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大老爷们整天哭哭啼啼的确不像样子,可是到了真正伤心的时候,谁又能禁止泪雨滂沱呢?
基于此,现代人给自己找台阶——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三国时期,一代奸雄曹操是个典型的纯爷们,父亲曹嵩被人杀害,他也不过是“哭倒于地”。
而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为了掩护他,一个被乱箭射成刺猬,一个被乱刀砍成肉泥,曹操“俱无深痛”,心里边更多的是愤怒。
亲人死了,曹操无泪,而毫无血缘关系的典韦和郭嘉死后,曹操不仅哭了,而且哭得死去活来,悲痛欲绝,甚至在事情过去一年后仍然“捶胸大哭”。
曹操有远大的理想,因此求贤若渴,典韦和郭嘉的来到他的战队,可谓如虎添翼,典韦是勇士,郭嘉是谋士,一文一武,堪称绝配。
典韦最初是张邈的部下,后来投奔了夏侯惇,濮阳一战,典韦拼死救了曹操一命,曹操十分感动,封典韦为都尉,成了自己贴身的保镖。
曹操在宛城讨伐张绣,趁机与张绣的婶娘偷情,使得张绣恼羞成怒,降而复反,曹操仓皇出逃,典韦为了掩护曹操,被乱箭射死。
典韦死亡,曹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仅“亲自哭而奠之”,而且在时隔一年,来到淯水,想起典韦,突然之间,再次放声痛哭,手下不理解,曹操解释说:“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
谋士郭嘉死的时候,曹操同样悲痛欲绝。郭嘉以多谋善断深为曹操倚重,他去世后,曹操大发感慨:“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一个文臣去世,曹操何以伤痛如此?
郭嘉堪称曹操肚子里边的蛔虫,他的计谋多与曹操不谋而合,两人可以说是心有灵犀,郭嘉多计谋善决断,促使曹操在多次战争中把握了时机,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还有一点,郭嘉比曹操小十五岁,曹操本来以他为“托以后事”的重要人选。郭嘉人到中年突然间辞世,致使“中原栋梁倾”,曹操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郭嘉去世后,曹操被孙刘联军搞得十分狼狈,赤壁一战,“樯橹灰飞烟灭”,侥幸逃生后,曹仁置酒安慰心灵受伤的曹操,曹操突然之间,放声痛哭。
众将士有点懵,有人问:“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曹操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越哭越来劲儿,以至捶胸大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一个领导当着下属之面如此失态,曹操难道不自觉吗?实际上,曹操心里清楚得很,他之所以如此夸张,不过是对部下的责怪,推卸自己失败的责任——你们这些人,绑在一起,不如一个郭嘉啊!
曹操对典韦和郭嘉的去世大哭特哭,完全是一场场的政治秀而已,演戏给部下看,让部下觉得他是个重情义的领导,从而令“三军无不感叹”,激发士气为曹魏集团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