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1/16 9:41:26

原本周天子的统治地位非常牢固,可是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实力弱小,各诸侯国都不愿意将周天子当做天下共主。

齐桓公

很幸运的成为了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

其实,齐国之所以能够强盛,主要原因在于齐桓公任

管仲为相

那么,管仲是如何让其他诸侯国臣服于齐国的?又是如何保持齐国的盟主地位的?

[var1]

以黄金购鹿,愚弄楚国

春秋时,除了齐国强大外,南边的

楚国

也很强大,而且对齐国非常不服。

齐桓公想要派兵攻打楚国,可是楚国的人民擅长打斗,齐桓公认为直接宣战太过于吃力不讨好,就算是最后胜利了,也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询问管仲:“该如何是好?”

听完了齐桓公的叙述,管仲淡定的说道:

“我们只需高价购买楚国的鹿即可。”

原来,楚国有一种特产为鹿,管仲早已经打好了算盘,用鹿来算计楚国。

首先,管仲在齐楚边境建立了一座小城,放出话:“齐国大王爱吃鹿肉,出价八万钱购买一头活鹿。”

随后,管仲便派人去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认为齐国很傻,毕竟鹿肉在楚国只是果腹的食物而已,算是不新的的东西,齐国竟然肯花这么多钱来买。

[var1]

于是楚王说道:“即便是把鹿全都卖给他们也无妨,快让老百姓赶紧抓活鹿去。”

看着楚国百姓在楚王的号召下开始抓鹿,管仲心中一喜,知道鱼已经上钩了,为了催化一下,又装作财大气粗的样子对楚国的官员说道:

“你若是帮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给你一百两黄金,若是两百头,就给你千两黄金。”

这一次,造成了楚国轰动,老百姓都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开始到山上、树林间抓鹿去了,

没有人再去种地。

管仲看到这一场面,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派齐国官员偷偷的到楚国民间收购粮食。

大半年过去了,齐国囤积了比往年多五倍的粮食,而楚国通过卖鹿,发了一笔大财。

管仲知道农时已经过去,楚国耽误了农时,最近是收不上来粮食了,便请齐桓公去攻打楚国。

[var1]

这时候,齐桓公才明白管仲的良苦用心,按照管仲的计谋封锁了边境,让楚国没有办法从其他地方买到米。

楚国粮价高涨,最终无米下锅,难民纷纷逃到了齐国,楚王看着十分之四的百姓都跑了,终于慌了。

由于没有百姓种田,导致饥荒恶性循环,楚国越来越弱,在三年后,楚王不得不向齐国低头,称齐国为大哥。

一招经济战,所向披靡

管仲制服楚国的方式,便是经济战,毕竟粮食是根本,没有了粮食,钱财再多也没有用,是活不下去的。

管仲的这个战术,不仅仅用了一次,他对付鲁国,也是用的这个方法。

[var1]

鲁国作为齐国的邻居,相当于齐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齐桓公想要除掉这个障碍,于是问道:“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

管仲又给齐桓公出了一计,即:“公服绨,令左右服之。”

鲁国盛产丝织品,其中有一种特产的衣服,便是绨衣,制作一件需要消耗很多时间,因而价格很贵。

管仲给齐桓公出主意,让他自己穿上绨衣,并且让左右服侍的臣子也穿上,这样百姓就会争相模仿。

并且,管仲让齐桓公下令:

本国百姓不得织造绨衣。

齐桓公按照管仲的话去做了,管仲又找来鲁国的商人,让他们回来收购绨布,自己要高价购买。

一千匹绨布,便可以赐予他们三百两黄金。

“你们有多少绨布,我们齐国就收多少。”

[var1]

听着管仲笃定的话语,鲁国的商人高兴极了,回去重金收购,

导致鲁国所有的百姓都忙着织绨布,没有人去种地。

等到十三个月后,管仲便告诉齐桓公:“可以停止了。”

就这样,齐桓公不再穿绨衣,改为穿帛衣,这样一来,百姓也不穿绨衣了。

同时,齐国设下了关卡,不让百姓卖粮食给鲁国,导致鲁国经济崩盘,闹起了饥荒,

被治理得服服帖帖的鲁国,不得不向齐国臣服。

衡山国盛产兵器

,质量很好,非常出名,而管仲想要征服这个小国,但是又觉得派兵进攻损伤太大,便又打算实行经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管仲派人到衡山国收购兵器,且出价很高。

其他地方听说后,害怕齐国这是想攻打自己,于是十个月后,秦国、燕国等地方也纷纷前去衡山采购兵器。

衡山国君看到这种情况,大喜,于是命令兵器涨价二十倍。

[var1]

百姓知道后,也都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职业,转而打铁,结果田地里长满了杂草。

一年后,齐国去赵国高价收粮食,原本市价十五钱一石的粮食,管仲却偏偏让手下花五十钱一石去收购,结果其他地方的商人都纷纷把粮食运到齐国卖,这里面也包括衡山国。

齐国看粮食收购的差不多了,便关闭关卡,不再买粮食和兵器。

其他地方看到齐国不再买兵器了,也不去衡山国采购了。

衡山国没有粮食,只能高价去买,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失,又因为兵器卖光了,导致齐国攻打时,无力抵抗,只能向齐国投降。

神龟换粮,炒作石头和茅草

管仲能够通过计谋,让别的地方缺粮,当齐国缺少粮草时,管仲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次,城北有户人家地里挖出一只乌龟来。

[var1]

管仲要齐桓公派十乘马车,带着百斤黄金和中大夫的官服前去赐给这户人家,并说这个乌龟是东海海神的后代。

将这个乌龟接回来后,齐桓公把这个乌龟放到一个非常珍贵的大台上,称之为无价之宝,并每日用四头牛血祭。

四年后,齐国想要征讨孤竹国,但是缺少粮草。

经过打听,管仲得知丁氏家中储藏的粮食,足可以让三军吃上5个月。

因此,就让齐桓公将丁家主人叫了过来,告诉他:“我想用自己手里的无价之宝,来借用你的粮食,去完成出征大事。”

丁家主人连忙听话的将粮食送给了军队,却并不敢接受这个“神龟”。

齐桓公却表示,自己年迈,不敢保证儿子还记得这些事情,让丁家主人一定要收下“神龟”作为抵押。

丁氏束手无措,只得收藏“神龟”,且将它供奉了起来。

[var1]

管仲的这一征粮之举,借用原本普通的一只乌龟,换来了大批粮食,且在道义上站得住脚,让人没有闲话可讲,甚为高明。

缺粮的时候,管仲会想到“金龟换粮”,缺钱的时候,管仲同样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想出了用石头换钱的妙计。

齐桓公做了霸主后,想要去朝拜周天子,但是经费不足,便请求管仲给他出出主意。

管仲告诉齐桓公,可以命令工匠在阴里(如今的山东淄博)的一个乱石岗中把石头雕刻成石壁,对外称之为“石破天惊”壁进行售卖。

一尺长的就定为一万钱,七寸的定则为七千钱......

齐桓公认为这匪夷所思,但还是按照管仲的话去做了。

随后,管仲去觐见周天子,恰好遇到周天子和弟弟在为了分家一事而争执,知道周天子因为得不到尊重而苦恼,他就给周天子出主意:

“为了让天下诸侯都能尊敬大王,请大王邀请诸侯前来朝拜先王的宗庙,且观摩周礼。”

在周天子应允后,管仲又提议:“请大王让各路诸侯必须携带‘石破天惊’壁作为贡礼,不然禁止入朝。”

听说有机会见见朝拜先王的宗庙,各诸侯高兴不已,非常大方的带着金钱和珠宝前来购买“石破天惊”壁。

这普通的石壁,硬是让管仲给炒成了天价,齐国赚了一笔大钱,八年都不用征收赋税。

和这一计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是菁茅谋了。

[var1]

菁茅,也就是生长在长江流域的一种茅草,并没有什么价值。

当周天子因为各路诸侯不再上缴贡赋而为金钱发愁时,管仲便建议周天子将菁茅的产地封起来,并下令:

“天子将要去泰山祭天,凡是想要一同参加的诸侯,必须带着一捆菁茅作为祭祀所用的垫席,否则不能进去。”

泰山在古人心中就相当于神山,是一种信仰,泰山祭天这么大的事情,各路诸侯都想要参加,因此,都跑去菁茅产地来买菁茅。

一捆菁茅定价百金,周天子也因此赚了七年的财用。

管仲不仅善于谋略,具有经济头脑,而且看人很准。

[var1]

齐桓公一般都敬重的称他为仲父,在管仲病重之时,齐桓公前来探望,请管仲离开之前,再指点自己一下。

管仲希望他能够远离易牙竖刁等小人,并说明了原因:能够违背人类本性,比如做出伤害自己的儿子或者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对君王的爱的,是不值得相信的。

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忠告,依旧宠信这几个人,最后果然被这些奸人给害伤了。

管仲为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被称为“春秋第一相”,实至名归,难怪诸葛亮都非常崇拜他,常常自比管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解燕国燃眉之急,太子丹决定找人行刺秦王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燕太子丹,姬姓,燕氏,名丹,燕国蓟城(今北京市房山区)人,战国时的燕国太子,燕王喜之子。为质于秦,燕王喜二十三年,逃亡归燕。二十八年,见秦兵旦暮至,乃遣荆轲以送督亢地图及樊于期首级为名,赴秦刺秦王政。事败,秦急攻燕。太子丹与燕王姬喜同逃辽东。燕王喜用代王嘉之计,斩姬丹以献秦。秦灭韩前夕,

  • 这位“小国之相”助人渡河,被孟子议论“作秀”,却获孔子称赞有先贤遗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子产执掌郑国政务20多年深受百姓爱戴,《礼记》赞他“犹众人之母也”。子产去世时,“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治理郑国期间,曾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助人渡河。孟子听闻后借题议论:子产心肠好,却不知为政之道。如果十一月建好行人的桥,十二月建好通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过河发愁了。孟子的这番议论,大致想阐明这

  • 张良行刺秦始皇证明其见识不足,行事极端,将韩国灭亡原因归于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良个人简历,张良奇遇,张良行刺原文

    张良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国仇家恨那还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见识和能力都不行啊!见识和能力只要具备了一样,张良都不会选择去刺杀秦始皇。司马迁是这么解释张良刺杀秦始皇这件事儿的:“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张良家从他爷爷那会儿开始为相,到了

  • 周倜分享:孔子博物馆《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特展系列之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孔子博物馆特展系列之五周倜分享周倜,男,汉族,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鉴宝专家,业余时间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

  • 灭秦后各路诸侯因利益分配不均而混战,项羽以骑兵在彭城之战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回彭城完整版,项羽彭城,楚汉灭秦为何秦的大军不去增援

    这场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项羽统领的西楚军团,以及刘邦统领的反楚联盟。开战之前,刘邦刚刚攻占了关中地区,拥有了稳固的后方。项羽则是凭着大封十八路诸侯这件事,拥有了崇高的声望,成了诸侯当中的霸主。然后,因为山东地区发生了叛乱,项羽不得不带着自己麾下的精锐,先行前往山东地区平叛。然而就在项羽前往山东平叛

  • 王浚自益州发水陆大军攻打东吴,并非仅走陆路,有时也走水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长江源头的古代说法,从岷江等水系位置上看王浚的造船之处司马炎听从了羊祜的建议,让王浚任益州刺史,在蜀地修建战船。益州为当时蜀地,成都为益州治所,所以王浚镇成都是合理的。这也有了当时灭吴之战时,王浚从成都出发的说法。成都在当时为陆地,并未直接与长江相连,但却距离岷江、沱江等不远,沱江、岷江都为长江支流

  • 吐蕃与唐朝的决裂,利益争夺与野心膨胀,历史渊源的微不足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吐蕃使节经过特鲁普干布、满松满赞、塘祖德赞等三位吐蕃赞普的艰苦努力,王朝政权稳定并初步发展起来。隆朔三年,吐蕃与梁、宋、毛三国建交。南与天竺接壤,西与库车、疏勒接壤,北与突厥接壤。可见这一时期吐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吐蕃与唐朝的交往大多发生在和平时期。这一点从吐蕃派出的唐使就可以看出。贞观八

  • 肖说三国,64,,曹操大度饶人,周瑜承认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自从留在江东,就开始走访这一带的士族、渔夫、农夫和采药老人等,知道近一段时期以来天气多晴,见不到雨雾,有些反常。而空中的水汽多有蒸腾,蒸腾多了必然要凝结。秋高气爽,本来气候干燥,一般水汽不足以凝结成雨水,有雾才正常,但已连续多日不见雾气,因此推测近日必有雨雾,而且水汽凝聚多日,如果有则一定是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荣华富贵,竟找上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女皇武则天简介,女皇武则天免费完整版,武则天和女皇吻戏视频

    当时太子李承乾不得唐太宗宠幸,老四李泰一心想着自己当太子,唐太宗因为此事迁怒两人,之后双双被贬,晋王李治排行老九,被立为太子。太子李治性格很好,非常孝顺,当时他的母亲长孙皇后离去,李治那会才九岁,哭的是非常伤心,众人看到都很难受。还有一次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去打高丽回来之后得了毒疮,李治知道后居然用嘴把

  • 朱元璋看上徐达12岁的女儿,彻夜长谈之后,徐达含泪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为什么会爱上徐达的女儿?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一登基,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国家。朱元璋出身草根,深知打天下容易,守国难。当时,朱元璋打天下不久,虽然打天下的时候那些英雄是齐心协力的,但是打天下之后,很多朝臣都有私心,难保不造反。比如,蓝玉在打天下的时候很努力,但是当世界和平来临时,他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