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一谋臣的计策,让楚国不费一兵一卒,获得两国所献城池和珠宝

东周一谋臣的计策,让楚国不费一兵一卒,获得两国所献城池和珠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3/12/9 21:14:28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历史,是当时的现在,是现在的过去,也是过去的过去的将来;历史,兼有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等多种功能;历史,值得我们重温再忆。

“历史故事——曾经如此那些”系列之三:

战国时期,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宜阳城,周朝国君周赧(nǎn)对大臣赵累说:“你预测这场战事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军攻破。”

周赧王却不认可这一点,他反驳的理由是:“宜阳城虽然只有方圆8里的范围,却拥有10万之众的精兵强将,城里的粮食也足够支撑使用好几年;而且在宜阳附近还有韩国国相公仲的20万军队,另外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楚军,在宜阳附近的山上安营扎寨,准备进行救援,所以秦军肯定攻不下宜阳城的。”

[var1]

赵累继续解释说:“攻打宜阳的秦将甘茂本是楚国人,投奔秦武王之后,被任命重用为左丞相,如果他这次率秦军能够将宜阳攻打下来,就必定会更加受到秦武王的提拔重用,甚至可以成为像西周的开国元勋周公旦那样的人物。但如果他这次攻打不下宜阳来,就会被秦武王革除官职,失去大好机会。况且秦武王不顾群臣们的反对意见,执意要派兵进攻宜阳,如果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也会以此为莫大耻辱。根据这些局势综合判断,所以我认为秦军一定会全力相拼,直到将韩国的宜阳城攻打下来,才会善罢甘休。”

听了大臣赵累的一番战局分析之后,周赧王才幡然醒悟过来,说:“那么请你替我谋划一下,我们应当怎样来应对这一局面呢?”

[var1]

赵累于是就出了一个计谋,说:“请您对楚将景翠这样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一级的了,你的官职也已经到了柱国的级别了,就算打了胜仗,无论是你的爵位还是官职,都不可能再往上升了,不过一旦不能取胜,打了败仗,就必遭处死。还不如先静观其变,等秦军与韩军苦战良久,攻下宜阳之后,再率楚军去救援韩国。那个时候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要乘秦军疲惫之时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城池献给你,韩国也会因为你的救援之举而感谢你,也一定会献上宝物给你的。’”

周赧王依计行事。

[var1]

等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赧王的建议发兵攻秦。秦国果然大为恐慌,赶紧把煮枣这个城池献给了楚国,韩国也果然拿出奇珍异宝酬谢景翠。景翠没有伤亡一兵一卒,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还同时得到了韩国的财宝,所以他非常感激东周对他的恩德。

这则历史故事记载于《战国策》一书中。

在常清君看来,这位周朝谋臣赵累的计谋实在高明:

1、在主观人性上,他深刻剖析了寄居于秦国,并且想谋求高位的楚人秦将甘茂的处境和心态,以及秦武王和楚将景翠的处境和心态;

2、在客观局势上,他又正确判断了秦国、韩国和楚国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走

[var1]

试想如果楚将景翠在秦将甘茂率军攻打宜阳之初,就贸然出兵相救,一方面那个时候的秦军士气正旺,且无损伤,一定会一鼓作气与韩军和楚军拼死相战,再加上无论是秦将甘茂,还是秦武王都会不惜举全国之兵,不断增援来打这一仗,究竟鹿死谁手,真的不好说。

而一旦秦军将宜阳攻打下来之后,对秦将甘茂来讲,高升有望了;对秦武王来讲,面子保住了,可以向群臣交代了,再加上秦军与韩军经过较长时间的战况惨烈的宜阳一战之后(秦军直到开战之后的第二年才将宜阳攻打下来),已经伤亡惨重,疲惫不堪,经不起短时间内再与军事实力在韩军之上的楚军再来一战。

这真可谓一举多得。

常清君云:独辟蹊径出计策,一举多得乃妙计。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传说故事——猴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上古时期,神州大地异兽横行,名山大川处处都是异兽的身影,百姓时时刻刻需提防它们的袭击。招摇山下有一户人家,家中只有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儿子名叫白禺,白禺的父亲早在五年前他出生后没多久便被山上的野兽捉了去,生死未卜。[var1]前些日子,白禺的母亲在山下的一个小小的洞穴中发现一只幼年的小猴,长有一双白色

  • 才子李斯一篇文章废除秦国《逐客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帮助秦庄襄王子楚取得王位,吕不韦当上了相国。秦王子楚在位不到三年去世,13岁的太子嬴政继承王位,称吕不韦为“仲父”,所以吕不韦国政大权独揽,便学齐国孟尝君,收留大批列国投奔而来的门客。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荣,学派诸多,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传,史称“百家争鸣”。吕不韦一代富商,而对立传著书却只是一知半

  • 不能说端午节快乐?与屈原无关,历史学家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表示, 端午节出现的时间其实比屈原还要早,民俗学家江绍原的著作《端午竞渡本意考》中指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像是挂艾草、缠五彩丝线、喝雄黄酒等,目的都是为了祛病,因为在古代农历五月被称作“恶月”,这个月份是阴阳交会之时,所以疾病比较多,就连龙舟竞渡最初也是

  • 春秋战国四大荒唐好色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大荒唐的好色国君就是“好细腰”的楚灵王楚灵王不仅喜好美女,而且喜好细腰的美女,因此楚国后宫三千美人争先恐后地减少饮食,加强运动,只希望自己的腰身一夜之间瘦成苇子杆,好让大王喜欢,以便捞个妃嫔的名号。佳丽如云,王恩有限,僧多粥少自然要努力竞争。如此几日过去,果有几位美人腰细了下去,其中一位成绩特别

  • “商圣”——铸铜范蠡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

  • “大才”韩非子被“小人”李斯姚贾之流诬陷,冤屈入狱,被逼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韩非出身于战国末期韩国宗室贵族之家,其思想集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和慎到之“势”融于一体,成为先秦法家学术集大成者,其观点为封建王朝君王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故被人尊称为“韩非子”。韩非与楚国人李斯曾一同拜儒学宗师思想家荀况(世人尊称为“荀子”)为师,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事。韩非因其口齿不

  • 指尖上的国宝43丨战国漆木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据文献记载,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豆,在先秦时是专备盛放腌菜、干果和肉酱等食物的器皿。漆豆,是漆器中出现最早的品类,跨度时间长,自身有着独特的发展顺序。2012年出土于平顶山叶县叶邑镇辛庄一号楚式墓的战国漆木豆,通高26.5厘米,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 赵国只是换了件马甲,为何就强大了起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底有没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名的改革,不但入选了我们的历史课本。而且在语文课本上,也有相关的课文。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胡服骑射改革,指的是战国时期,战国的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发现传统的中原服饰,并不适合打仗,尤其是不适合骑马打仗。所以,接下来赵武灵王就宣布,全国所有服饰,一律向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靠拢

  • 秦始皇为了统一天下,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口气读完秦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结束,总共也就只有十五年。但是秦国的历史,却得追溯到商朝的时候了。话说在夏朝末年,有个叫嬴费昌的人,因为看不惯夏桀王的昏庸暴虐,所以转投了当时正在崛起的商政权,投奔了商汤。后来,在商汤灭夏的过程当中,嬴费

  • 《战国策》上,一则罕见只写了经过,而没展示最终结果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历史,是当时的现在,是现在的过去,也是过去的过去的将来;历史,兼有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等多种功能;历史,值得我们重温再忆。“历史故事——曾经如此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