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哥出生于畏兀儿族(他们的后裔是维 吾 尔族和裕固族),在吐蕃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慧,读了很多诗经,并且还懂得好几种西域国家的语言。
桑哥会多国语言,但却是靠佛教得以见到元世祖忽必烈,因为他是八思巴的侍从官,在一次随八思巴面圣的时候,被忽必烈看中,而留下来当了译史。
不过桑哥的能力远远不止于此,由于年少的时候混迹在商人中间,他对于聚敛钱财很有一套方法。
据《元史-桑哥传》里面记载,中书省命令一个汉 人(应该是仆人,因为元朝时候的汉 人地位比较低)去买香油,可是桑哥却自告奋勇去采购,不过司徒并不同意,觉得这种小事不需要劳烦他出手,但是他却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先用官府征订物品比较低廉的价 格买进,然后再高价卖出去,得到的差价上交国有。
这件事被忽必烈听到后,非常高兴。
当然桑哥的发财之道远远不止这么一点小事,随着忽必烈对他的赏识,官职越来越高,他也提出了一些让国库里面的钱粮充盈的方法。
比如他对各省官员进行“钩考”,等于是在清理tan污,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钩考”过程中,桑哥却趁机打击报复异己,而这个让他得罪了一大批的官僚,为他日后灭门埋下了祸患。
而后他又提出多增收赋税,虽然元政 fu得到了财政收入,但却失去了民心,这是因为当时的老百姓刚刚经历战乱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又遭到如此重大压力,导致起义军四起。
后面他又提出怯薛权贵们的田地太多,都没有缴纳税收,应该除了四顷免税田外,其它的都要依照律法纳税。
这条律法无疑是拿权贵们开刀,不过也让国库在短时间内充盈了起来,这让忽必烈越来越对桑哥的做法大加赞赏,并一一批准。
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有一次忽必烈跟桑哥要几颗珍珠玩玩,桑哥却说没有。
不久一个叫木八刺沙向忽必烈告密说:“桑哥家里金银珠宝无数,单单珍珠就有好几箱。只要您将他留住,我就可以去他家里给您取来2箱。”忽必烈将信将疑,就召桑哥进宫一起喝酒。
过不了多久,木八刺沙真的从桑哥家里带来了2箱珍珠,忽必烈当面质问桑哥,桑哥却说:“这些是大食的达官贵人进献给我的。”
忽必烈则反问道:“为什么他们将这些珍贵珠宝,好的绫罗绸缎送给你,而没有进献给我呢?”不等桑哥回答,就让人用秽物堵住他的嘴,并再三责骂,而后让人将桑哥及其同党下狱,并抄家。
据说当年抄到的家产占了国库的一半,这个可堪比“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历史#
#真知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