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明知道大儿子会害死二儿子,为什么还要让大儿子去救二儿子

范蠡明知道大儿子会害死二儿子,为什么还要让大儿子去救二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20 更新时间:2024/2/7 16:12:50

[var1]

范蠡

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踏实厚道,勤快肯干,但惜财爱财;二儿子难于管教,无恶不作,争强斗狠;三儿子聪明博学,性格儒雅,不看重钱财,最像范蠡。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做生意,因为一件小事,与人发生争执,由于性格太强势,非要争个上下,后来发展成为打架斗殴,一怒之下,竟把对方给杀了。

这在现在看来是一种严重的刑事案件,在古代也是一种重案。很快二儿子就被楚国的官府抓了起来, 判了死刑。

范蠡很了解二儿子,得知他杀人后,心态平地对家人说:“杀人者偿命,应该受到惩罚,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生儿子,我必须要尽到父亲责任,用最大努力去挽救。”

范蠡把三儿子叫到身边,让他带一千两黄金,去找楚国的老朋友庄生,通过关系搭救二儿子的性命。

[var1]

大儿子听见后,心里不高兴了,一脸埋怨地对范蠡说:“父亲,你怎么可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三弟去做?我是家里的长兄,应该为父分忧,必须派我去才行,否则就是你不信任我,别人也会说我无能。”

范蠡听到大儿子的话,满脸的无奈,说道:“你三弟去办这件事,挽救二弟的性命希望更大;如果是你去办,反而会害了二弟的。你若非要去,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大儿子听完父亲的解释后,心里大喜,终于有机会去救二弟了。他表示完全听从父亲的安排。

范蠡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了一封亲笔信,交到大儿子的手上说道:“你到楚国后,一定要见到庄生本人,把这一封信和一千两黄金,亲自交给他,不需要说什么。 他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大儿子救二弟心切,马不停蹄地很快就到了楚国。进入庄生的府邸后,按照父亲的安排把信和黄金亲手交到了庄生的手上。庄生看完信后,对范蠡的大儿子说:“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赶紧回去给你父亲复命就行了。”

[var1]

大儿子完美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任务,心里乐开了花。但是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惑,庄生只是收了黄金,但是没有说怎么救二弟,如果救不出来怎么办?那一千两黄金又怎么办?

大儿子想了想,还是不放心。于是找了一个客栈住了下来,先观察一段时间,等二弟出来后一起回去。

自从庄生收到范蠡的信后,夜不能眠, 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怎么营救范蠡的二儿子。

一天,庄生进宫见楚,看楚王的心情还不错。趁机说道:“楚王,近日我夜观天象,楚国将有不祥之兆,需要大赦天下方能避免。”

楚王本来就信任庄生, 于是就承诺大赦天下,范蠡的二儿子也在大赦之列。

[var1]

范蠡大儿子看到大赦天下的布告后,满心欢喜,没有想到二弟还有如此好的运气。转念一想,那个庄生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白给他了一千两黄金,应该把那一千两黄金要回来。

第二天,大儿子就去找到了庄生,庄生见他还没有回去,满脸的惊讶。于是问他为什么没有回去?大儿子说:“自己的二弟已经被大赦天下放出来了,请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带回去。”

庄生听后,心中大为不悦,但没有当场发作,叫下人把一千两黄金交给了范蠡的大儿子,自己进宫去了。

大儿子满怀喜悦地等待二弟出来的消息,可是情况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得到消息是二弟被处决了。

庄生是一个敢承诺敢办事的人,在楚国很有影响力,广受普通老百姓的尊重。他作为范蠡的老朋友,本来是打算营救他的二儿子出来后,再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没有想到事情办成了,却把黄金给主动要回去,这不是卸磨杀驴么,让庄生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庄生进宫后,跟楚王说道:“楚王,现在市井乡间都在流传,说你收了范蠡的千两黄金,才赦免了他的二儿子,老百姓都在说你处事不公。”楚王听了后,很生气,为了不言自明,让老百姓信服,楚王下令杀掉范蠡的二儿子,以正视听。

[var1]

二儿子被杀的消息,很快被大儿子带回了老家,范蠡和一家人都很悲痛。

范蠡对自己的大儿子说道:“叫你去楚国的时候,我早已经预料到,你二弟不能活着回来,所以我早就安排好他的丧事了。你出生在我经商之前,从小受过各种苦难,知道赚钱不易,所以特别爱惜钱财。你三弟出生在我经商之后,从小生活富足,不贪图钱财。当初我派你三弟去楚国,就是因为他舍得钱财,而你却不能。就是因为你,才害死了你的二弟呀。不过,你二弟从小就不服管教,如今犯了罪杀了人,他被处以极刑,也是咎由自取,你无需过于自责。”

有人会问,范蠡既然知道大儿子救不了二儿子,为什么不自己去一趟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也正是范蠡的智慧之处。

[var1]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儿子有难,父亲亲自出面解救是再正不过的。如果范蠡亲自去楚国解救二儿子,毫无疑问是最可靠最有保障的。

但问题是二儿子的性格问题,从小就不受管束,这次他只是杀了人,以后可能会闯出更大的祸来。这次死的只是他自己,以后可能会危及整个家族的生命安全。

周围的人都知道范蠡有能力有实力解救自己儿子,如果他不管不问,难免落下口实,会被亲戚朋友和周围的老百姓说成是薄情寡义之人。

这次派大儿子去办这个事情,或许才是周全之策。既帮社会除去了这个害群之马,又保全了家族安全、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范蠡作为世代景仰的“商圣”,他果然有超群的辨人识人本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不差毫厘地分析三个儿子的性格,正确地面对二儿子的死亡,把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都说了,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宽广心胸,着实令人佩服。

[var1]

更多文章

  • 深刻的哲理 感人的诗篇 一介绍白居易的七律《放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过去,每当人们遇到委决不下的事,受到无端冤枉之时,往往哀告上苍,求神问卜以占吉凶。但诗人却一反其道,他从现实生活中搭出一种道理,并愿将这个道理作为一法赠给别人。此“法有什么用处呢?“赠君一法决狐疑,是为了解决狐疑的。相传狐善多疑,狐疑就是犹豫不决之意。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不用钻龟与祝蓍”,用

  • “要脸”的春秋(61)——少师的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要脸的春秋的故事,要脸的春秋的下场

    谈判开始,楚国盛情相邀少师到楚国大营,面对这样的邀请,少师内心充满喜悦。一是证明自己很有名气,骄傲的人总会十分在乎名声。二是楚国正中下怀,少师很想去楚国的军营谈谈和看看。不是想听楚国人饶舌的普通话,也不是为了喝楚国的酒,更不是想品尝南方的鱼,而是希望看看楚国军队情况。因为知己知彼的道理,少师还是懂的

  • 《和唐朝诗人握个手》唐朝诗人生活的纸上脱口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著名诗人的趣事,呼兰脱口秀边塞诗人哪一集,唐朝简介唐朝帝王列表

    唐朝科举考试属于“婴儿期”,制度方面不太完善,卷子不糊名,考官在批阅时能看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贯,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你的联系很硬,拼的是爹;要么你的名声向响,或者有贵人推荐,中举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唐朝诗歌的繁荣与唐朝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密不可分。唐朝是我们历史上文化最灿烂、艺术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这得益于唐

  • 明朝宫廷演出,大部分都是隋唐的故事戏,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宫廷的戏剧演出,达到了一个繁盛的状态。当时剧种很多,这说明了朝廷是很重视宫廷演出这一块的。明太祖朱元璋,本身是一个草根皇帝,没有很深的根基与威望,他也担心百姓心目中不太认可这个朝廷政权,所以稳固政权是朱元璋一直追求的。宫廷演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它可以联系宫廷与民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可以

  • 诗词襄阳 | 刘禹锡、柳宗元在襄阳的唱和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刘禹锡(字梦得)和柳宗元(字子厚)年龄相当(刘长柳一岁),唐贞元九年两人同时进京应试,同榜登进士第。接下来同朝为官,加上确实都才华横溢,很快就成了宰相王叔文、王伾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史称“二王刘柳”。因支持革新的皇帝易主,刘柳同时被贬。在迁贬的十年中,他俩就靠频繁往来的诗文唱和互相“取暖”,两人的诸

  • 狄仁杰劝女皇戒色,武则天晒2部位,他秒噤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登基后为了满足私欲,仿效历代君王的三宫六院、佳丽三千,设立名为“奉震府”的机构,管理年轻健壮、相貌英俊的“三千面首”(面首意即男宠),甚至不惜靠着女儿引荐“试车”,母女共用男宠,其中她身边最有名的四大男宠则分别为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和张昌宗,四人不仅长相俊俏,体格也相当健壮。然而武则天豢养男

  • 隋唐第一女将为爱投降,最终却在新婚之日,被心上人伤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并不代表女性不可以成为很厉害的武将,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认识可以称隋唐第一的女武将新月娥,她的结局是被自己喜欢的人伤害,这听起来实在是让人觉得非常痛心,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声明,我们这里说的“隋唐”,不是历史中的“隋唐”,是评书中的“隋唐”,切勿将历史“隋唐”和评书“隋唐”混谈。在

  • 春秋时的向戌弭兵是怎么回事?晋楚两国百年争霸,为何因此人休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楚大战,晋楚鄢陵之战原文翻译,春秋争霸有什么重要影响

    [var1]因为大家这是都已经打得筋疲力竭,再也打不下去了,所以接下来,各国都很给面子,纷纷来宋国前来参加会盟。在这场会盟上,最终形成了晋楚两国平分霸权,除齐秦两国之外,其他所有诸侯国都要向晋楚两国纳贡的局面。这场会议之后,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再无战事。此后整整四十年之前,除了东南的吴越两国

  • 隋朝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全靠这个男人后期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有哪些建树,隋朝一统天下完整视频,说隋朝是最强王朝的依据是什么

    公元五八一年,隋朝建立,八年之后,隋文帝的儿子杨广率百万大军灭亡了南方的陈国,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大乱斗,开创了"开皇盛世",更是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千百年来,人们不禁感叹隋文帝的雄才大略,可是却忽视了那个为重新统一而奠定基础的那个男人,隋朝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也是全靠这个男人的后期

  • 两税法和募兵制,两场充满“进步意义”的改革,唐朝国运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由当朝宰相杨炎主导的税务改革拉开了序幕,日后被史家称之为“两税法”的新税法,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单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两税法”是一场充满“进步意义”的改革,它废除了以往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的做法,统一改为征收金钱,每年征收两次,从实际角度上,它极大地简化了税务工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