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伤了,朱元璋在伤心之余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正式登基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
年轻的建文帝雄心勃勃,试图在自己的手中将明朝发扬光大,但年轻的他继承了其父亲的好脾气,却又没有什么处理国政的经验,甚至在某些方面都比不上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叔叔们。尽管如此,这位年轻的皇帝还是实行了比较大的变革,其中一项就是采纳了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的建议,通过削藩的方式以集中皇权。
有理想是好的,总不至于像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般活着,但他们毕竟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了,很多东西往往只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以至于逼反了燕王朱棣等人。
公元1399年2月,燕王朱棣跟历代谋反的人差不多,打出的旗号仍是“清君侧”(清理皇帝身边的小人嘛),史称“靖难之役”。起先的时候,燕王朱棣并没有占什么兵力上的优势,但他的领导能力、强大的军队战斗力却不是建文帝朱允炆所能够比的,然后慢慢的扭转了局势,并最终攻进了南京城。奇怪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却消失了,有的说伤于南京大火,也有的说趁乱出逃了,最终成为了一个谜案!
正所谓斩草就要除根,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即使没有被害掉也大多被幽禁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亲属亦如此。
朱标一生曾娶过两位女子,首任女子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她伤在朱标的前面,也就是没有活到靖难之役的时候。第二任女子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朱棣攻打到南京金川门的时候,装模作样把她请到军营中表示不得不起兵的原因,之后将她皇太后的称号改为“懿文太子妃”,与幼子朱允被安置于懿文太子陵。其后事迹不详,大约伤于1412年。
另外,朱标有5个儿子和3个女儿,他们分别是:虞怀王朱雄英(早夭)、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吴悼王朱允熥(废为庶人并囚禁至伤)、衡愍王朱允熞(废为庶人并囚禁至伤)、徐简王朱允(降封为瓯宁王,与其母安置在懿文太子陵,后伤于大火);3个女儿,分别是:江都郡主、宜伦郡主和宜伦郡主(具体生平事迹不详)。
建文帝朱允炆生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和简太子朱文奎也在南京大火中失踪了,次子润怀王朱文圭在靖难之役后被囚禁在凤阳,那个时候才两岁,也是够无辜的。
明英宗夺门之变后,他对同样被幽禁多年的朱文圭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下令将他释放了,并为他购置房屋、娶妻生子。然而,朱文圭已经被囚禁50多年了,重获自由后连牛马都不懂得分辨,不久后就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