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灭亡时,王剪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秦朝灭亡时,王剪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16 更新时间:2024/2/7 22:43:14

那么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干啥?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原来,那时王翦老将和其子王贲早已离世。

如果王翦活着,也打不动了

有人说,王翦之前也侍奉过秦昭王,曾献计杀死魏齐,然而史书上却找不到任何记载,也许是来自小说《东周列国志》吧。

要知道,秦国从来不缺将帅,白起之后便是王龁蒙骜。而那时,王翦还是籍籍无名,他能展露头角,其实是在那两位大将去世之后。据记载,直到公元前236年,他才开始在秦国的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一切也正是发生在秦王政真正掌权之后,所以他实际上秦王政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

但是,王翦年龄长于秦始皇是肯定的。公元前225年,李信兵败楚国,秦王政曾驱车赶到频阳,邀请王翦出山,王翦曾说:“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可见,王翦当时年龄至少50岁,那么等到秦二世即位时,王翦就算活着,也快70岁了。试问,那时他还举得动刀吗?

王翦之孙王离

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怂恿秦二世胡亥杀戮功臣,蒙氏首当其冲。秦国一统天下,王氏和蒙氏功劳最大,蒙氏被灭族后,按理说,王氏该独掌兵权。

但是,据历史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后,章邯挂帅,王翦之孙王离仅为其麾下的一员大将,可知当时,王氏声望在朝堂上早已大不如从前。

据此可推测,王翦和其子王贲早已离世多年,否则贵为秦国第一功臣的王氏家族怎么能落没至此。

王翦功成身退

自打楚国灭亡后,王翦便突然从史书中消失了,无论是平定南越还是北伐匈奴,秦始皇都没有再派这位名将出征。

虽说王翦之前也曾告老回乡,但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不过他为了自保,消除秦王政的戒心,伐楚期间,不断向秦王政要这要那。那么等到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如此既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也能确保王氏一方平安。

正因为王翦功成身退,王氏才渐渐淡出朝堂,军权后来几乎由蒙氏独掌。也正是这样,蒙氏才成为赵高打击的首要目标,而王氏也才能逃脱赵高的魔掌。

结语

秦朝建立后,第一功臣王翦履行自己伐楚之时曾许下的诺言,急流勇退,渐渐淡出朝堂。且不说,王翦、王贲父子在秦二世即位时早已离世,即便是活着,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章邯之将帅之才,其实不在白起、王翦之下,然而却也无法挽回秦朝的败局。因此,大秦之覆灭不在于缺少将才,而在于失了人心。不然,何至于,陈胜高呼一声,天下群雄便群起响应呢?得民心得天下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收复了蒙古而明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明朝死活都打不下蒙古,明朝亲王为何娶蒙古女,明朝为什么要解决蒙古

    严格来讲,这个人口数量并不算少。可问题出就出在,这个人口的分布极其不合理。我们都知道,金人和蒙古人把北方霍霍了一通,大量人口南迁,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明初,人口基本上都分布在南方,南方人口5000万,而北方仅1000余万,同期安南的人口就有600万余人。朱元璋能北伐成功,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吃了南方

  • 诸葛亮3兄弟“龙虎狗”,为何会分别投效三国?大家族的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会知道,他事迹一直被世人歌颂着,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大战、三气周瑜等。貌似他的兄弟在历史中被慢慢的淹没了。诸葛亮三兄弟分别在蜀汉和东吴做官,大哥诸葛瑾是东吴的大将军,二哥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三弟诸葛均是蜀汉的长水校尉。这三兄弟的父亲是诸葛圭。诸葛亮,琅琊阳都人,早年隐居

  • 中国古代的嫡庶之别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岳飞竟也受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嫡庶之别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区分在一些朝代尤为严格。在嫡庶之别的制度下,嫡子通常被认为比庶子更有地位和权力。这种制度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事件,以下是一些例子:古代皇帝的继承问题:在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是基于嫡庶之分来决定的。例如,在明朝,皇位继承只能从嫡子中选出,而庶子无法继承

  • 三国时期最卑鄙的将领,一生专杀救命恩人,如今却被世人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大家去阅读史书,会发现很多不知名人物的一生,可谓精彩万分,不单单是那些大人物,小人物更是有不凡的传奇。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卑鄙的小人物,自身没有太大的本事,却一直杀害自己的恩人,这可以说是罪大恶极,而且还是三番两次,此人道德底线完全是无耻二字。但是谁又能想到后世却是被世人供奉,成为百姓严重的“宗

  • 传说中明朝神仙般的存在,刘伯温的生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关于他的身世,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民间传说刘伯温是天界的一位天神,元朝末年,朝廷统治腐朽,已至于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玉皇大帝派遣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安定天下,免人世间生灵涂炭,相传,从出生开始,刘伯温就一直生活在一片桃花林里,有各位花仙护佑长大,习得知识,拯救苍生,

  • 刘备的形象从帝王豪杰沦为“近伪君子”,是因为世人的厌恶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虽然他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但乐善好施,广交豪侠游士。这样一个堪称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形象却从帝王豪杰逐渐变成了近乎“伪君子”,这样的反差,是因为世人的厌恶吗?答案是否定的。刘备剧照从草根到霸主在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曹操因为依靠自己祖父为权宦的这一条件

  • 救过朱元璋 明朝最强谋士刘伯温爵位却不高!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初政治家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还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更被后人誉为再世诸葛亮,在一场战役中他还救过朱元璋的命,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却只封他为「诚意伯」,地位虽不低但也不高,主要与他的个性及籍贯有关。刘伯温在朱元璋夺天下期间,提供不少建言策略,表示应先灭割据地方的军阀陈友谅,再攻打张士诚

  • 宋太祖一梦成龙,宋太宗骑龙伏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太祖与赤须龙,宋太宗读书时候有鹤,宋太祖重文轻武

    宋太祖赵匡胤小时候常做一梦,梦见自己可为真龙天子,可结束唐末五代十国的纷争,让万世享太平,可龙背常出现弟弟赵光义骑龙嬉戏,刚梦醒时分弟弟赵光义确实在自己身上,赵匡胤并不解其梦何意,醒后依旧打长拳。而今世事变迁,976年是否发生过斧声烛影的往事都已尘封,只见宋太祖的永昌陵和宋太宗的永熙陵长满了麦苗,石

  • 秦始皇曾为中国取了个名字,即便2千多年过去,依旧为人们所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首位统一中国的君主人物,也是第一个开始将君主改称“皇帝”的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以及改革家。秦始皇嬴政年纪轻轻已有着天子气概,年仅13岁即位,几年之间平定朝内叛乱,除掉专政大臣,一步一步开始将整个国家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他坐稳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雄心抱负

  • 朱祁钰收朱见深为养子,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为何他没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朱见深简介,朱祁钰被废朱见深,穿越成朱见深的小说

    在朱祁钰登基之前,朱见深先被册立为皇太子,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防朱祁钰篡国。而当时朱祁镇被俘虏,有人的意见,还是认为扶持皇子即位比较好。但是朱见深才两岁,就算让他当了皇帝,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不仅如此,如果是朱见深即位的话,那么瓦剌就能用朱祁镇威胁朝廷了。毕竟他们的人质是皇帝的亲爹,群臣不能坐视不管。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