帝临死前,问了吴三桂三个问题,吴三桂听后怒道: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能够顺利入关,吴三桂帮了大忙。崇祯皇帝去世后,吴三桂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向内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对外又难以抵挡多尔衮的进攻,这就使他采取两不得罪的策略。然而李自成一路凯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亲率大军向山海关发起进攻。吴三桂知道自己敌不过李自成,只能投降清军,配合多尔衮的部队一举击溃了李自成。清军入

  • 雍正登基当天,发出一道圣旨,大臣接过后看也不看直接扔地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传位遗诏颁布后,十六皇子胤礼一时间无法接受,骑马狂奔出城,宣泄内心的愤懑,八皇子跟九皇子一心扶持十四皇子胤禵,当下脸色苍白,心如死灰,八皇子独自站在院子中,倚着柱子发呆沉思,对于新皇帝派遣的事务不搭不理,九皇子直接跑到雍正面前,斜眼看着新即位的皇帝哥哥,十分傲慢无礼,而雍正的生母,在得知消息后,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