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

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51 更新时间:2024/1/22 9:11:00

然而长老却说:“自古天子避醉汉,何况老僧乎?”“便是打坏了殿上的三世佛,也得回避他。”容忍到了不能再容忍的地步时,才把他叫来道:“智深,你连累杀老僧!前番醉了一次,搅乱了一场。今番你又如此大醉无礼,乱了清规,你搅得众僧卷堂大散,这个罪业非小!我这里五台山文殊道场,千百年来清净香火去处,如何容得你这等污秽!你且随我来方丈里过几日,我安排你一个去处。”之后,又给他皂布直裰,僧鞋一双,白银十两,带上写给智清禅师与智深安排一个职事的书信,并赠智深四句偈语后,才把智深打发到了汴京大相国寺。真是仁至义尽,不得不使人口服心服,肃然起敬!智真长老不仅具有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宽恕容人、善于识人、胆识过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是一位慧者、哲人、导师、预言家。

在《水浒传》中,智真长老出场不多,但从他对鲁智深两次犯戒的处理看来,确实具有相当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佛学功底和娴熟的禅定功夫,不愧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远见卓识的道人。他对鲁智深人生道路的影响起了关键作用。在鲁智深被官府追捕的危急关头,他力排众议,毅然剃度智深为僧,救了智深一命。当鲁智深在五台山两次犯戒、大闹文殊寺后,他又让鲁智深去了东京大相国寺安身,并赠予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且吩咐说:“记取今日之言”,“你可终身受用”。因为这四句偈语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所为,指出了鲁智深的前程。当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无赖,倒拔垂杨柳时,偶然遇见了林冲,结为兄弟。

当林冲被高俅所害,在刺配沧州途中的野猪林里,被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时,智深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这就是“遇林而起”。正因如此,也被高俅所逼,只好与杨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龙山宝珠寺,上山当了头领,这就是“遇山而富”。后来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与呼延灼欲打二龙山。而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三山聚义,并联合梁山英雄好汉一齐攻下青州后,三山同心归附宋江,上了水泊梁山。鲁智深与林冲重聚。从此,跟着宋江西闹华山,北取大名府,夜打曾头市。

直到一百零八将齐聚梁山后,英雄排座次,鲁智深位列十三,为步军头领之首,是天孤星。从此,他就成了梁山泊这支农民起义军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之一,梁山也兴盛到了顶峰。这就是“遇水而兴”。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四月十五日,在宋江举行的“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大聚会中,这支农民起义军不仅举起了“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旗号;宋江又在其《满江红》一词下阕中说:“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表明了这支农民起义军盼望大宋皇帝招安的迫切心情。于是,在宣和四年(1122)春夏之际,宋江等接受招安,并奉诏破辽,保民安国。后经宋江领兵攻打蓟州城,大战玉田县,夜度益津关,智取文安县,大战独鹿山,兵陷青石峪,大战幽州,力擒番将,斩死兀颜、耶律,生擒八将,围住燕京,逼使辽国君主耶律辉于宣和四年(1122)冬,纳降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正当梁山英雄好汉凯旋返京之时,鲁智深忽到宋江帐前道:“小弟思念本师,一向不曾参礼。洒家常想师父说,俺虽是杀人放火的性,久后却得正果真身。今日太平无事,兄弟权时告假数日,欲往五台山参礼本师,就将平昔所得金帛之资,都做布施,再求问师父前程如何?”宋江听罢,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思报恩师,这是智深的一片孝心;求问前程,这不仅是鲁智深的心愿,更是有关梁山泊农民起义军前途命运的大事。于是,宋江率领一千来人,跟着鲁智深,去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智真长老对鲁智深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指责鲁智深修行不够,恶习未改。宋江巧言利舌地向长老道:“久闻长老清德,争耐俗缘浅薄,无路拜见尊颜。今因奉诏破辽到此,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平生万幸。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指出智深善恶有别,爱憎分明,只反贪官污吏,但助忠臣良民。长老道:“常有高僧到此,亦曾闲论世事循环。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根心,深知众将义气为重。吾弟子智深跟着将军,岂有差错。”赞扬了梁山农民起义军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业绩,肯定了宋江等英雄好汉“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保国安民之举,也肯定了鲁智深一生的所作所为。

但宋江似觉不够,又向智真长老道:“请问吾师,浮世光阴有限,苦海无边,人身至微,生死最大。”长老偈曰: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叹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赞叹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英雄好汉,能在短暂的人生中,冲破种种藩篱,干了几桩惊天动地的事业。

更多文章

  • 是和哪些因素相关,让四次北伐的南宋一次也没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有实力北伐吗,南宋为什么不北伐,南宋北伐战争简介

    一、宋高宗北伐戛然而止。宋高宗时期不能说完全没有北伐,实际上,他在金军追击的过程中,集结各地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队,是有过顺其自然式的北伐的。金军攻破汴京时,赵构因在外而幸免,后于1127年5月在应天府称帝,是为宋高宗。不过,金军灭宋的态度非常明确,听说赵构称帝的消息后,本来已经撤军的他们,又马上集

  • 时隔20年再度打磨历史剧《大宋宫词》,李少红的倾情进献大宋美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宋宫词40集评价,李少红大宋宫词,经典大宋历史剧

    看了几集《大宋宫词》,先不论剧情,单从整个服装道具化妆等,都是一场视觉盛宴。从宫殿样式、宴会细节、幔帐颜色,从人物发型到内衣外袍,都事无巨细的一一呈现给观众,可以说《大宋宫词》几乎复刻了宋朝的风貌,还原度极高的再现了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这里包括刘涛饰演的刘娥,就先后展示了她的点茶技巧、蜀绣技艺,也在

  • 山河月明结局:朱棣暴戾形象被洗白,作品有创新?吕本想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河月明中为什么朱棣被贬为庶民,山河月明朱棣徐妙云洞房,山河月明朱棣退婚视频

    但这样安排剧情也许是一种创新!作品在为靖难之役发生的起因进行一定程度的洗白——朱棣造反,入京后斩杀数万建文帝朱允炆的官员,看似残暴,似乎已经有历史的定论,但真实的历史可能还要细看发生的原因和逻辑;朱棣追查淮西集团的贪赃枉法、鱼肉百姓,造成集体反弹,他们不敢忤逆朱元璋,只有拿他的儿子开刀;朱棣被冤枉一

  • 尚食:姚子衿成太子嫔,游一帆看不下,大婚之时挑战朱瞻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尚食朱瞻基姚子衿花絮,姚子衿给朱瞻基送补血夜宵,尚食第几集朱瞻基发现姚子衿

    姚子衿之所以进宫当厨师,就是因为不服气,原本应该是她当太孙媳妇的,却被别的女人给取代了。所以,她才会来皇宫,看一看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好。朱瞻基是怎样一个人?可她万万没有料到,在见到朱瞻基之后,她竟然暗暗的爱上了他。只是因为他有太多的妃子,不想和别的女子竞争,所以才会选择退让。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她对朱瞻基

  • 佘太君的丈夫和儿子都被陷害,为什么还要效忠宋真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佘太君生了几个孩子,佘太君大杂烩,佘太君与周春华

    佘太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子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是男子可以做的事,她一样也可以做,而且她还经常带兵去打仗,帮助宋真宗打了很多的胜仗,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塑造了他爱恨分明的性格,她知道她的丈夫和儿子是被别人陷害的,并不是宋真宗害死的,所以说她还是选择了效忠于宋真宗的。她当时要恨也应该恨陷害自己的

  • 如果穿越到明末,应该誓死保卫明朝还是投靠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穿越到明末灭了满清的小说,历史人物穿越到明末,明末抵抗满清最久的城

    明朝末年的百姓生活那真的是生不如死,水深火热,一点儿不夸张。朝廷内部斗得不可开交,掌权者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百姓的死活。普通老百姓因为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在各个地方几乎都有起义军,所谓天下大乱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了。作为明朝的子民,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可能早就已经对明朝的统治者失望到顶了。这个时候来了

  • 如果明朝太子朱标没死的话,朱棣敢去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标没死朱棣还敢反吗,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明朝太子朱标有多强悍

    下面就来详细说说为什么。朱标是朱元璋一开始就定好的接班人,在朱元璋到处打天下的时候朱标就已经跟着他了。朱标可以说是跟着朱元璋一路摸爬滚打到太子这个位子,非常的不容易。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定了长子朱标为太子,一直将朱标带在身边作为接班人培养。朱元璋很尊重朱标的想法,虽然有的时候两个人的政见不同把朱元璋气得

  • 如果岳飞提前知道回朝会被陷害,他会选择抗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果岳飞不死能恢复江山吗,岳飞为啥抗命,如果岳飞乖乖交出兵权会被杀吗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岳飞这个人,岳飞他是十分忠诚的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但是由于皇帝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所以说即使知道他回朝后会被陷害,他也不会抗命的,岳飞就是这样一个忠诚的人,对于皇帝的命令,他都是遵守的,即使知道十年

  • 如果你生在明朝末年,你会怎么选择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末年真实影像,穿越到明朝末年的太子,明朝末年礼部尚书

    没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得私自回京的。只要没有谋反的意思,明朝的王爷是过得很滋润的。不得回京那很好啊,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也就相当于一个小皇帝一样。所有的地方官都不敢来招惹,好吃好喝地供着,还不用回京去上早朝,真是何乐而不为啊!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生活在距离皇帝比较近的地方,真的不是一件好事。虽然他

  • 如今大家离不开的外卖,从宋朝就存在,宋人如何玩转外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外卖不白吃,宋朝时期有没有外卖,中国外卖vs外国外卖

    在宋朝的时候,经济就已经非常发达了,而且光临安一个城市的人口就有过百万,这么多人都离不开吃喝,因此那时候就开始有了外卖,我们可以从一副《清明上河图》看到外卖的影子,画里就有一个店小二,手里拿着打包好的外卖,正匆忙的要往哪里送,所以那个时候店家就有为客户提供送餐的服务了。根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