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指鹿为马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

赵高指鹿为马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4/1/20 4:24:45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做了非常多的大事,比如修长城,统一度量衡等。然而,也做了一个至今都有争议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

对于这件事的讨论,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正确的,理由很简单,比如明末东林党,清末的清流。都属于文官祸国的结果。另一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错误的,理由也很简单,比如百家争鸣的繁荣彻底绝于焚书。

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现在很多人也有人说,如果秦始皇不去焚书坑儒的话,秦始皇就统一不了六国。说这句话的人,显然没有去认真的读一下历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然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是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显然是先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

然后看一下焚书坑儒的三个原因:

1、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这三条其实就是一条就是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至于后边都是附带的。另外当时的儒家和后来的儒家可不一样。当时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我们今天见到的大部分儒家的言论都是董仲舒修改过的,也就成了皇权的装饰物。为什么儒家后来越来越没有骨气,被说成世修降表。这与被处处打压是分不开的。最后一次打压,就是我们熟悉的把孔子的坟都扒了的那次。

然而真正的儒家还得除了论语还有孟子,虽然是科举必考的内容,但是经过被改造,也只是个样子而已,可以称为皇权的装潢。在使用的时候就是被董仲舒修改后的三纲五常了。当然核心依然是商鞅的那套学说。

然而赵高的指鹿为马和焚书坑儒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整理一下时间,就会发现,这就是因果关系。秦始皇认为这些人拿一些学说来造谣说他不仁是犯禁了,这就惹恼了秦始皇。然后亲自下令埋了四百六十人。

另外也有说他坑的是方士,因为方士说秦始皇不能修成长生不老,长生也不是一颗小小的丹药能达成的。(己心不净,何以修行?何以长生?人人本有长生草,己心不净,田园荒芜,何以种得长生。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不过是人身三大丹田。外求何处求……)

这两项基本上就是说,说实话的,给你埋了。只要你说我不仁,埋,说我不能长生,埋……。于是秦始皇死后,大臣和民间知识分子,面对赵高牵过来的鹿的时候,赵高说是马,这时候还有几个敢说是鹿呢,赵高说啥就是啥吧。我坚持真理,我掉脑袋,我说是马,我升官发财。另外再次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出海也就没有回来。

其实我的这个论点是根据历史的时间线来推断的。

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约 公元前 230年 至 221年

徐福第一次东渡是在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徐福第二次东渡是在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死于 公元前210年

赵高指鹿为马的时间是 公元前207年八月

前207年十月,刘邦攻到咸阳城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无论秦始皇坑的是谁,都有一个原因,这些人惹秦始皇不高兴了。在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罪名,就是大不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封君制度,为何秦国可以统一天下,在楚国就成了累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由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主导,虽然还有中山、卫、宋这些春秋时的地方残存,但已经彻底边缘化了。比如宋国在春秋属于大国,但到了战国要不是在齐楚两国间玩平衡,都坚持不到齐闵王时期。七雄中楚国土地最为广阔,兵力也雄厚,号称带甲百万。但楚国在战国时代却少有出彩的表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楚国把封君制度玩新了,让秦

  • 曹操首席谋臣和功臣,都给他推荐了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以说他在曹魏的功劳相比西汉的张良。他自从投降了曹操之后,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那么,荀彧都给曹操推荐了什么人?戏志才戏志才,为人足智多谋在曹操早年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曹操早期非常重要的谋士。但因

  • 如果没有商鞅,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就无从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辅佐过秦始皇吗,秦始皇有没有追封商鞅,秦始皇商鞅元神召唤概率

    商鞅变法的成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个人的成功阶段,这是他亲力亲为的结果。二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阶段,这是他依法治国的延续。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制定了一套规则,只要大家按照这套规则行事,那就必成大业。商鞅与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就是使秦国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但他们两个并不是狂热分子,也没有愚蠢到让自己去实现统

  • 龙飞说白话《资治通鉴》之十二 苏秦(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苏秦对魏王说:“大王您领地方圆千里,虽不大然而村镇稠密,已到无可放牧的地步,百姓、车马之多,日夜不息,似千军万马,我听说大王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敢伤队,十万仆从,六百战车,五千战马,却打算听从群臣意见,屈服秦国,现在赵王派我向您建议,订立盟约,六国联合抵抗秦国,望大王明察决

  • 苏秦遇刺命不久矣,临终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伤人者自然就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五霸出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兼并战争经常发生。但一味地进行战争也并非长久之计,当时的许多地方为求自保都会与其他地方合作实现共赢,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之中出现了一批外交上的天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苏秦和张仪。张仪辗转于多个地方之间,先后两次担任秦国的宰相;苏秦更是为齐国立下了汗

  •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谁才是顶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胡曾《咏史诗·流沙》我们战国时期,华夏大地逐渐从诸侯割据走向统一,所谓大争之世,胜者为王。诸侯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也诞生了一批旷世名将。其中“战国四大名将”广为流传。“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千字文》 周兴嗣[var1]战国初期各国疆域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指的是:秦国

  • 战国谋士之(5)挑动天下-鬼谷子高徒的纵横捭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鬼谷子战国名人录,战国春秋鬼谷子传奇,战国时期的鬼谷子解析

    鬼谷子著有《鬼谷子》等,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鬼谷子的四位高徒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孙膑击垮了魏国,张仪忽悠垮了楚国,苏秦合纵垮了齐国。真是太强了!鬼谷子学生孙膑和庞涓是天才级的大军事家。庞涓尚未学成就急着下山博取功名,魏王任他为军师,执掌魏国兵权。庞涓具有卓越的指挥

  • 徐福明明找到了不死药,为什么死都不敢给嬴政?这其中有何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同人文徐福,徐福个人简历,徐福石像

    徐福是个有名的方士,这个职业在当时是非常吃香的。秦始皇为什么信任他呢?因为徐福这个人来头很大,他和苏秦、张义是同门师兄弟,都是王诩的弟子。王诩是谁呀?王诩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牛X的鬼谷子。方士给人最大的诱惑就是可以点石成金和长生不老,这两样东西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秦始皇也不例外。徐福是尉缭子师弟,苏秦,

  • 孟尝君:因被嘲笑个子矮灭了一县,先后担任三国宰相,伤后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孟尝君死因,孟尝君田文简介,孟尝君什么意思

    靠着这些门客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担任秦国、齐国和魏国等三国宰相,搅动战国风云,风头一时无两。他以薛邑“中立于诸侯,无所属。”但他伤后,所有荣光却在一夕间灰飞烟灭,令人唏嘘。[var1]脱颖而出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当然此时的齐国已经不是西周时期姜子牙分封到的齐国,内里早已经

  • 官渡之战前,曹操拉拢各方诸侯,解除后顾之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官渡之战期间,虽然刘备一度割据徐州,对曹操构成了威胁,不过,曹操很快将其击溃。与此相对应的是,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则没有对曹操形成干扰。而这,显然离不开曹操的纵横捭阖。一、派遣钟繇震慑马腾、韩遂东汉末年,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曹操为此很忧虑,经荀彧推荐,在建安四年(199年)命钟繇以侍中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