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奔流文化·器物】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

【奔流文化·器物】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1 更新时间:2024/2/10 2:42:38

说起弩,想必大家会想到古装剧里的一些战争场面:“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古代的远程投射兵器有弩、投枪、投石机、飞斧等,其中以弩的应用影响最大。如果说弓是世界性的,那么弩便带有极其浓厚的东方色彩。

不少人好奇了,古代的弩到底有多厉害?

陇原古代兵器谱③

1】

在甘肃省庆阳市的镇原县博物馆,有一件东汉时期的“南阳宛造四石弩”。1996年9月,被国家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

强弩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帝国的重要利器,地位在弓箭之上,尤其是对游牧民族骑兵时。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5000步兵与8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8万匈奴骑兵围攻了十多天都没能把李陵击败,一直到李陵所部箭支消耗殆尽,才觅得机会。匈奴骑兵所惧、李陵的汉军所依仗的正是远程利器强弩。

两汉时期强弩的极致——大黄弩的最高射程可达400米左右。李广曾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就以它连续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匈奴骑兵善骑射,在60米之内能准确地射中目标已属不易,有效射程不会超过100米,与汉军强弩相比,高下立现。

镇原县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东汉铜弩机,原弩的威力又如何呢?看它在陈列柜里布满的铜锈,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它布满一种凌厉的杀气。

东汉“南阳宛造四石”铜弩机(镇原县博物馆藏)

2】

这件铜弩机出土于镇原县城关镇的高庄村,这是它的相关数据:重1100克。制作精巧,外观平整光洁,铜质优良,悬刀(扳机)上阴刻“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十四字,隶书,字迹纤细。弩机郭长14.2厘米,宽3厘米,厚2.6厘米,悬刀长9厘米,望山(瞄准器)长6.6厘米,牙、牛部件俱全。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木臂前端的机槽内。

弩机构造示意图

此弩机当时是装在弩的木臂后部,发射时,先将弓弦后拉,弦被钩在牙上,牙由牛托住,牛的长端由悬刀卡住,对准目标后,把悬刀一扳,牛就顺势松开,牙缩下,钩住的弦弹出,就将放在木臂上的箭支射出,杀射敌人。

铭文“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中“南阳宛”指的是今河南省南阳市。“四石”是指弩的强度(即张力),汉代弩实现了标准化,以石为单位,以弩的拉力分为1-10石。据《居延汉简》记载,弩的强度在3-8石之间,射程在120-240步以内,按汉代一石折合现今30.24千克,汉尺一尺等于0.23米计算,四石弩的张力约为120.96千克,射程约为200米。

汉武帝时期规定张力在150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严禁出关,违者受罚,可见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此“四石”弩证明为一般弩机,可以私携出关,所以墓主人死后才能用它来做陪葬品。

“匠工张平二十一”中的“张平”是人名,“二十一”是弩机的编号,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

3】

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出现在战国时期,它虽源自弓,但比弓的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起到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到了汉代,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郭,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为了使弩机提高命中率,一些弩还加高了望山并加上刻度,用于瞄准,具有现代步枪标尺的作用。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弩是一项重要发明,可以等同于“步枪”。

军用的狙击弩

东汉至魏晋,是弩机发展的最高峰,诸葛连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到了宋代先后出现了神臂弩和豆寸子弩,神臂弩射程远达340多步,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而豆寸子弩则是一种大型的攻城床弩,将弩机安在木架床上,靠绞车来拉动弩弦,一次可以发射十余支箭射到千步远,成为冷兵器时代射程最大威力极强的“大杀器”。

宋代以后,火药逐渐应用于兵器上,出现了火器,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出人意料的是弩这种传统的武器装备在现代反恐行动中又一次复活了,反恐突击队员使用的强力弩弓,可穿透15厘米厚的树木,主要用于隐蔽突击作战、解救人质,是他们极为有效的攻击性武器,这让人愈发赞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看到杨玉环真实体重,现代女子都笑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看到杨玉环真实体重,现代女子都笑不出来了。其实,这种认知的来源大概有两点,一是唐代的绘画、雕塑、陶俑以及各类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大多数都是“丰肥浓丽”的;二是、唐代的仕女图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同样是以丰腴为主,且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写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

  • 武则天为何跟了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孕育子嗣,和李治没多久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为何投入了太子李治的怀抱,武则天真的掌控了李治吗,历史中武则天和李世民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就入了李世民的后宫,当了李世民的才人。而这一年武则天仅仅14岁,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在古代这样的年龄已经可以结婚生子了。可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是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也没有孕育过子嗣。这在当时的后宫中,是一件奇怪的事。当时的武则天也算是一个美

  • 世界公认繁华兴盛的隋朝,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代就灭亡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皇帝简介,隋朝陈国,隋朝地图完整版

    因为隋朝曾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朝代,却在最鼎盛的时候灭亡了,而且灭亡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据史料记载,隋朝从兴盛到灭亡仅仅用了不到七年时间。那么隋朝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致其在短短几十年就灭亡了呢?今天我们来揭秘一下。褒贬不一隋文帝杨坚成就霸业,建立大一统王朝杨坚出身于军事贵族,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武帝

  • 项羽如果没有乌江自刎,他能否东山再起,再与刘邦争夺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从汉朝一直讨论到了21世纪,永远都有人在争论!北宋王安石认为即便项羽渡过乌江,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唐朝杜牧认为胜败乃并驾常事,东山再起不无可能。与其争论,何不窥探一下项羽本人的想法呢?其实从他拔剑自刎的行为就能揣测出项羽内心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大势已去,再无翻盘机会。他不是不能渡乌江,而是他知道

  • 太平公主的一生:帮母亲主持朝政,帮侄子复辟李唐,自己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唐简介,唐太平公主简介,李唐被判死刑吗

    但是作为一个公主,为什么后世都称她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

  • 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为何还把持兵权不放?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是六出祁山)取得了哪些战果呢? 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将西县千多家人带还汉中; 袭杀了曹魏的张郃、王双两员大将,其他小将无法统计; 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击败司马懿部魏军,斩首三千。 诸葛亮派魏延、吴懿在上邽打败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魏地麦粮。 其他的,没有了。 除了

  •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献帝和刘备什么关系,刘备为何说汉献帝已死,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区别是,在曹家父子手里,可以活着,直到自然死亡。而到了刘备手里,不可能活得长久。在曹家父子里手,当傀儡皇帝可以活着,被废掉帝位之后,以“山阳公”的名义,还可以活着。虽然活得不保险,说不定写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就会被毒杀,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可至少还有机会、有可能活下去。而且,曹氏父子还没有统一

  • 在明朝历史上,就他当过两回皇帝,而且第二次做皇帝,还处死了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明朝的历史,从辉煌到落幕的起点,也要从朱祁镇这里皇帝开始。随着仁宣二帝的积极治理,明朝的国力日益精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这两位皇帝都是短命的人,加一起才十一年而以。明宣宗朱瞻基病死后,朝堂出了问题,有声音要立襄王为帝,要不是张太后这个女强人,强硬表态朱祁镇为帝,可能这人真没资格称帝。这时

  • 玄武池往事:惨遭放弃的三国曹魏水军孵化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漫长的王朝争霸史上,曾有数位帝王选择在华北平原上开挖大型水池,充当新建水师的培养和训练基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就是其中翘楚,后来的北宋创建者赵匡胤亦是如此。至于夹在两人之间的三国权臣曹操,更是有在驻地邺城展开过类似修筑。许多古代王朝 都会在开凿的人工湖中编练水军但与前后两位大佬的杰作不同,曹操下令开

  • 明朝皇帝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历史不外乎有这几个原因,首先朱元璋对于明朝的江山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能力很突出,让其他的皇帝都非常佩服他。从另外一方面去讲,虽然满汉是有矛盾的,但是如果满族皇帝为汉族皇帝扫墓,可以拉拢维护势力,并且还可以显示出康熙皇帝的博大胸怀,这也未尝不可。这几个字,就是康熙皇帝为朱元璋扫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