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殿英在临死前,关于盗慈禧墓,为何能底气十足的回答不后悔?

孙殿英在临死前,关于盗慈禧墓,为何能底气十足的回答不后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34 更新时间:2024/2/4 15:51:44

历朝历代挖坟掘墓的事都没少发生,虽然说朝廷明令禁止这种事情,但是在巨大的诱惑之下,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只要成功一次,那可能是一生衣食无忧。历史上也曾有过官盗的事情发生,多发生在战乱的时候,军队之中粮草供应不足为了稳定军心,统帅会选择带人盗墓,用古董来换钱,开创先河的便是枭雄曹操

近现代历史上最出名的官盗毫无疑问就是孙殿英,此人带了大量的士兵,公然盗了慈禧的墓以及乾隆的墓。实际上本是秘密进行的,但是因为参与人数太多,在加上动用了炸药,事情发生没多久,便天下皆知了。这个时候全国上下都在谴责孙殿英,还有一部分更是称其为千古罪人。

根据当时的士兵回忆,仅拉财宝的大箱子,就将近五十箱,可见里面有多少好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孙殿英并不是拿完东西就走,他对乾隆和慈禧的尸体都进行了侮辱,关于慈禧的坊间传闻太过离谱,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乾隆的尸体可是直接被拖出棺材,连头盖骨都被砸碎了,从这也可以看出,在那段历史中,孙殿英选择盗墓,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墓中的宝贝。

这件事传出之后,孙殿英要面临的就是接受审判,于是他将拿到手的财宝,大多数都送了达官贵人,希望能保住自己一条小命,可惜最终还是被判死刑,不过在执行前他就病逝。孙殿英临死前说过一句话,我干这事并不后悔,满清杀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曾经有位大军阀对这件事评价是这样的:殿英老弟,我很佩服你,在反清廷这件事上,咱俩干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干的是活的,你干的是死的罢了。

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表示孙殿英报仇本没错,但是造成的物流失,确实是非常大的遗憾。实际上,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会选择挖仇人的墓来泄恨,有趣的是,溥仪曾立誓要报仇,可惜到死也没能如愿。

更多文章

  • 晚清上色老照片:陕甘总督左宗棠出征西北,湘军阵列严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陕甘总督左宗棠穿补服,表情严肃。这组老照片由摄影师阿道夫·鲍耶尔斯基于1875年拍摄(经小编后期上色),记录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开展西征行动的情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西征。1866年,清廷任命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领导湘军镇压西北叛乱。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看书。1875年,陕甘局

  • 大清铜币在钱币市场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版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清铜币真品价格大表,大清铜币中心川局版别,钱币收藏之大清铜币

    我们比较常见的大清铜币就是户部造的一种,户部造的大清铜币有十文和二十文这两种面值的比较常见,而且大部分的户部造的大清铜币在我们的收藏市场上面也是收藏空间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非常珍稀的品种,我们对于这些版本的钱币都是有很大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在拍卖会场上面看到的户部造的的大清铜币都是品相比较好的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不碰一样“东西”,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和乾隆的共同点,乾隆长寿秘诀100例,乾隆的长寿秘诀

    但还是有一些足够幸运的皇帝,他们不仅坐享盛世,而且还特别长寿,可以说是享受尽了最好的人生。清朝时候的康熙和乾隆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两人一个比一个长寿,是其他皇帝都羡慕不来的。康熙和乾隆为何能如此长寿?原来是他们从不碰这些东西,其他皇帝往往做不到。 有福气的长寿皇帝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辉煌时期,当属

  • 雍正刚当上皇上就要杀邬先生?原因就这2条,很多人都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有没有要杀邬先生,雍正王朝雍正为什么要杀邬先生,雍正怎么知道邬先生的

    邬思道这样的人物,在两种情况下,必须要杀:一、想掌权帝王处理朝政,自然要用帝王之术。而邬思道深黯帝王心术,不但能勘破康熙的种种心思,还能根据各种情况游刃有余地采取相应的最佳对策。这种人如果入朝为官,那帝王之术就难以施行,他就能揣度圣心,先机应对,从容化解,长此以往,必祸乱朝纲。即使是寻常人,被别人时

  • 太监寇连材向慈禧上奏折被斩,梁启超称他为“烈宦”,还专门为他写传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太监叫寇连材,1868年出生于北京昌平。他幼时上过几年私塾,15岁结婚,育有2子1女。23岁那年,寇父得罪大地主,吃了官司,家里的土地被讹去,几近倾家荡产。寇父因此重病卧床,不久就撒手人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养活一家6口,他入宫当了太监。后来,慈禧见他长相俊朗,又能说会算,便安排他当近身侍候

  • 雍正最长寿妃子,活了近一个世纪,被雍正宠幸后生下最出名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耿氏生于康熙二十八年,从小就健美多姿,聪慧过人,早在康熙四十二年入侍世宗龙邸为格格。耿氏进入雍正府邸后,很得雍正的宠爱,没过多久,她就为胤禛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弘昼。后来,雍正登基。耿氏初被封为裕嫔,后又被封为裕妃。雍正是一个精明的皇帝。他没有声色犬马之好,其高位后宫总共只有八位,这在清代皇帝中都是

  • 与人相处是生存之道,曾国藩认为有一个原则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为官之初,曾国藩与人相处的本事并不强,人际关系并不好。这可能来自于文人的高傲,也来自于曾国藩对理学的追求。他当时以唐鉴为师,以倭仁为友,这两位都是名动京城的理学大师。曾国藩以严格的操守要求自己,哪怕动一邪念都记在日记中,并痛斥自己猪狗不如。但是,在曾国藩为父守孝而夺情起复后,通过自己的反省,

  • 雍正王朝:为什么老十四从头到尾都与一奶同胞的雍正皇帝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怎么处理十四弟,雍正推十四爷完整版,老十四和雍正

    原因在于清朝宗室的抚养制度,一般来说,婴儿一出生,就会被奶妈抱走,而不会由亲生母亲抚养。所以,皇帝更多的对生母是一种尊敬,对奶妈才是一种亲昵。亲兄弟就更不用说了。可能会被不同的奶妈抚养,如果两个人小时候不在一起玩耍,很难建立很深的兄弟感情。所以,雍正和他的亲兄弟十四阿哥从小就不在一起。所以二人关系一

  • 雍正临死前连下两道密诏,让乾隆稳坐江山60年,康熙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最后雍正虽然赢了,但从他赢的那一天起,关于他篡位的说法就开始流传于各种民间传说、和野史之中,300年来,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无人知晓。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最终胜利者,雍正在位期间的政绩是相当出色的。据记载雍正在位的12年零8个月里,几乎每天都会工作到深夜,每天睡眠4个小时左右。一年当中,只有在他

  • 雍正为什么要除掉“舅舅”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为什么处理隆科多,雍正的舅舅是隆科多么,雍正早年对隆科多表现

    要是说到雍正,就不得不说说隆科多和年羹尧。雍正和年羹尧君臣二人曾说过,要行天下君臣之楷模,然而最后年羹尧也是负了皇恩,最终以悲剧收场,领了盒饭。除了年羹尧之外,隆科多作为雍正皇帝的舅舅,也曾说过,定不负皇恩浩荡,可是最终也是没有逃过悲惨的命运。那么雍正为什么要除掉“舅舅”隆科多呢?其实,隆科多和年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