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实力的强大和中山国的特殊性导致赵武灵王灭中山并无连锁反应

赵国实力的强大和中山国的特殊性导致赵武灵王灭中山并无连锁反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4/2/7 5:57:09

古往今来,战争在一国的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释放政权力量、分散矛盾的最直接途径,成功后带来的好处更有可能促进国家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近代日本)

战国,作为我国古代唯一以“战争”为符号的特殊时期,上述特征更加明显。那时各国间之所以疯了似的不断交战,既是生存所迫,更是发展所需。其中,赵国就是个典型案例。

在不断的战争中,它顺应需要推进了军事改革,随后又在战场上加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赵国由弱变强,从任人欺辱到一度能单独与秦国抗衡。灭中山国,就是赵国全面强大的象征,它不仅是军事层面的胜利,也是政治与外交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一说到战国,咱们第一反应就是“战国七雄”,这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误解:战国时就存在这七个国家。

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在战国初期,大小国家错杂林立,跟春秋时期高度相似,比如越、宋、中山、郑、鲁、卫、莒、邹、杞、滕、薛、任、郯、巴、蜀等等,外围还有北方的林胡、东胡,南方的百越。其中的越、宋、中山还曾经极为强劲。

[var1]

春秋时期形势图

而战国的演变,实际上就是七雄吞并上述小国、随后六强又归于秦国的过程。

但其间也有例外。列强为了追求实力的制衡,任何有可能导致“国际秩序”失衡的兼并行为都将会引起各方的共同警惕,最典型的莫过于齐国灭宋事件,竟然引起了五强联合攻齐,差点让强大了几百年的齐国走向灭亡。

但赵国灭掉疆域广阔、实力强大的中山国,为啥却没有引起类似的后果?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中山国“非我族类”。

春秋时期,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尊王攘夷”,它侧面反映出,当时华夏主体文明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融合有多剧烈。而中山国,就是这一时代巨变的产物。

春秋时期,西北地区曾活跃着“白狄”部落,后期在秦国的胁迫下往东迁徙到河北地区,也像中原诸侯那样发展农业、手工业,建城郭、修长城、定官制,并且常年与晋国交战。

在这个过程中,白狄各部中的肥氏、鼓氏、仇由氏三个氏族先后被晋国覆灭,只剩下鲜氏顽强生存。到了大概

周敬王十三年

(前507年

,由于当时晋国陷入六卿掌权的乱局,鲜虞趁机击败了晋军、建立中山国(“中山”一名,源于其主城内有山)

[var1]

中山国疆域图

由上可见,中山国极为特殊:其一,它是由少数民族自行立国,而其他诸侯基本都是由周天子分封、属于华夏文明圈,双方根本不是一路人;其二,中山国土位于黄河以北、晋/燕/齐之间,几乎镶嵌在华夏诸侯之中。

因此,这种文明与地缘战略的双重矛盾,导致中山国常年被列强视为心腹大患。自其立国以来,就处于不断与中原各国的拉锯战态势之中。其他诸侯之间的兼并还需要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跟中山的搏杀就不需要什么掩饰了,直接打就是。

这就是后来赵国灭中山的天然舆论优势。

第二,赵国实力够强,而且并没有“吃独食”。

如上文所提,打中山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高度符合“政治正确”逻辑。这也注定了这个政权命运多舛。

春秋晚期、战国初期,魏国是中山的头号苦主。魏文侯期间的魏国(前403年前、三家未分晋时,称作“魏氏”),是一个强大到令人恐惧的存在,几乎是指哪打哪。秦国、楚国、齐国,这些军力强劲的列强都曾吃过它的苦头,至于“非我族类”的中山国,那更是毫不客气了。

春秋末年,中山国对晋国赵氏施加了巨大压力。面对赵烈侯的求救,魏文侯表示同意,但条件是获得战略地位重要的智地(地名)。最终,在名将乐羊的统帅下,魏军经过苦战灭掉了强大的中山国。

[var1]

魏斯

期间还发生了乐羊之子乐舒被中山国君烹杀的惨案。当时,为了体现自己对魏国的忠心,乐羊竟然坐在军帐内当众吃掉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以至于连魏文侯也觉得他太过于势利、无情,反而对其冷落。

中山被灭后,余部退入群山中苟延残喘。后来随着魏国的衰败,中山国在

周安王二十二年

(前380年

强势复国,其国土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由此成了赵国的心腹之患。

但当时的赵国并没有单独解决中山国的能力,据后来赵武灵王劝说公子成接受“胡服骑射”时透露,赵国曾经面临过被中山兵临城下的羞辱:“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

除此之外,燕国也曾吃过中山国的大亏。子之之乱期间,中山趁火打劫,相邦司马赒率兵伐燕,连战连捷,攻破数十城、扩地数百里,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财富。

直到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上述尴尬才得以缓解。

周赧王八年

前307年

,赵国全面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暴增;下一年,赵武灵王亲自领军进攻中山,初战告捷;同时,赵国对林胡、东胡进行打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战马以及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战士。

[var1]

赵雍

接下来,中山国就沦为了赵国验证军事改革成果的最佳试验田。

郝王十年

前305年

,赵武灵王卷土重来,他带着赵袑、许钧为、公子章、牛翦、赵希,率领骑兵精锐,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中山国君不得不割地求和;两年后,赵国再攻中山;

周赧王十四年

前301年

,面对赵武灵王的兵锋,中山国君丢盔卸甲、跑到齐国苟延。

最终,到了

郝王十九年

前296年

,在与齐、燕达成一致后,赵国彻底灭掉中山国,这个存在了200多年的“狄夷”政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而言之,中山国的覆灭,也是中原诸侯实力的映射: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之乱,让中山国得以崛起;随后魏氏强盛,一度给了中山致命一击;但随着魏国式微,中山死灰复燃,穷弱的赵国饱受其害。直到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厉行改革,才彻底终结了这个心腹大患。

灭中山,标志着赵国实力达到巅峰状态。可惜的是,没过多久,赵武灵王就死于内讧;而赵国过于偏重军事的改革,也未能赋予自己更上一台阶的综合国力,只能在随后与秦国的交锋中败下阵来,只留下胡服骑射的传奇、引得后人扼腕叹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文侯堪称战国前期最强优秀的君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底子厚,客观战略优势远强于战国初期的魏国“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余里”,齐国北、东、南临海,西北面临黄河、济水,形成了两道天堑;西南方向,依次排列着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尼山等诸多山脉。海洋、大河、山岭与长城,齐国的地理战略安全性与秦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齐国自然资源优越,《史记》称:“齐

  • 魏国迁都大梁具体时间有争议,其目的在于战略重心东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先来看看这两个不同的迁都时间,《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迁都是在周显王四年(前364年)四月,即魏惠王六年四月;而《史记·魏世家》记载的是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在《竹书纪年》未出土之前,一般采用《魏世家》的说法,即认为魏惠王是在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迁都大梁,而其迁都的原因,也在《魏世家》中说

  • 夏仁宗在位期间大力推崇儒家文化,甚至将孔子追封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最后都有着很深的汉化基础,西夏皇帝中大力倡导汉化的皇帝要数夏仁宗李仁孝了。历代皇帝的积累西夏帝国的实际建立者是夏景宗李元昊,他精通汉文,熟读宋朝法律、兵书,还能画画,是个文武全才,十分崇拜汉人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之后的历任皇帝都有不低的汉化程度。像夏毅宗李谅

  • “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铸铜孟子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铸铜人物雕塑,孟子,历史著名人物铸铜孟子人物雕塑

  • 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铸铜孙膑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为魏惠王将军,恐其贤于己,诳其入魏,处以刖刑而黥之,使其不得用于世。孙膑求救于齐国使节,被秘密送到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七问兵法;齐威王亦九问兵法,任为军师。 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膑晚年退隐鄄邑,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

  • 长平之战中,40万被坑杀的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何为“战争”,战争是一场杀戮,战争是一种欲望,战争更是一条条鲜活生命堆积起来的尸山血海,每一位君王登上权利巅峰的背后,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倒在了漫天黄沙、疮痍满目的战场上。[var1]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可要说起那些最令人惋惜的战争,那长平之战必定位列其中,它发生于英雄辈出的战国时期,战争的双

  • “仲父”——铸铜吕不韦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

  • 孔子诞辰日丨致敬孔子,做真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928孔子诞辰日9月28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回望两千多年前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他依旧是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导师,也是我们前进方向的引领者。提到孔子,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样一个字—— “儒”。儒家真正成为学派,始于孔子,自春秋以来两千多年,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也影

  • 秦国文在舂陵水巡河时强调 提升治水管河成效水平 让舂陵水更加美丽动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提升治水管河成效水平 让舂陵水更加美丽动人[var1]9月27日,副省长秦国文前往舂陵水巡查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季心诠,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阚保勇参加活动。秦国文一行来到桂阳县察看了飞仙水文站、舂陵国家湿地公园,听取了舂陵水郴州段、衡阳段、永州段河长制工作情况。省河长办(省水利厅)介绍了

  • 历史上“荆轲刺秦”的失败,是荆轲武功不行?还是太子丹催得太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刺秦失败的原因,历来评论家都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人以为是燕太子丹催的太急,荆轲没有等到他需要等的人;也有的人说,是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太胆怯,在秦王面前露了陷,秦王有了准备,荆轲才失误了;也有的人说,是荆轲的武功太差,根本就不是刺客的料…[var1]那么,到底哪个原因才是最根本原因呢?以文史君之见,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