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清朝时期,中国最大的省份在哪里?清朝为何要一分为二

在清朝时期,中国最大的省份在哪里?清朝为何要一分为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72 更新时间:2024/3/4 17:09:13

明朝时期江南省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最初时的称呼是南直隶,属于永乐时期迁都后形成的产物,尽管说那个时候国家的首都已经迁到了北京,但是南京依旧还存在一个小的朝廷,官员机构首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后来才能够逐渐形成南明政权。

在很早的时候,江南省就非的富裕,因为国内爆发的战争基本都出现在北方地区,因此该地区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工业和农业都发展的十分稳定,而且发展速度比较快,所以这里才会非常富庶,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当时最大的一个省了。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为了能够让满清的统治地位更加崇高稳定,因此南直隶从此后就叫做江南省,尽管名字改了,但是影响能力依旧存在,在清朝初期那段时间,国家所有的财政收入,江南省就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而经济往往也代表着地位和影响力,所以说江南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对整个大清有着巨大的影响了。

江南省不仅经济富庶,而且人杰地灵,每次科举考试江南省都能涌现出大量的人才,几乎占据了全国上榜人物的二分之一。因此,在古代的时候,人人都说天下英才半数江南,这句话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

当时的江南省分为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区,这就是现在的安徽、江苏以及上海,面积达到了23.5万平方公里,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大省。而这样一个经济强大、人才众多的强省,在明朝时期还是以此为豪的。然而,到了清朝时期却开始改变了,清朝认为该地区对满人的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在清朝眼中,东北才应该是皇权兴起的地方,北京则是政治和权力的中心,而且这些地方和江南省有着非常远的距离,因此而引发了清朝统治者的担心。

为此,清朝皇帝曾多次召集大臣进行商讨,以免江南省会对整个大清造成威胁,最终顺治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别交给江南左右布政使司负责管理。到了康熙年间情况又有所转变,按照地理环境改为江苏省和安徽省,之后就没有再改变过,而这两个省份的管辖范围基本和江南省是一致的。

等到了乾隆二十五年之后,基本很少在献资料中发现江南省这个称呼了,大多数都是用安徽省和江苏省,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人们已经对江南省一分为二的情况全面接受了,这也正是清政府想要看到的。

此后,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份发展的也十分迅速,在国内省份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到了民国时期,税收也在前十之内,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逐渐减缓了脚步,早已被江苏和上海甩开了距离。

总之,过去的江南省确实是全国最大的省份,而且经济富庶人才辈出,这本是好事,可是对于统治者来说,却渐渐形成了威胁,尤其是清朝和明朝有着较大的区别,清朝极其担心江南省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才有了一分为二化的想法,想要以此来削弱该地区对全国的影响力。而最终清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的,只不过就算没有江南省存在的威胁,清政府还是覆灭了,这也是清朝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更多文章

  • 致明朝衰落的万历皇帝,贪欲熏天的他能荒唐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刚上任的时候确实对得起父亲的托付,在位期间他巩固了大明皇朝的边疆、发展了地方经济。短短几年间让明朝的军事、经济、民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眼看国朝就要更加的兴旺,大有还能再延长国祚一百年的样子,算得上是励精图治,只可惜这个样子他只延续了十年。或许是因为跟文臣武将斗智斗勇,每天处理繁琐的事务,付出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护照100张,清朝护照价值,清朝第一本护照是什么

    前不久热播的电影《万里归途》当中,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在机场接回同胞时,就曾让群众高举“中国护照”用来开路。那一刻不少人感受到了“中国护照”所带来的力量。在电影情节里,宗大伟遇到了外部势力时,拿出护照是最简单直接也是最强有力的保障。手持护照,代表着国家站在你的身后,中国站在你的背后。谈起护照,不禁有人提

  • 嘉靖是最擅权谋的皇帝,20年用大礼议强化皇权,15岁压制当朝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正德十六年三月,紫禁城。慈寿皇太后张氏还未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活蹦乱跳,身强力壮的独生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怎么就这样驾崩了呢?关键朱厚照还没有儿子!原本以为反正皇帝年轻,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生,总会有儿子出生,现在却皇位空悬了。正德皇帝自己少年时与先帝明孝宗朱佑樘夫妻情深同甘

  • 清朝最牛机构之一,不但手眼通天,甚至敢欺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年希尧、傅恒、福隆安、福长安、和珅、丰绅殷德、肃顺、文祥等人,甚至连庄亲王胤禄、质亲王永瑢、恭亲王奕訢都曾经当过这个机构的总管。看这个配置,就知道这个机构绝不简单,不但手眼通天,到后来甚至都敢欺负皇帝。这个机构就是内务府,全称“总管内务府”,是大清执掌皇家各项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

  • 除了官家,宋朝皇帝还有什么其他称谓?兼论“官家”的感性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清平乐》火了“官家”称谓。不过皇帝称“官家”从晋朝已经出现;在五代十国、两宋被大量使用;而且宋朝,除了官家,还有“大家”、“大官家”、“宅家”、“官里”等类似皇帝便称。所以官家起源,与宋代的意识形态联系不大。二、故本文观点:“官家”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汉语“双音化”的演进:在中古有大量的“双音

  •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五,文治武功,无冕之皇-大清和硕睿亲王系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开篇大家一定都很奇怪,多尔衮应该是正白旗啊,怎么成了正蓝旗呢?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睿亲王系的旗籍的确十分复杂,清初和后金时期八旗内部众贝勒几次换旗几乎都与多尔衮有关。天命八年,太祖的幼子开始分旗,阿济格和多尔衮各得到了正黄旗15个牛录,成为正黄旗的小旗主。而太宗继位,黄白两旗互换,于是多尔衮又变为

  • 朱元璋与李渊都是开国皇帝,为何朱元璋称太祖,李渊称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渊为啥叫李渊,刘邦李渊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与李渊的区别

    太祖和高祖都是用在开国皇帝身上的庙号,但是太祖与高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庙号为太祖的皇帝都是没有依靠祖上的基业,而且在祖上几代人中也没有太显赫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开国皇帝一般都会称为太祖,而庙号为高祖的皇帝一般都是出身于贵族,并且祖上也会有地位显赫的人,为家族奠定了基础,这个人会被追封为太祖,所以

  • 慈禧皇后的真正伤因已被揭开,并不是伤于疾病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皇后的后花园,同治皇后顶撞慈禧视频,慈禧秘史皇后的扮演者

    人们自然伤亡,但由于不同的身体条件,一些人活得很长,而另一些人则英年早逝。慈禧一生中的生活极其奢侈,他离去时已经70多岁了。那时他已经很老了。但是在她伤前,她无法逃脱疾病的折磨。人们说她伤于疾病,是因为她年老体弱。事实上,她的伤因直到清朝灭亡多年后才浮出水面。慈禧宫的每个人都知道慈禧女王总是腹泻,但

  • 这个皇帝称比自己小十岁的另一个皇帝为父,还坑害了宋朝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在明宗离去后就进入皇位争夺的危机中。在清泰元年他的继子李从珂把他的儿子闵帝李从厚杀了,自当了皇帝。可是这场皇位之争并没有结束,因为明宗的女婿也惦记上皇位了。后唐明宗的女婿就是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的军队。向当时实力比较强的辽国求援,辽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开出

  • 清朝灭亡后,14万皇室成员去哪儿了?有人至今留长辫,自称八阿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皇室十大谜团,清朝皇室所有人物介绍,清朝皇室里的历史

    王朝的建立和灭亡往往都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王朝建立迎来的是喜悦和未来,而王朝灭亡迎来的是家破人亡和痛不欲生。王朝的建立和王朝的灭亡就好似一个圆周运动,一个王朝的建立承接的是上一王朝的灭亡,一个王朝的灭亡后会跟随新一个王朝的建立。这就是我国封建王朝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但是这个发展规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