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品读《资治通鉴》刘聪灭了西晋,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品读《资治通鉴》刘聪灭了西晋,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1/16 15:32:36

永嘉五年(己巳,公元三一一年)

本文重点:

外患压力一旦减轻,内忧必然兴起,衔接非常自然而紧密,没有缓冲带。

原文:丁未,汉主聪大赦,改元嘉平。以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封平阿公,以侍中庾珉、王俊为光禄大夫。珉,岂攵之兄也。

初,始安王曜以王弥不待己至,先入洛阳,怨之。弥说曜曰:“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塞,城池、宫室不假修营,宜白主上自平阳徙都之。”曜以天下未定,洛阳四面受敌,不可守,不用弥策而焚之。弥骂曰:“屠各子,岂有帝王之意邪?”遂与曜有隙,引兵东屯项关。前司隶校尉刘暾说弥曰:“今九州糜沸,群雄竞逐,将军于汉建不世之功,又与始安王相失,将何以自容!不如东据本州,徐观天下之势,上可以混壹四海,下不失鼎峙之业,策之上者也。”弥心然之。

人性好斗。

攻打洛阳时,王弥没有等刘曜到来,就与呼延晏合兵抢先攻入洛阳,取得灭晋首功。刘曜对王弥有意见,王弥估计是想弥补一下两人的关系,所以让刘曜牵头给皇帝刘聪提建议,迁都洛阳。刘曜心中怒火还未平息,见坡不下驴,直接把王弥的上书给烧了。

其实,刘曜不同意的理由很现实也很充分,毕竟当时天下大势未定,洛阳确实不适合做乱世之首都,四面无阻挡,不好防守。

王弥本来就不情愿想刘曜低头,硬着头皮去示好,还被以这种方式给拒绝,也是怒火中烧,直接开骂:“屠各子,岂有帝王之意邪!”

匈奴的贵族和单于,都是出自屠各部落。

“屠各部落的死孩子,懂个屁,知道什么是帝王逐鹿天下大战略吗?”

为避免矛盾上升到武力冲突,王弥领兵东去,屯兵项关(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南顿镇)。

两人关系彻底凉凉。

王弥和刘曜曾经的战友现在变成了不相容的敌人。

而刘暾,这个曾经的敌人,现在和王弥却成了好伙伴。

公元306年,刘暾在青州时期,曾受司马略之命讨伐王弥,现在竟然流落成为王弥属下。

此时期石勒、刘曜和王弥屯兵地

首先,他的势力范围目前仅限于山西、河南、河北及少部分周边地区,且此区域内还面临刘琨、王浚、司马模、苟晞司马炽残余势力的威胁,基本上也没有十分稳固的大后方。

其次,刘聪的皇权稳固性很差,刘乂是刘聪和他的儿子的最大的皇权威胁。

最后,汉赵外线作战团队也十分不稳固,石勒、王弥等人都为灭晋立下大功,在领兵作战期间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班底,特别是石勒,竟然还搞了个士子读书人为主的“君子营”。刘渊在世时,能拉拢住他们,而刘聪对他们的影响力估计比不上刘渊。

这三个内外隐患解决不了,汉赵再难有进一步发展的实力。

原文:司徒傅祗建行台于河阴,司空荀藩在阳城,河南尹华荟在成皋,汝阴太守平阳李矩为之立屋,输谷以给之。荟,歆之曾孙也。

国家虽亡,但还有良臣在,只要大汉还有一口气,绝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国土。

备注:

河阴:河阴属于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

阳城:禹都阳城遗址,又称王城岗古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

成皋:别称虎牢,原址在古东虢国。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有成皋古城。

原文:藩与弟组、族子中护军崧,荟与弟中领军恒,建行台于密,传檄四方,推琅邪王睿为盟主。藩承制以崧为襄城太守,矩为荥阳太守,前冠军将军河南褚翜为梁国内史。扬威将军魏浚屯洛北石梁坞,刘琨承制假浚河南尹,浚诣荀藩咨谋军事,藩邀李矩同会,矩夜赴之。矩官属皆曰:“浚不可信,不宜夜往。”矩曰:“忠臣同心,何所疑乎!”遂往,相与结欢而去。浚族子该,聚众据一泉坞,藩以为武威将军。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

每当民族国家危难之际,总是会有李矩这样的忠臣义士勇敢的站出来,承担历史给予的重担和挑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在危亡之际屡屡渡过难关。

备注:

密:河南新密

石梁坞:河南偃师区西南,洛水北岸

一泉坞: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

原文:豫章王端,太子诠之弟也,东奔仓垣,苟晞率群官奉以为皇太子,置行台。端承制以晞领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自仓垣徙屯蒙城。

苟晞立司马端为皇太子,奉以为主。

备注:

仓垣: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蒙城:安徽省亳州市

原文:抚军将军秦王业,吴孝王之子,荀藩之甥也,年十二,南奔密,藩等奉之,南趣许昌。前豫州刺史天水阎鼎,聚西州流民数千人于密,欲还乡里。荀藩以鼎有才而拥众,用鼎为豫州刺史,以中书令李纟亘、司徒左长史彭城刘畴、镇军长史周、司马李述等为之参佐。,浚之子也。

荀藩在此时期有很好的表现,在国破家亡的条件下凝聚了一批人。

更多文章

  • 战国诸雄的强大必修课,如果你是国君会这么干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思想解放的意义有多重大? 试想一下,在战国以前,人们恪守成规,讲究成法,连打仗的时候都是大家先列好阵势再对战,如果趁对方没有准备好发动偷袭,那么战败的一方反而觉得自己赢了,因为偷袭是不道德的,会被天下耻笑。而到了战国,出现了那么多计谋、兵家,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能赢就是胜者,从此统兵打

  • 李隆基劝告当时“剩女”的一首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隆基简介,李隆基关于少年的诗,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斩杀

    唐朝是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都得到了大力地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逐渐变得开放,所以唐代的女子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在唐代女子不仅可以有才华,甚至还可以做官,武则天就是最好的诠释。所以在唐代也就出现了”剩女“。唐玄宗李隆基就曾给当时的“剩女”写下一首词,他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就眼

  • 山西古寺挖出唐代金棺,出土10年,专家至今没有打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西出土金棺,山西古寺挖出来的唐代金棺,山西千年古寺挖出一口棺

    山西龙泉寺意外挖出神秘唐代连环棺,铜棺打开的一瞬间,在场考古人员惊讶不已!里面居然有一个系着蝴蝶结的银棺,取下蝴蝶结,银棺的上面还有一只雕刻精美的仙鹤!小心翼翼的打开银棺之后,里面的金棺,再次让人震惊!石函 木棺 铜棺 银棺 金棺,足足5层棺椁之中究竟藏匿了什么珍宝?难道是释迦摩尼的真身舍利?出土1

  • 《安史之乱》恐怖到你不可想象的睢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平定安史之乱最后一战,睢阳简介,血战睢阳6集

    睢阳之战。我查了网上的一些资料,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介绍的。“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判军为了打通睢阳南下江淮,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张巡、许远固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歼灭叛军12万人。其间,城中的战马、麻雀、老鼠、树皮、草根、纸、茶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仅余

  • #为什么312是植树节##植树节的历史由来#隋朝时,隋炀帝杨广诏令民间种植柳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种树最积极的朝代。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种桑、枣二十株,或根据土地情况栽种榆、柳等代替。同时严饬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审报不实,按律治罪。到了明清时期,朝廷更加重视植树造林,尤其是经济林木,并且对田间耕种有了硬性指标。朱元璋曾规定:“凡农民田五

  • 武则天一介女流,为什么能够登上皇帝宝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个人简介和成就,武则天对历史的四大贡献,武则天一个女人凭什么能坐稳皇位

    一流的智商1.投资李治武则天做李世民后宫的时候,是不得宠的。她当了12年的才人,没有被升官,也没有生孩子。按武则天这种情况,在李世民死后,会被安排去做尼姑,直至老死。武则天显然很清楚,自己的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所以她在想办法积极自救。武则天在李世民重病的时候,和太子李治发生了关系。她给李世民戴了一顶绿

  • 春秋战国五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七大刺客,战国刺客故事全集,战国刺客小说

    荆轲,魏国人,名气很大。有一部电视剧《荆轲传奇》专门讲述这个人的故事。刘烨饰演的荆轲惊心动魄,“风萧瑟,水凉,壮士一去不复返”。但是成功失败了,荆轲被秦王打成重伤,被他的侍卫杀死。[var1]荆轲剧照2.聂政韩国人聂政为报恩,应严仲子之托,独自刺杀了韩国首相夏雷。聂政看到夏雷坐在府邸上,周围都是侍卫

  • 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传世,他是唐代杰出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代歌颂李世民的舞蹈,李世民是不是唐代第一皇帝

    一、 李世民的家庭背景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之二子。他的兄长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被李渊废去了太子的位置,而李世民的母亲则是太穆皇后窦氏,在李建成在玄武门被处死后,李世民即位为皇帝,高祖李渊称太上皇。二、 李世民的个人能力和主张李世民是一位有着极高智慧和能力的领袖。继位后,他率

  • 《荆轲刺秦王》:一首由剑与血组成的史诗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先秦时代是一个充斥着血腥与战争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命运不过是诸侯争名逐利的牺牲品。正是这个时代,催生了专诸、姚离等一批刺客,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推崇刺客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荆轲以悲壮悲壮的方式,标志着这个血腥时代的结束。1998年,陈凯歌的电影《荆轲刺秦王》采用了不同的影视风

  • 安史之乱有多恐怖?浅析安史之乱的起因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有多吓人图解,安史之乱起因200字,百家讲坛安史之乱

    提起兵变,前线冲杀的将士固然难免马革裹尸,但平头百姓同样生死难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中受苦的永远是底层手无寸铁的平民。在安史之乱中,整座长安城都被叛军劫掠一空,甚至有将军为了守城,将三万百姓充作口粮,宰杀烹吃。马嵬兵变美人陨人人皆道美色误国,其实误国的不是美色,而是沉迷美色的君主。就像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