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讲好甲骨文的当代故事(深观察)

讲好甲骨文的当代故事(深观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52 更新时间:2024/3/17 16:04:05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国文字博物馆、被誉为“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书屋、文创产品甲骨文魔方。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3000年前,殷商王室为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河南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正以全新的形式传承发展甲骨文文化,书写古老文字在中华大地焕发新机的鲜活故事。

传承甲骨文文化,守护文明根脉

乘坐高铁驶入安阳站那一刻,就进入了一座甲骨文之城。气势恢宏的殷商建筑风格、甲骨文和简化字双标展示、随处可见的甲骨文公益广告标识,让人迅速感受到文字之都的魅力。

“甲骨文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里,我们能在安阳文化体育中心装饰墙上触摸到甲骨文,在街头巷尾的公交站台看见甲骨文,这就是我们的城市名片。”10月31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上,跟随着老师的讲解,来自安阳各小学的学生牢牢记住了安阳独有的城市符号。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每个周末都有学生自发报名参与这里开设的公益课堂。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身着亲手制作的手绘甲骨文T恤,置身于甲骨文的海洋,一次次领略汉字之美。

“我们总说,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到了甲骨文、汉字的家。不仅如此,我们也把甲骨文文化带到学校、社区、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说,“多年来,‘甲骨学堂’先后举办文字文化教育活动1500余场,4.5万余个家庭参与其中。80多位国家级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到‘文博大讲坛’传道授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传播最新的文字研究成果。中国文字博物馆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更多的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

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阳一直在路上。

走进安阳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北校,一条依甲骨片造型打造的甲骨大道分外醒目,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学校阅读《有趣的甲骨文》读本,还可以找寻属于自己的甲骨文生肖,玩甲骨文点位游戏,书写甲骨文字,讲甲骨文故事等。“我们就是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趣的课堂学习和生动的娱乐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认识、热爱并传承甲骨文文化。”校长侯华丽说。

甲骨文走进校园并非个例。如今,安阳市已建成17所省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37所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甲骨文教育的熏陶,领略文字之美、树立文化自信。

如果说甲骨学堂、甲骨文特色学校等让甲骨文文化传播得更广,那么,遍布安阳城市街头的甲骨文书屋,则是浸润古都安阳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家住文峰区东方名苑小区的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沈梦宇,整个暑假都泡在家门口的甲骨文书屋里备考,她每天第一个报到,一学就是一整天:“这里环境好,读书氛围浓,我在这里享受的是沉浸式阅读,学习效率很高。”

短短两年多,甲骨文书屋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走进了社区、公园、工厂、学校、村庄,成为安阳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

“我们的书屋建设还在继续,预计年底前总数将达到105座,成为书香安阳最亮丽的城市会客厅。”安阳市文广体旅局三级调研员姜红旭介绍。甲骨文正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安阳人的生活,更多普通民众了解甲骨文、认识甲骨文、爱上甲骨文。

活化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发展

“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文明探索的出发点和基点,世界公认。我们持续推进殷墟考古就是要让3000多年前的国家、城市、人鲜活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2020年11月,安阳市文物部门开公众考古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募考古志愿者,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中华文明。

西南大学古文字学专业研究生韩曈曈第一时间报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安阳人,当听到家乡招募考古志愿者的消息时,我专门请假回来参加,能够近距离感受殷商文明,觉得非常自豪。”

让考古走进百姓,把产业融入生活。这是安阳在探索保护、利用文化遗产这笔宝贵财富时摸索出的特色之路。

近年,安阳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厚积薄发。安阳市文旅集团全面运营殷墟景区,正逐步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发展优势,投资建设的广益佰年文旅考古小镇,作为殷墟大遗址公园配套服务项目,正向建设世界级考古文化体验目的地不断迈进。

“我们联合相关单位开发的‘亚长牛尊’‘亚址方尊’和‘司母辛鼎’3款3D数字藏品,每份藏品一万份,5秒内全部售罄。”安阳殷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威威说。

借助数字时代的东风,安阳市积极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玩转汉字”项目、殷墟景区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等,通过“科技+体验”,打造数字化驱动下的甲骨文活化应用新场景。推动甲骨文与区块链、元宇宙等现代科技融合应用,不断拓展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新形式、新空间。

搭乘文旅融合的快车,安阳市组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院,连续举办文化创意大赛、十佳“安阳礼物”评选等活动,甲骨文文创开发方兴未艾,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盲盒、甲骨文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即将启动的2022年中国安阳“甲骨文之礼”国际文创设计大赛,将推动安阳文创产业与国际接轨。

随着大型歌舞剧《甲骨文》、网络电影《天命玄女》等艺术精品的涌现,“遇见最美安阳”短视频大赛吉祥物“牛娃娃”、中国文字博物馆IP新形象“小仓颉”的诞生,殷墟与甲骨文的IP重塑,一个新的安阳城市形象不断鲜活起来。

“我们要通过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让博物馆里的甲骨文、青铜器活起来,把文旅资源用起来。努力将安阳打造成为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魅力之都。”安阳市文广体旅局局长薛文明说。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文脉绵延,生生不息。

在古城安阳的城市中轴线上,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项目即将建成开放。届时,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增加“字里乾坤”“字书琼林”“汉字民俗”“书苑英华”4个专题展陈,汉字公园将建成“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6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甲骨文、中国文字的家将全面建成。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洹河相望,殷墟遗址博物馆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主体工程已封顶,初显大气磅礴的身姿。2023年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研究展示甲骨文和殷商文明的国际交流传播平台。

据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介绍,除殷墟遗址博物馆之外,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正在加快推进,规划范围涵盖整个殷墟保护区,未来将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中国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

“我们正全力推进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服务好殷墟遗址博物馆、考古文旅小镇以及正在谋划的后冈遗址博物馆建设,力争把殷墟打造成具有全球视野、世界水准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中华文明标识工程,守好文化根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殷都区委书记、殷墟管理委员会主任雷鸣表示。

文字归巢闪耀3000年文明之光,文化传承展现新时代文明硕果。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安阳正奋力契刻浓墨重彩的工笔画。(郑 娜 张俊李靖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07日 第 07 版)

责编:庄鹏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源中华文明 | 二里头遗址:打开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节目,通过访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带领观众走进二里头遗址,共同展开一段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959年夏,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夏文化探索序幕由此拉开。“夏朝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

  • 浅谈金文与西周礼制重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图一 讲座海报(陈昕淼设计)和“壴(鼓的象形字)”两部分组成,玉为区分社会等级的重要礼仪器物,鼓则用来调节音乐的韵律与节奏。“礼”的产生,是出于区分地位、节制欲望的需要。同时,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可以被施行、履行的规范才能成为礼。礼有形而

  • 《封神演义》中纣王荒淫无道,却为何不敢杀闻太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个人纣王却不敢动,也不敢杀,他就是帝乙托孤大臣,商朝的重臣、太师闻仲。闻仲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纣王之父帝乙在位三十年驾崩,托孤于太师闻仲。纣王连自己的叔叔都杀了,却为何不敢杀闻仲呢?一、闻仲是三朝元老,对纣王忠心耿耿。闻仲是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也是三朝元老,他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

  • 姜太公总共有多少个名字?数了数,大概18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准确讲,我们要统计的不是姜子牙的“名字”,而是“称呼”。我数了数,除去“爹地”“大姨夫”“二舅爹”“亲爱滴”“老宝贝儿”之类的“家庭内部叫法”,能够正儿八经用来确指姜老先生本人的称呼,至少有18种。可能因为姜子牙的时代过于遥远,古籍对他姓名的记载比较混乱。一般认为他姓“姜”,名“尚”,字“牙”,也

  • 《封神演义》里有多少真实历史:纣王真那么昏庸?妲己真那么祸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孰真孰幻? 《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邓伦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真的很差劲么?妲

  • 公元前1200年的青铜时代,为什么文明和科技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我们认可了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原始时代)到铁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进步。据说在公元前1200年的青铜时代,世界上的文明发展如此之快,其中之一就是东地中海和爱琴海。当时,村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并将其合并为工具或手段。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区之一是苏美尔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当时,米诺斯人和迈凯纳人在克

  • 一口气看完西周历史!除了那些神话传说,真实的西周到底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带领下,正义的周朝大军,干翻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这期间又有姜子牙、杨戬、哪吒这帮人,帮周武王打败了很多强大的敌人,然后大家最终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这就是西周。但要说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到底都发生过哪些事情?完整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很多人可能就说不清楚了。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再加上《封神

  • 8、商汤的阳谋:网开三面,收住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汤的能力不仅在于开国治国,同时还很会收买人心。在他的大肆舆论攻击下,德才兼备、深的民心的人设形象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 有一次外出,他看见一个农夫正在张网捕鸟。待网挂好后,农夫跪地祈祷:“上天保佑,网已挂好,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四方的鸟兽快到我的网中来吧。”(还有水里游的哦) 汤听见后,感慨到“要是

  • 殷墟考古新发现,河南发现3千年前商代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宽阔笔直的道路相互连通,其上车辙清晰可辨……记者日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获悉, 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洹河北岸新发现一条大型东西向道路,洹河北岸道路网格局初现“真容”。这是安阳殷墟遗址新发现的大型道路俯视图。(资料照片)“道路系统一直是都城考古的重点。新发现为探索3000多年前商代晚期都

  • 河南发现3千年前商代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道路系统一直都是都城考古的重点,这次发现的这条道路,为研究和探索3000多年前商代晚期都城的整体布局和交通网络以及功能分区,提供了又一份关键性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