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皇族基因类型确定是D-Y14813

西夏皇族基因类型确定是D-Y14813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3/12/22 8:46:34

一、党项拓跋

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出身党项人八大部落之一的“拓跋”部,他的本姓是“拓跋”。

西夏拓跋家族的历史,根据2013年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元昊改姓考》一文的研究,这个部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李彝兴,夏州人也,本姓拓跋氏。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静边等州以处之。

到了西夏开国之初,李元昊极力主张以蕃俗为本建立独立政权,他命令西夏皇族集体由“拓跋”姓氏改为“嵬名”。

“嵬名”这个姓氏的最初意思,应该是表示西夏拓跋的祖先拓跋氏曾经是“魏国”的皇帝(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

嵬字的读音是wei,在古代汉字中,是巍和魏的异体字,实际是同一个汉字的不同写法,“名”在西夏语中是“非”的意思,因此“嵬名”的大致意思应该就是建立另一个魏国(非原来那个北魏)。

非常有意思的是,李元昊的小名就是“嵬埋”,父亲起名时也是让他恢复北魏的意思。

西夏文中的写法是:

二、基因分析

按照这段历史的记载,西夏皇族拓跋氏部落,13世纪初逃过了蒙古帝国的杀戮,子孙活到今天的,应该主体改姓为两个汉族姓氏李和魏。

其中,李姓来自唐朝初年就被赐姓的“李”姓拓跋族人,另一个是西夏建国后,李元昊命令皇族近支集体改姓的嵬名,就是“魏”(嵬)姓。

时间上,这个家族的爆发时间应该是以拓跋赤辞(李赤辞)投降唐太宗时间上相符合(公元626-659年),距今1400年左右。

综合看,西夏皇族的Y类型,应该符合如下3特征:①其爆发时间应该是距今1400年前,②姓氏上应该是以李姓和魏姓为主,③地点上应该是以西北地区为主。

我们能通过大数据找到这样一个家族吗?答案是可以的。

D-Y14813类型,爆发于1430年前,时间上与拓跋赤辞吻合。

姓氏上,D-Y14813的姓氏上,第一大姓氏为“李”,占比13.68%,第二大姓氏为“魏”,占比7.55%。

从地理分布看,D-Y14813类型,分布主体在今天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北部。

综上看,D-Y14813类型,无论爆发时间、姓氏特征和地理分布,都与西夏拓跋氏完全符合,是西夏拓跋无疑。

但是,从父系看,西夏拓跋(D-Y14813)和鲜卑拓跋(C2n-F1756)不是一个类型,两者怎么发生关系的?中间发生了什么?还是党项拓跋仅仅是冒用了鲜卑拓跋的名称,需要更多的史学解读。

三、西夏拓跋皇族的后裔

成吉思汗有个养子,名字叫“察罕”(蒙古语chagan,白色的意思),这个人的本姓就是嵬名,也就是西夏皇族。

后世中,外蒙古的主体是喀尔喀部落(占外蒙人口80%),喀尔喀部落分为十二鄂托克(千户),其中5个千户属于内蒙,7个千户属于外蒙,外蒙喀尔喀部落的7个千户中,就是一个唐兀特千户(蒙古语西夏就是唐兀特),相当于占了外蒙喀尔喀祖源的七分之一来自西夏。

非常有意思的是,西夏皇族居然有古代DNA数据。

2020年《A dynamic 6,000-year genetic history of Eurasia’s Eastern Steppe》一文中,有37个古代蒙古帝国时期(公元1200-1400年)DNA信息(就是被网民误传为乞颜部落的数据,当然其实时间和地理都和乞颜对不上),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埋葬在外蒙古西部的编号为“TAH002”的男性个体,文章附件的“Burial Note”(埋葬标注)里写了这个墓葬是“Square tomb (noble)”(方形墓(贵族)),这个人的父系是D1a2a-P47,这个类型恰恰就是西夏皇族的类型D-P47-Y14813的上游,而且西夏墓葬也正好是方形的(蒙古人是圆形的),所以说,TAH002这个蒙古帝国时期的贵族,很可能根本就不是蒙古人,更不是网友期盼的乞颜部落,而是个被蒙古军俘虏和优待的西夏贵族(有没有可能是成吉思汗养子,西夏人察罕家族的?)。

今天,陕北也有不少拓跋党项的后代,其中陕北榆林米脂县李继迁寨(李继迁是李元昊的爷爷),17世纪出了个大人物,叫李自成,如果我们可以测得这一支人口的Y类型,大概率也是属于西夏皇族的。

更多文章

  • 「满江红」秦桧铁铸跪像曾被隐入西湖,孰料第二天西湖水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桧跪像为什么在杭州,满江红秦桧说的是什么,满江红秦桧全军复诵bgm

    岳飞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秦桧曾来绍兴镀金当知府,之后被拜为宰相。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因绍兴是“京畿要地”“帝陵在所”,所以一直被视作“陪都”。历任绍兴知府,多由能臣干吏担任,其中不乏像辛弃疾、汪纲这样耀眼的文化巨匠或政治明星。绍兴六年(1136),秦桧(1090-1155)出任绍兴知府,半

  • 岳飞被害究竟谁是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还是大奸臣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赵构赐死,赵构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死岳飞呢,岳飞为什么死于秦桧

    岳飞擅长打仗,与汉朝名将韩信一样,他们是牛逼哄哄的军事家,他们不是圆滑的政治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打起仗来那是一个行云流水,那是一个天下无敌,但是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懂帝王的驭人之术,帝王住往需要的是朝廷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来达到自己皇权的稳固。宋朝皇帝因得位不正,而重文轻武,以致整个宋朝那简直是文臣的

  • 崖山海战-大宋最后的气节,宋末三节十万军民捐躯赴国,视死如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崖山之战电影完整版,崖山之战简介,广东新会崖山海战遗址

    朝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下,文臣权力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军队首领也是文官担任,武将自然得不到重用。外敌入侵的时候,你说一个精通兵法的人能打胜仗,还是一个只知道儒家温良恭俭让的人能打胜仗?因此,后来我们看到,无论是北宋时期的辽人,金人,还是到了南宋时期的的蒙古人,都打得宋朝哑口无言。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

  • 还原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始末,一场精心谋划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意的韩通在陈桥兵变发生之前,赵匡胤担任后周殿前都督,这是一个实权官职,统领着三万名禁军精锐,这也是赵匡胤的家底。但是,当时后周帝国武力的最高统领其实是韩通,韩通为当时后周的副都指挥使,既是赵匡胤的直属也是后周帝国的最高军事长官。韩通此人对后周王朝忠心耿耿,而且掌管着6万人的侍卫亲军。韩通的儿子

  • 赵构不为求和杀岳飞,而是杀岳飞而和谈?岳飞为何不敢谋反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构简介,赵构妻子受金人欺负,主角重生为赵构

    那么这个“新宋”就不再是文官集团那帮人期待中的宋了,所以文官集团团结起来一起造成了风波遗恨。(文官集团指汉弗莱式的维护集团、个人利益的政客集团。个人认为这在南宋的文官群体中占据很大部分,尤其是在秦桧当政时期),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当时的爱国文官群体对待岳飞的态度有没有因为文武区别而有分化?这个说法其实

  • 自己的祖先跪了800年也应该站起来了!秦桧后人要求拆掉秦桧跪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满江红》热播以后,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岳飞的大英雄形象,同时秦桧这个卖国贼更加让国人恨得咬牙切齿。大家知道在岳飞的墓前跪着是秦桧夫妇,当年就是这对夫妇,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勒伤在风波亭,让岳飞这个忠臣还我河山的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伤,常使英雄泪满襟。这个秦桧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好多游人过去之后都

  • 这才是第一次绍兴议和的历史真相,宋高宗许诺秦桧独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绍兴议和,是金国完颜昌提出来的。传到南宋之后,宋高宗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主要原因除了为了尽快让地方安定下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构想念他亲生母亲了,希望他母亲能平安归来。《宋史》卷473:六月,思谋等入见。帝愀然谓宰相曰:"先帝梓宫,果有还期,虽待二三年尚庶几。惟是太后春秋高,朕旦夕思念,欲早

  • 民族英雄岳飞为什么必须被处伤?是赵构还是秦桧害伤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黄天荡威震天下l 黄天荡一战成名 威震天下岳飞出身于相州汤阴雇农之家,自幼习武,力大无穷,不到20岁的岳飞目睹了金兵在侵略宋朝的战争中的残暴,便义愤填膺,毅然告别母亲妻儿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抗金斗争中。临行前,岳飞母亲姚氏在他后背上刺上的“尽忠报国”四字,希望他为地方不畏牺牲,以身报国,反抗金兵。岳

  • 明朝朱棣当年谋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以臣伐君为不“忠”,不遵守老爹的安排为不“孝”,残酷杀戮建文旧臣无敌不“仁”,以叔谋害侄子为不“义”。满朝武将尽被朱元璋杀光,朱棣长期守护边疆,一直与北元作战,但在靖难战争打了四年,实在愧为沙场悍将。如果不是侄子皇帝的豁免命令,他已经多次被活擒或击杀。朱棣的军事才能和天赋实在不敢恭维,他的胜利只

  • 今月曾经照古人:大宋社会的“现代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的社会风貌对话,今月曾经照古人读后感,那时的大宋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样的一个时代,有晓风残月的细腻柔媚,有大江东去的魄力与豪迈,还有那一抹雨后天青色的精致优雅。宋朝人“过着宋瓷一般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政法均接近现代,达到相当高的文明程度。中国最早的城市就发生在宋代,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