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成器的性格和唐玄宗的野心以及当时的时局使其放弃太子之位

李成器的性格和唐玄宗的野心以及当时的时局使其放弃太子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2/5 15:51:42

后来证明李成器的选择是正确的,李隆基亲政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开了开元盛世,而李成器也受到了重用,安静地度过了一生,薨逝后,被李隆基追封为“让皇帝”。那么李成器为什么要让位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就是李成器的性格。李成器是唐睿宗的嫡长子,出生于调露元年(679年),当时的皇帝还是李治,不过朝堂上已经出现了二圣。弘道元年(683年),李治驾崩,武则天摄政,先是把唐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外放,然后唐睿宗李旦成了傀儡皇帝。年仅六岁的李成器就做了皇太子。不过,悲催的是,李旦和李成器都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和太子,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而是被软禁在宫中。这样的环境让李成器倍感压抑,也很厌恶皇宫。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李成器成为皇孙,终于可以离开皇宫到藩地去,这让他稍微能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但是,长寿二年(693年),他的母亲皇嗣妃刘氏和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被诬告行巫蛊之术而被武则天秘密杀害。这让李成器更加厌恶皇宫,也更加的低调,他想要的只是自保。所以他不愿意再次成为太子,也不愿意坐上皇位。

第二点就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景云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除掉了韦后一党,然后辅佐李旦继位,接下来就是谁做这个太子,这关系重大。李旦的性格朝臣都是知道的,李旦也曾三让天下,也比较软弱,并不是能匡扶朝政之人,这个时候太子的人选就比较引人注目了。大唐急需要一位杀伐果决的太子在将来改变大唐。

武曌

毕竟从光宅元年(684年)开始,大唐就一直是处于动乱之中,女人干政甚至为帝,当然武则天做皇帝还是不错的,但武则天之后,大唐在唐中宗时期,再次混乱,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等等都出来干涉朝政,政出私门。这让朝廷的中流砥柱非常不满,他们急切的需要一位杀伐果决的君主来结束这一切,而恰好,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表现出来的正是他们需要的君王特质。当然,李成器自然也明白这个,知道李隆基做皇帝比自己强。这也正是为什么朝臣们都愿意李隆基这个庶子做太子。

第三点就是李隆基的野心。李隆基的势力在李成器之上,李成器一直安安分分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低调,但是李隆基则不一样,他和万骑搞好了关系,身边也聚集了一批追随者,虽然并非势力强大,但还是比李成器多了不少。而且,李隆基是有野心的,李成器并不愿意争这个皇位,毕竟玄武门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但它的影响一直都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上演喋血剧,后来的李承乾李泰又来了一出。李成器不愿意看到兄弟为了权力而相残。所以他不愿意做这个太子。

综上这三点说明李成器让位于李隆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是心甘情愿的。甚至并不存在被动一说,因为早在唐中宗时期,唐中宗就封李成器为蔡王,但是李成器坚决辞谢还是继续做他的寿春郡王。他是真的不愿意处在权力的漩涡中。

所以在李旦复位后,准备立太子的时候,李成器就上书要求立李隆基为太子,原因就是和平时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是李隆基立下大功,理应成为太子,所谓立贤不立长。这绝非虚情假意。《旧唐书》记载:李成器“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时诸王、公卿亦言楚王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睿宗嘉成器之意,乃许之。”

大权在握的李隆基就开始感念大哥李宪当初的让位之德,把李宪召回京城加封为宁王,并授予司徒、司空、太尉、太子太师等极高荣誉的官职,并还赐给李宪实封五千户的封邑,可以说李宪在当时是地位待遇最高的皇室成员。

李隆基

除了这些之外,李隆基每次给李宪写信时从不称孤道寡,每次信的开头都是“弟隆基白”,可见李隆基对李宪的尊崇和重视。

当然,李宪做得也很到位,他虽然在权力地位上是唐朝仅次于皇帝的人,但他从不结交朝臣,只与文人墨客交往,整日里除了品酒作诗,就是醉心于音乐艺术之中。

李宪如此识时务,李隆基自然也越发对他好。可以说李宪与李隆基是互相成全的,李隆基感念李宪的让位之恩,给予他丰厚的奖赏和崇高的政治地位,并且礼遇和尊重他。而李宪也是尽量不参与政治,以免引起李隆基不必要的猜忌,所以兄弟二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出皇家难得的兄友弟恭的佳话。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宪病薨,终年63岁。李宪薨逝后李隆基极为悲痛,据史料记载他整日冲着李宪家的方向大哭,并且李隆基悲痛的好几天都没有吃饭,后来还是在太监高力士的劝说下,李隆基才稍好一些开始进食。

后来李隆基还不顾群臣反对,执意给大哥李宪上帝号,李隆基特意追谥李宪为“让皇帝”,追谥皇嫂元氏为“恭皇后”。

而李宪的长子汝阳王李琎上表请辞帝号,一再向李隆基表明父亲李宪生前遗愿绝不想要帝号,但是李隆基坚持不许,他还特意为李宪修建了帝王陵寝唐惠陵。

李宪

在李宪正式下葬到惠陵之后,李隆基更是每天几乎都要登上高楼向李宪的葬身之所惠陵方向痛哭流涕,李隆基对李宪如此怀念,连身边的高力士等太监都被感动得为之流涕。李宪这一生虽然没有坐过龙椅,没穿过龙袍,但是死后却得到了帝王谥号和陵寝,皆因他的宽厚谦让的性格,当然,这也说明李隆基很知道感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感恩的。李隆基在李宪薨逝后的真情流露,也说明了他与李宪之间的兄弟感情很真诚,他对李宪的让位之恩是铭记于心中的。

所以李宪会心甘情愿让位给弟弟李隆基,一个是跟他生性宽厚谦让的性格有关系,再一个就是李隆基的能力确实很强,在韦后企图篡位时期拯救了大唐,堪称大唐救星,功绩在这摆着呢,而且李宪看到弟弟李隆基如此能力出众且势力强大,他也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李建成,因此最终才会两次让位,坚决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

而且李宪和李隆基兄弟二人真的也是互相成全,一个真心让位,一个真心感恩,兄弟二人的兄友弟恭之情成了帝王之家的典范,也成了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

更多文章

  • 赵云一生为国效力,堪称猛将,真的像人们所说没得到重用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云一生为何不受重用,刘备说赵云不可重用原文,赵云的一生未有败绩

    赵云,也叫常山赵子龙,一生为国效力,追随了刘备几十年,但为何一直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这也是使得很多人都为赵云打抱不平。不得不说,赵云这一生对刘备可以说得上是忠心耿耿了。而最出名的也就是当年刘备被曹操追杀的时候,刘备百般无奈下只好先行逃走,这个时候赵云一个人保护着刘备的妻儿,所以说后来更是传出了赵云单

  • 李渊退位后和李世民很少见面,但驾崩前一年还去检阅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在玄武门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逼迫李渊交出权力。八月初九,李渊正是退位,离开了权力中心,从此开始了幽禁般的生活。最开始的两年多时间内,李渊并没有搬家,还是住在太极宫,虽然行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物质生活倒还是不缺的,后宫也并没有裁减。到了贞观二年(628年)

  • 曹操一生睡了很多别人的老婆,最后睡的1个女人,让他此生难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晚年的红颜知己,曹操一生最爱的女人,曹操一生最在乎的女人是谁

    在曹操的多重性格中,有一个性格是他的特点,就是好色。男人好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曹操的好色却是与众不同,他不喜欢妙龄少女,他喜欢人家老婆。每当攻城略地之后,他总会收罗美少妇,装备到自己的后宫中,供自己享乐。尽管曹操好色,但是没有沉浸在女色中,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当年曹操发兵攻打东吴其中一个原因就

  • 汉武帝灭卫满后建立汉四郡,到晋朝中原才退出对当地的直接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帝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逃往匈奴。其部将卫满率领千余名部众逃入箕子朝鲜。古朝鲜的准王把他的部众安置在西北部边界的空地上。卫满召集齐、燕两地的亡命者,势力不断壮大。之后,卫满带兵推翻了箕子朝鲜,取得古朝鲜的首都王险城,建立卫满朝鲜。卫满建立国家后,他积极对外扩张,输入中原文化

  • 西游记中,为什么会有锦衣卫?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在取经的故事中,出现了锦衣卫。《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四位高手取经途中途经济塞国,国宝舍利被盗。悟空和唐僧晚上扫塔的时候,抓住了前来巡视的小妖。次日奏报给大王,大王连忙丢下金牌:锦衣卫急忙赶往金光寺请来妖魔,寡妇们亲自审讯。三藏道:“万岁,锦衣虽有守卫,但小弟子还是要去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的

  • 士兵吃霸王餐,徐渭一个办法,令士兵们再也不敢放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徐渭砸蛋,荷的古诗徐渭,徐渭第一次入狱

    胡宗宪心里知道,这段时间士兵们总是吃霸王餐,想借机整顿一下军纪,只是现在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胡宗宪顿时犯难,证据该怎么找呢?徐渭当时跟着胡宗宪,便在一边说:“刨开肚子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嘛。”胡宗宪一听,顿时明白了徐渭的用意,笑着答应了。掌柜的一听,好办法呀!立刻开始细说详情,“士兵去了先是要了一壶酒

  • 武松做错了两件事,被宋江抛弃,但宋江不敢得罪鲁智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柳》、《武松醉打姜门神》、《临冲风雪山寺》等。武松是其中的佼佼者。路上遇景阳帮,一饮而尽十八碗,徒手与猛虎搏斗。他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血泼鸳鸯楼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忠义豪迈的英雄却得不到宋江的喜欢,最终被宋江抛弃。现在让我们谈谈这些事情。第一件事宋江当上梁山第一统帅之后

  • 揭秘李渊六叔李祎,及其后代子孙,在随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还是看看他的后代子孙,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吧!看看李渊对他们怎么样?李祎的儿子们,综合史料以及墓志铭记载,至少有六个儿子,长子李伯良,武陵王;次子李叔良,长平肃王;三子李仲良,中山王;四子李季良;五子李德良,新兴王;六子李幼良,长乐王。第一:李叔良,参与晋阳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后,被授予左光

  • 难以置信,宋仁宗因为没有儿子,被大臣怼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重男轻女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是现如今,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男孩肯定是寄予厚望的,尤其是皇家。在历史上,皇家对男孩是尤为重视的,假如说后宫的嫔妃能够生育男孩,地位都会上升。在历史上,皇帝没有儿子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这在古代的时候并不罕见。宋朝时期,就出现了皇

  • 古人洗澡也有假放?古人和现代人谁假期多,一探唐代休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个假期来休息或处理自己的事情。今天,现代人是为老板发薪,但在古代,朝臣也是为皇帝发薪。有的朝臣早上要早起上班,上早朝。二人听了皇上会后,祝愿自己的衙门,继续干活。而且他们不像今天的现代人那样有规律的自由工作时间。是否加班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但大多数公务员每天都会遇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