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界公认繁华兴盛的隋朝,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代就灭亡了呢?

世界公认繁华兴盛的隋朝,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代就灭亡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4/2/19 10:03:21

因为隋朝曾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朝代,却在最鼎盛的时候灭亡了,而且灭亡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据史料记载,隋朝从兴盛到灭亡仅仅用了不到七年时间。

那么隋朝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

原因致其在短短几十年就灭亡了呢?今天我们来揭秘一下。

褒贬不一隋文帝杨坚成就霸业,建立大一统

杨坚出身于军事贵族,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杨坚一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从小就崭露出过人的智慧与军事方面的才能,所以杨坚承袭父爵,抓住机会,建立了隋朝,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期间成功统一了已经分裂百年的中国,而且又开创了很多先进的制度,比如选官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更是开创了科举制度,这对当时隋朝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而隋朝之所以成为最强朝代,主要是杨坚在位期间开疆扩土,施仁政,让百姓种田耕地,休养生息,因为没有战乱瘟疫,百姓安居乐业,所以短短二十多年,人口就达到了4000多万。

不仅人口数量鼎盛,粮食储存量也是最大的,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光粮食官仓就有6个,可谓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杨坚还有一个非常正确的举措,建立了府兵制度,所有百姓既是农民又是官兵,闲时当兵,农时种地,一举两得,所以隋朝是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都相当强悍,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王朝。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杨坚建立了隋朝,有这么多功绩,也有被世人所诟病的地方,甚至被称为最大的罪过。

那就是他废了太子杨勇,选了另一个儿子杨广作为他的继承人,而就是这一个决定,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隋炀帝杨广祸国殃民,使隋朝走向灭亡

说到杨广,我想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暴君,荒淫无度等字眼上,杨广到底有多残暴呢,史料有记载,杨广喜欢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周边的一些小国都没有逃过他的讨伐,大战连着小斗,无一幸免。

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杨广征调士卒数百万。就连种地的农民都不让种地了,调去充当军役攻打高句丽,但是这样的行为明显不可取,也是不明智的。

都去打仗了,没有人种地,土地荒芜,没有粮食收获,所以三次攻打高句丽,都是失败而归,大量的士兵和民夫都死于战场,弹尽粮绝,人员伤亡惨重。

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百姓农忙时被征调修运河,但是由于官员层层剥削,百姓吃不饱,根本无法干活,就被活活打死,之后又遇到灾荒年。

因为没有饭吃,有的人只能啃树皮充饥,但也无济于事,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所以百姓都对杨广产生了憎恨,更是产生了逆反心理,百姓忍无可忍,从而引发了农民起义。致使国家衰败萧条,混乱不堪。

而杨广的另一大罪行就是荒淫无度。杨广为了一己私欲,骄奢淫逸,后宫佳丽高达3000人。而且每次出去巡游的时候,都要大修宫殿,供自已娱乐,而修造宫殿就要征收大量民役,可这是劳民伤财的工程,那时的百姓已经无法过活。

杨广却不顾百姓死活,视百姓的生命如草芥。所以当百姓看到杨广这样的行为时,自然心有不满和失望,看不到生活希望的百姓给杨广冠上了暴君的骂名,而就是杨广这两大罪行,祸国殃民,使隋朝走向了灭亡。

隋朝内部阶级矛盾愈演愈烈,加速隋朝灭亡

一家公司或一个集团的建立,幕后少不了资本的推动,而一个朝代的建立,其背后也是有重大利益集团在操纵,隋朝也不例外。

当时隋文帝建立隋朝的时候,其内部有三个政治派系,这三个政治派系分别是关陇士族,江南士族和山东豪强。他们也算是杨坚建立隋朝的功臣,而与隋朝皇帝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关陇士族。

当时隋炀帝继位之后,因为性格比较暴躁,而且刚愎自用,不想受关陇士族的摆布,很多方面都和关陇士族对着干,所以关陇士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想把隋炀帝给拉下马,让比较听话的李渊当皇帝。

但隋炀帝毕竟是一国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容易让他倒戈。而隋炀帝看到关陇士族对自己有了异心,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力挺南方士族,就这样,当时三股势力互相争斗,各自为战。

由于杨广支持南方士族,引得其他两股势力的不满,再加上杨广对一些小利益集团的打压,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还有一些达官贵族也加入到战争中,所以是多方争斗,场面混乱不堪。

但是隋朝内部争斗,最受伤害的是平民百姓,当时百姓的生活已经是水深火热,内部饥荒,外部敌人入侵,无法生存,苦不堪言。

农民百姓对于这样的昏君憎恨不已,忍无可忍,也进行了起义,至此强大的隋朝分崩离析,支离破碎,彻底灭亡。

据史料记载,杨广都是死于兵变的战役中,杨广死后,隋朝也彻底完蛋了,所以隋朝内部矛盾的演变,也成为了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隋朝在建立初期就已经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了,只不过这些因素被当时隋朝的繁盛给掩盖了,随着朝代的发展以及皇帝的换位,这些不稳定因素渐渐显露。

我们只能感叹隋朝灭亡来得实在太快了一些,毕竟在二世就灭亡了。

只能用难看二字来形容这对父子了。

虽然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它的强大和繁荣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存在的意义是让后人借鉴先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历史。

更多文章

  • 项羽如果没有乌江自刎,他能否东山再起,再与刘邦争夺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从汉朝一直讨论到了21世纪,永远都有人在争论!北宋王安石认为即便项羽渡过乌江,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唐朝杜牧认为胜败乃并驾常事,东山再起不无可能。与其争论,何不窥探一下项羽本人的想法呢?其实从他拔剑自刎的行为就能揣测出项羽内心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大势已去,再无翻盘机会。他不是不能渡乌江,而是他知道

  • 太平公主的一生:帮母亲主持朝政,帮侄子复辟李唐,自己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唐简介,唐太平公主简介,李唐被判死刑吗

    但是作为一个公主,为什么后世都称她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

  • 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为何还把持兵权不放?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是六出祁山)取得了哪些战果呢? 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将西县千多家人带还汉中; 袭杀了曹魏的张郃、王双两员大将,其他小将无法统计; 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击败司马懿部魏军,斩首三千。 诸葛亮派魏延、吴懿在上邽打败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魏地麦粮。 其他的,没有了。 除了

  •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献帝和刘备什么关系,刘备为何说汉献帝已死,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区别是,在曹家父子手里,可以活着,直到自然死亡。而到了刘备手里,不可能活得长久。在曹家父子里手,当傀儡皇帝可以活着,被废掉帝位之后,以“山阳公”的名义,还可以活着。虽然活得不保险,说不定写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就会被毒杀,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可至少还有机会、有可能活下去。而且,曹氏父子还没有统一

  • 在明朝历史上,就他当过两回皇帝,而且第二次做皇帝,还处死了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明朝的历史,从辉煌到落幕的起点,也要从朱祁镇这里皇帝开始。随着仁宣二帝的积极治理,明朝的国力日益精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这两位皇帝都是短命的人,加一起才十一年而以。明宣宗朱瞻基病死后,朝堂出了问题,有声音要立襄王为帝,要不是张太后这个女强人,强硬表态朱祁镇为帝,可能这人真没资格称帝。这时

  • 玄武池往事:惨遭放弃的三国曹魏水军孵化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漫长的王朝争霸史上,曾有数位帝王选择在华北平原上开挖大型水池,充当新建水师的培养和训练基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就是其中翘楚,后来的北宋创建者赵匡胤亦是如此。至于夹在两人之间的三国权臣曹操,更是有在驻地邺城展开过类似修筑。许多古代王朝 都会在开凿的人工湖中编练水军但与前后两位大佬的杰作不同,曹操下令开

  • 明朝皇帝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历史不外乎有这几个原因,首先朱元璋对于明朝的江山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能力很突出,让其他的皇帝都非常佩服他。从另外一方面去讲,虽然满汉是有矛盾的,但是如果满族皇帝为汉族皇帝扫墓,可以拉拢维护势力,并且还可以显示出康熙皇帝的博大胸怀,这也未尝不可。这几个字,就是康熙皇帝为朱元璋扫墓的时

  • 赵云为什么要誓死追随刘备,原因是刘备身为领导的神之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作为绝大数现代人都喜欢的一个三国人物,赵云可以说一直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这是因为赵云武艺高强,白马银枪,为人又忠肝义胆。也因此在关键处被刘备委以重托。我们都知道赵云跟随

  • 1700年才收四徒弟,神秘人物与汉文帝的道缘,为何道家人物配做圣王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言大道的“可贵” 天地之间谁最大?一般人觉得是帝王或元首,但道家认为帝王只是四者之一。太上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是历代圣王明君尊道贵德的核心由来。 两汉时期,研究《老子》的人很少,一般仅限于帝王世家或少数将相、州牧。但

  • 北宋末期,蔡京为什么被称为“六贼”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末期,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这个称号源于他在政治上的种种罪行和恶行。蔡京在当时的官场中极具影响力,他拥有天子信任的大权,并且拥有庞大的财富和人脉,这使得他能够操纵官场和政治。首先,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与他在政治斗争中所使用的阴谋和手段密不可分。他在政治上善于拉帮结派,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