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朱棣当年谋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朝朱棣当年谋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4/1/14 22:24:01

朱棣以臣伐君为不“忠”,不遵守老爹的安排为不“孝”,残酷杀戮建文旧臣无敌不“仁”,以叔谋害侄子为不“义”。

满朝武将尽被朱元璋杀光,朱棣长期守护边疆,一直与北元作战,但在靖难战争打了四年,实在愧为沙场悍将。如果不是侄子皇帝的豁免命令,他已经多次被活擒或击杀。

朱棣的军事才能和天赋实在不敢恭维,他的胜利只是“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果有常遇春蓝玉王保保在世,朱棣不敢叛乱,也不敢独自面对北元的威胁。

我们分析朱棣成功的原因:

一、大明淮西功臣都被朱元璋清洗光了,仅剩的耿炳文和郭英年老体衰,不复当年的勇猛。尽管如此郭英也给朱棣带来一定的麻烦,总的来说也是无功而返。耿炳文如同李广,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让他阻击咄咄进攻的朱棣也是有心无力。

二、青年将领没有实战经验,难以与朱棣抗衡。徐辉祖算比较有为的青年将领,因为他是朱棣的小舅子,难以取得建文帝的信任得到重用。就是徐辉祖挂帅平叛,也未必是朱棣的对手。

三、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的太多。李景隆作为皇亲国戚,建文帝是他的表侄,燕王朱棣是他的表叔。谁输谁赢,对李景隆没有太大区别,他只希望可以保住他的富贵。李景隆挂帅平叛,与表叔打仗,他根本酒不愿意出力。

四,建文帝“削藩“新规,在新规上是正确的,在亲戚朋友中间是被诟病的。他削藩的新规,直接动了她十几个叔叔奶酪,他们不联合起来反这个侄子才怪呢?所以宁王、谷王跟着造反,尽管也被朱棣卸磨杀驴,谁有老天爷的前瞻眼光呢?

五、建文帝的母族都是文人,兄弟姐妹和子女年幼不堪大任。他身边的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都是文臣,充满理想主义的秀才,没有上战场的经验。

建文帝给前线的将士命令,不能伤害燕王,不能让我背负害叔之名。从而燕王与朝廷军作战有了保命符,嚷朝廷军错过击杀朱棣的机会。

六、瞿能、铁铉都不是建文军事决策机构的核心,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瞿能久经战阵,处处受到“战神”李景隆的压制和瞎指挥。瞿能攻入北平,如果李景隆大军跟进,朱棣的老窝就没有端掉进。白沟河之战,无能如果不是李景隆无能和异常天气,错过可以活捉击杀朱棣。

铁铉是山东布政使,盛庸事济南都指挥使,斗是一个地方官。铁线用“诈降计”,差点把朱棣压伤。后有打退朱棣,与盛庸收复很多失地。

其他将领吴高、平安等,也有打败朱棣的能力所及,也是受制平庸无能统帅的指挥,发挥不出超强战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今月曾经照古人:大宋社会的“现代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的社会风貌对话,今月曾经照古人读后感,那时的大宋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样的一个时代,有晓风残月的细腻柔媚,有大江东去的魄力与豪迈,还有那一抹雨后天青色的精致优雅。宋朝人“过着宋瓷一般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政法均接近现代,达到相当高的文明程度。中国最早的城市就发生在宋代,最典型

  •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夏朝之前还有个虞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剥茧抽丝”窥虞朝 翻阅典籍,我们常常能看到“虞夏商周”这样的句式。如《吕氏春秋》中用“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 ,告诫我们反躬自省的重要性。又或商鞅以“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 , 来说明效法古人会落后于时代。孔子同样把“虞”作为与夏、商、周并列的存在。经其编辑而成的《尚书》便分《虞

  • 面对秦国的进攻,苏秦惊讶地发现,六国签署的合纵盟约犹如白纸一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

  • “裤”是古代的“俗体字”,来源于“裈”,始自战国,汉朝后逐步普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中国古代之人是不穿“裤子”么?是,也不是。从殷商遗址出土的陶俑、玉人等看的着装,包括周代考古及文献记载看,这一时期,不论男女,确实不单独穿“裤”。目前所知,如《诗经》所云,人们主要穿的是“上衣下裳”。《诗·齐风·东方未明》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裳”,是下身穿的裙子,男女皆如此装束。后来

  • “初识不知妲己情,再看才懂纣王意”,今日寡人为爱妃一人抵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纣王找爱妃搞笑原版,纣王蒙眼抓爱妃gif,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

    “初识不知妲己情,再看才懂纣王意”妲己和纣王之间的爱情家喻户晓,大家认知中的纣王昏庸无能,以至于毁了自己的江山,而妲己则是祸国殃民,心狠手辣,最后毁了纣王的江山也毁了自己。少年时期初看《哪吒传奇》的时候,觉得妲己是真的坏,可以好好的度过一生,却非要去祸害纣王。而纣王也是不经诱惑,被妲己的美貌所吸引,

  • 纣王被冤枉了几千年?妲己也不是妖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商纣王的形象之所以被人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封神演义》这本神话小说,其贪恋女色,暴虐残忍的性格,成为了商朝灭亡和武王伐纣的主要原因。但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其实并没有这么不堪。商纣王本名受辛,正史上记载他年轻时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有九牛二虎之力,同时又见识广博,才思敏捷,按照古时候的评价标准,这可以算得

  • 孔子的“遗产”真强大,后人吃了2000多年:第77代孙出生就是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真正的后代,历史上的孔子传承人,孔子真正的后代有多少人

    而且,孔子留下的“遗产”,护佑了孔氏一脉2000多年喜乐无忧。[var1]主角人生,像是开挂在武侠小说中,主角的人生机遇都像是开挂了一般,比如说江湖中人都渴求的绝世武功秘籍,主角轻轻松松就能得到;高阶的功法,也总在某个地方等待着主角的到来。就拿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和尚虚竹来举例好了,他是无意中就破

  • 周厉王的自白书:防民之口,实属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寡人叫姬胡,是周朝的第十个君王。从寡人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关于寡人的流言蜚语就没有断过。所谓“姬胡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河俱动”之说,不知道出自哪个无聊人之口。我周朝幅员辽阔,哪一天不死几头牛马,哪一年没有几次地震?冬天田里又没庄稼,下场雹子怎么了?顶多就是影响人们出行,下雪不也一样影响出行吗?有什么

  •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 |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老子回答说

  • 夏桀灭亡后,他的后代逃到大漠,1400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桀纣”是有两个人的名字组成的词汇,但却成为了几千年以来所有暴君的代名词。夏桀有个宠爱的妃子叫妺喜,非常喜欢喝酒。夏桀为了博得妺喜的欢心,就聚集全国的粮食酿造了一个大酒池。这个酒池有多大呢?大到可以在里面划船,而且还可以在里面游泳,果然妺喜开心的爆笑。每个朝代都有很有能力的人,夏朝也是如此,他有伊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