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世一道光患难见真情,吕布遭世人唾弃走投无路,被老乡收留

乱世一道光患难见真情,吕布遭世人唾弃走投无路,被老乡收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79 更新时间:2024/1/28 14:34:33

吕布逃跑王允毙命,并州集团以失败而告终,但并州集团并没有因此覆灭,还存在一家并州身份的军阀,那就是占据河内的张杨

张杨是谁?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其实张杨跟吕布是老乡,两人都出生在并州,都因为勇武,才被丁原提携,成了丁原的幕僚。吕布和张杨是老乡加同事的关系,自然 处的非常友好。吕布走投无路的时候,张杨就敢出来保护吕布,全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情谊。

当初汉灵帝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西园八校。丁原派遣张杨结交蹇硕,于是张杨成了蹇硕的代理司马。当时曹操袁绍各领一校,这么说来,张杨还当过他们的上司。如果不出意外,张杨能好好干下去,可以说前途无量,但是天不遂人愿。

后来董卓乱政,吕布杀丁原卖主求荣,并州集团宣告失败。张杨挺悲催的,从此没有归属,在河东、河内一带游走,曾经一度沦落为盗匪,最终割据在河内,成了一方军阀。

吕布杀董卓,第二次捅死义父,并州集团重新掌权,但是王允没处理好凉州军团的安置问题,仅仅几个月并州集团又完蛋了。都还没来得及给张杨谋取利益,并州集团就失势了。张杨成了并州集团,唯一的军阀。

这里说一句,王允也是并州人,发生这么多的事,无非就是并州集团与凉州集团的争斗。董卓的西凉马仔联合攻打长安,吕布弃王允而去,这次并非卖主求荣,而是保住命要紧。天下皆知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动不动捅义父的祸害,没人敢收留,都害怕哪一天被捅死。

当吕布逃到袁术那里,袁术表示很厌恶拒绝收留。吕布又逃到袁绍那里,帮助袁绍很快消灭了黄巾余党张飞燕。吕布刚出完力,袁绍就担忧吕布搞事情打算杀了他。吕布听见风声后,继续逃跑。

吕布因名声太差劲走投无路,路过河内,张杨热情的收留了吕布。此时张杨已经归顺了李榷郭汜,而吕布又是李榷郭汜通缉的对象,于是张杨的部下商议,把吕布杀了邀功。吕布听闻对张杨说:“杀了我,对你用处不大,不如把我转交李傕郭汜处置,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他们的宠爱,我死得也值了。”

吕布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见利忘义卖主求荣。张杨并州出身,不可能屈服于凉州集团,归顺李傕郭汜不是真心的,只是权宜之计而已,毕竟少一个劲敌对自己有利。

张杨怎么处理吕布这个烫手山芋呢?当然不是杀掉,并州集团实力本来就弱,能团结的人非常少,张杨不可能自毁长城。留下吕布或许能壮大自己的实力,或许将来吕布有了自己的地盘,也能给并州集团带来利益。

张杨阳奉阴违,向李傕郭汜表示,人已经杀了,暗地里却把吕布保护了起来。

说张杨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并州集团也罢,但张杨保护吕布的行为,何尝不是乱世的一抹温情呢?当世人尔虞我诈,忙着相互利用的时候,张杨就是吕布的一道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董鄂妃死后,顺治打破一个祖制,并让宫女陪葬,最后自己哀伤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顺治帝不仅在生前疼爱董鄂妃,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也给了她极大的荣宠,坊间有关于顺治为此出家的传言,甚至最后驾崩也是因为伤心过度,除此之外,顺治帝还曾为董鄂妃破了一个祖制。顺治帝平素用朱砂御笔批本,为悼念董鄂妃,他不惜打破祖制。按照清朝典制,皇帝及皇太后死

  • 康熙和皇后大婚,住在一起3天,孝庄急忙提醒:第4天不能同居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死后孝庄当太皇,康熙王朝孝庄皇后出宫,康熙上朝和孝庄的一段对话

    其中康熙与皇后大婚,连其房事都要被控制。封建制度,发展渊源封建二字即“封土建邦”之意。最早产生于农耕时期,由于农耕文明需要相互分配耕作,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来组织大家工作,继而出现了乡村的一级首领,后来由于人数的增多,首领权利的扩大,又出现了诸侯国,直到周天子时期,统一了诸侯各国,

  • 第一次鸦片战争:落后导致的惨痛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六年前惨痛的教训,第一次鸦片战争国内情况,惨痛教训

    在19世纪中叶,清政府的政治状况非常动荡。封建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使中国陷入了一片混乱。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处于衰退状态。国家财政空虚,农民生活困苦,贫富分化加剧。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西方的商品也在中国受到欢迎。然而,当时的清政府采取了封闭的贸易政策,只允许

  • 清朝最倒霉的太监,没钱买麻药含泪自己动手,进宫不久却民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皇宫里有无数太监和宫女,打理宫里各种杂事。(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文史年轮》中曾经以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穷人做太监的悲惨故事,他就是受到这种“事迹”影响的人之一。故事的主角叫马德清,是清末的太监。马德清是当时天津南青县窑子口人,小时候的马德清,家里贫困,父亲又好吃懒做,一家人每天挨饿受冻。马

  • 曾国藩墓前一副对联仅十六字,却彰显其一生,专家惊呼:千古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最好的三副对联,曾国藩最精髓对联,曾国藩千古一完人对联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领路人,同时人品暗合中国人的修养,有人说他只是一个迂腐且世故的官僚,这些所谓的品性,不过是旧时代的裹脚布,不足挂齿,正所谓千秋功过,后人评说,但是像是曾国藩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早就对自己的一生有过自己的评价:曾国藩墓前一副对联仅十六字,却彰显其一生,专家惊呼:千古绝对。那么究竟是怎么

  • 孙殿英在临死前,关于盗慈禧墓,为何能底气十足的回答不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殿英是慈禧的太监吗,孙殿英盗慈禧墓怎么找到入口,孙殿英洗劫慈禧尸骨

    历朝历代挖坟掘墓的事都没少发生,虽然说朝廷明令禁止这种事情,但是在巨大的诱惑之下,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只要成功一次,那可能是一生衣食无忧。历史上也曾有过官盗的事情发生,多发生在战乱的时候,军队之中粮草供应不足为了稳定军心,统帅会选择带人盗墓,用古董来换钱,开创先河的便是枭雄曹操。近现代历史上最出名的

  • 晚清上色老照片:陕甘总督左宗棠出征西北,湘军阵列严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陕甘总督左宗棠穿补服,表情严肃。这组老照片由摄影师阿道夫·鲍耶尔斯基于1875年拍摄(经小编后期上色),记录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开展西征行动的情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西征。1866年,清廷任命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领导湘军镇压西北叛乱。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看书。1875年,陕甘局

  • 大清铜币在钱币市场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版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清铜币真品价格大表,大清铜币中心川局版别,钱币收藏之大清铜币

    我们比较常见的大清铜币就是户部造的一种,户部造的大清铜币有十文和二十文这两种面值的比较常见,而且大部分的户部造的大清铜币在我们的收藏市场上面也是收藏空间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非常珍稀的品种,我们对于这些版本的钱币都是有很大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在拍卖会场上面看到的户部造的的大清铜币都是品相比较好的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不碰一样“东西”,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和乾隆的共同点,乾隆长寿秘诀100例,乾隆的长寿秘诀

    但还是有一些足够幸运的皇帝,他们不仅坐享盛世,而且还特别长寿,可以说是享受尽了最好的人生。清朝时候的康熙和乾隆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两人一个比一个长寿,是其他皇帝都羡慕不来的。康熙和乾隆为何能如此长寿?原来是他们从不碰这些东西,其他皇帝往往做不到。 有福气的长寿皇帝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辉煌时期,当属

  • 雍正刚当上皇上就要杀邬先生?原因就这2条,很多人都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有没有要杀邬先生,雍正王朝雍正为什么要杀邬先生,雍正怎么知道邬先生的

    邬思道这样的人物,在两种情况下,必须要杀:一、想掌权帝王处理朝政,自然要用帝王之术。而邬思道深黯帝王心术,不但能勘破康熙的种种心思,还能根据各种情况游刃有余地采取相应的最佳对策。这种人如果入朝为官,那帝王之术就难以施行,他就能揣度圣心,先机应对,从容化解,长此以往,必祸乱朝纲。即使是寻常人,被别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