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和西周内卷,不仅隐藏了弑兄篡位的阴谋,还直接分裂了周王朝

东周和西周内卷,不仅隐藏了弑兄篡位的阴谋,还直接分裂了周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1/17 22:08:32

周考王在隐藏什么

周定王十六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晋国的韩、赵、魏三位大夫联手灭了智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从这一年开始,历史也正式从春秋进入到战国。不过,周定王可没心思看别人家的笑话,他正为自己那四个不争气的儿子发愁。

此时的天下,已经步入了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时期,诸侯相侵伐,大国吞小国,东周王朝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过,周王就算只能当个吉祥物,可爵位还是天下最高的,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况且对于周王朝的王子们,除了当大王,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了。毕竟哪个诸侯国也不愿意招个王子来,当爷一样供着。

可想而知,定王这四个儿子没有一个不想过一过当大王的瘾。可是周王朝早有先法,嫡长子才有继承资格,所以老大去疾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老二、老三并不安分,私底下与朝臣来往密切。风言风语早就传到定王耳朵里,但他总觉得老大的太子名分早就定了,那两块料量他们也折腾不出什么浪来,便没当回事。

老爹的沉默竟被老二、老三当成了默许。等到周定王驾鹤西游后,一向重视礼法的周王朝就给诸侯们上演了一出“三子争立”的大戏。

老大去疾继位后不到三个月,就当了老二姬叔的刀下亡魂。朝臣们虽然知道姬叔的王位来路不正,也觉得去疾死得有点冤,就给他上了个谥号“哀”,也算是对他的一份同情。可惜,老二姬叔也不过得意了五个月,老三姬嵬就以弑兄的名义处置了自己这位二哥。

讽刺的是,姬嵬如愿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后,竟然给自己的二哥上了一个谥号为“思”。这可不是个好词,“追悔反省曰思”,这是要让后人永远记住他这位二哥干过“弑兄篡位”的不义之事。所谓“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了吧?

这位厚颜无耻的姬嵬,就是周王朝史上篡位之君周考王。跟弑兄篡位比起来,周考王干过更绝的一件事是“以己度人”。这可不是什么好心,而是作贼的虚心!

虽然姬嵬表面上给自己塑造了非常好的舆论,说自己是为大哥报仇,不得已才除掉二哥的。可是这种话,骗一骗三岁小孩子还行,要想唬住朝臣,尤其是自己的兄弟们,是万万不可能的。

姬嵬心里清楚,自己的王位比他二哥来得更肮脏,所以就怕二哥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整日忧心前事,越看自己的四弟姬揭越心虚,总觉得他有一天也会揭竿而起。于是为了安抚四弟,也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他就把王畿之内瀍水以西、洛河以南的地方封给了四弟,是为西周桓公。这样一来,本来就剩下雒邑这么巴掌大地界的周王朝变得就更小了。

周考王用分封西周公这一招,成功掩盖了自己弑兄篡位的事实,但他万万没想到,后代们也会有样学样。

有样学样的周显王

周定王死后的“三子争位”,令本就行将就木的大周王朝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周考王时,又做贼心虚地把家里一半田产分给了自己的四弟,只为了守住自己的周王之位。听起来有点儿可笑!不过周考王并不是最可笑的,还有比他更可笑的,就是他的玄孙,周显王姬扁。

据史料记载,西周桓公死后,传位于子威公。威公卒,公子朝代立,即西周惠公。公子朝本来就是西周太子,继承爵位也是顺理成章的。可是还他有个弟弟叫公子根。他们的爷爷姬揭当年没有反叛自己的三哥周考王,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个心。结果,反叛的种子最终还是在他的孙子公子根身上发了芽。

公子根在西周这个一亩三分地一闹腾,外面就有人搭茬了。赵成侯和韩懿侯乘乱侵周。韩国跟周是邻居,看上邻居家的种子地,这也情有可原;可是赵国离周国还隔着一个韩国和一个魏国呢,怎么也来凑热闹呢?这位赵成侯到底是怎么想的?

原来这位赵成侯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打仗,二是分地。这次跟韩懿侯来打周天子,为的就是分周天子家的地,甭管给谁,只要是分了,他就高兴。自己好歹也算个见证人,里子面子总还是能捞一些的。

韩、赵这两家一拍即合,轻松就摆平了公子根的叛军。不过有了周考王分封姬揭的“珠玉在前”,韩、赵二君就引诱、鼓动,乃至威逼周显王,分封公子根。也不知道公子根和韩、赵二君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总之本来毫无封爵希望的公子根,却因反叛给自己挣了一个东周惠公的名头。这不成了“造反有理”了吗?如果胡来,周王朝也真是到了“大厦将倾”的边缘。

周显王虽然是效法自己的太祖父,但是这对祖孙,一人送出去半份家产,搞得周王室只剩下一座宫殿、几户家仆和几千人马的军队了。遥想武王时代的八百诸侯汇牧野,只能暗自感伤了。

东、西二君窝里斗

东、西周分治并没能缓解周王朝内部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姬揭后代之间的矛盾。公子根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周显王的分封,看似安分守己地当一个半城之君,可实际上他一直处心积虑地想得到西周之地,想将周地尽收囊中。西周一来是天子故国,二来又是大宗,所以要比东周富有。当然,这还不是东、西周结仇的原因。这个事要从周赧王说起。

周赧王一生的好友就是西周君公子朝。周显王把自己另一半的家当给了东周君后,周王室就相当于寄居在东周君的封地了。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到了显王的孙子赧王继位,周王室就自行改了房东,从东周搬到西周去了。《史记·周本纪》上称为“王赧徒都西周”,其实就是周王搬家了。这个时候的周王,也就剩下个空壳还有少数家丁了。

至于为什么要搬家呢,大概是因为周赧王和公子朝的关系比较好。可是这一下就把公子根的醋坛子给打翻了,“一向都是我挟天子以令诸侯,凭什么换成你了?”可见,周王毕竟是周王,就算是穷得只剩下一个壳了,还是有人羡慕。

没过几年,东周和西周真的开战了。说是开战,以双方兵力和武器来看,充其量就是大规模群殴。不过,世上总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韩国假惺惺地跑来帮西周君干仗,其实是想来沾点好处。东周就派人劝韩王,说“西周是天子故国,有的是宝贝,只要大王您按兵不动,这些宝物就尽归您所有。”韩王一听,这买卖划算,既多得了宝贝,还不用知西周君的人情。于是,韩军按兵不动,东周军大胜,西周军惨败,这时候韩军才姗姗来迟,原来人家是来捡漏的。西周君这个悔啊,真骂东周人卑鄙。

此后的数年间,东周总在不遗余力地结交西周的敌人,比如韩国、秦国等。其实东周君不知道,他自己的地盘已经在人家的谋划之中了。而西周君总是以周公旦为榜样,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中兴周室,可惜自不量力,智商和情商都被周公旦甩出了十八条街,所以只能空有一腔报复,满怀尽是惆怅。

好在东、西周二君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死在同一国手中:这就是秦!

秦国攻打韩国阳城负黍,这个地方离西周很近,所以西周君大恐,背着秦国就跟其他几国签订了一个出兵的盟约。西周提供阻秦要道伊阙,令天下兵马可以出此地攻秦,这样一来秦国想攻打韩国阳城的计划就泡汤了。这下子就激怒了秦昭王,昭王派兵攻打西周。西周君这才意识到自己惹了天大的祸,赶忙跑到秦国去负荆请罪。可惜为时已晚,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西周君为这次豪赌一共赔了三十六座城邑,三万人口,可以说是一丝不挂,真成了光杆司令。

回到雒邑不久,西周君就抑郁而终。周赧王并没有怪老友把周王朝的家当都输光了,他只是感叹自己无力回天,眼看着周王朝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便先于周王朝驾鹤西去了。周赧王一走,象征王室权力的九鼎就归了秦。七年后,战战兢兢的东周也被秦所灭,周王朝的最后一脉香火也断了,周室绝祀。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

是谁送“走”了周王朝

有人说,是秦送“走”了周王朝。从历史的结局来看,的确如此。周九鼎最终归入大秦,正是历史的交替。但仔细想一想,秦不过是顺应历史大潮,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周王朝实际上亡于窝里斗。

如果周考王不是心虚,害怕弑兄篡位的悲剧再次重演,便不会将一半土地分封给弟弟姬揭,从而引出了后世诸多麻烦;如果公子根没有嫉妒哥哥,没有觊觎周公之位,也不会反叛;如果周显王顶住压力,不把最后一点家当封给公子根,也不会落得寄人篱下的悲剧收场;如果东周公不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西周封地,总是跟西周君对着干,那周王朝也不会自毁长城,给秦人送去大餐……

历史没有如果,东、西周合在一起才叫“周”。这就如同一对老夫妻,一个先走了,另一个也撑不过几年,独孤真是把催命刀啊!可惜,东、西二君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嫉妒、莽撞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家……可悲!

特别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书籍: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纣王到底做错了什么,居然会惹得女娲派妲己来迷惑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还有一段描述:“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

  • 纣王无道昏君一个,商纣王到底有多昏庸?说实话还真算不上太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商纣王到底是有多昏庸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下,纣王无道昏君一个,商纣王到底有多昏庸?说实话还真算不上太昏庸吧。商纣王的昏庸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分别是,宠幸妲己,残害忠良,贪图享乐,滥用酷刑,以及耗费民力。封神榜中的商纣王形象,简直就是昏君的代言人,如果以封神榜的形象来定义商纣王的话,那么直接

  •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其实不像电视剧说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的

  • 指尖上的国宝61丨西周应国铜兽面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面具,是雕刻和绘画结合的艺术。其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由最早的石逐渐扩展到了木、铜、漆等材质。出土于应国墓地的西周应国铜兽面具,面阔长18.2厘米,宽15.2厘米,厚3厘米,重412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面具正面向上隆起,呈耸角兽面形,背面相应凹陷。兽面头顶有粗壮双角,角

  • 华夏朝史:夏侯惇为什么不怕吕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会邪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夏侯惇这个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个人可是三国时期的猛将,而且他曾经还和吕布单挑过,不过可惜的是没战几个回合就输掉了。然而,别看虽然夏侯惇打不过吕布,但是可千万不要小看夏侯惇,他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 华夏朝史:韩信到底哪里不如刘邦,为什么他宁死也不愿意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汉朝的韩信来,那就真的是非常可惜了,根据历史记载韩信可是很厉害的,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在治国方面同样也造诣很高。但是,就是这样以为全能型的人才,最后落了个死到一群女人手里,别的暂且不用多

  • 华夏朝史:大明朝第一人王阳明,从来都没想过能做圣人的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王阳明来,估计大家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心学更是影响了几代人,如果说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个人可以堪比孔孟的话,那么王阳明绝对能算的上是一个,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算一个,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就单凭这一点就足以

  • 华夏朝史: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3位名将,其中最可惜的是战神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有句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可惜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人,一般的结局都不会太好,而且有些甚至都可以用命运悲惨来形容。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就有3位可以改变国运的名将,他们的命运可是不是一般的悲惨了

  • 都说纣王是历史上最残暴之人,然照比这个皇帝,他还真是差太远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皇帝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位皇帝,明帝石勒之侄。,石虎这个人可以说从小就是坏孩子,为何这样说呢,据说生性残暴的石虎,少年时喜欢用弹弓打人为乐。十八岁时,由于其武艺超凡且勇猛过人,因此受到石勒的宠信,被封为征虏将军。在军中,凡是比石虎有才艺或有武艺的,石虎就会设法把他们杀死,死于他

  • 华夏朝史:晚清名妓赛金花,为何用一句话就能救下京城数十万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赛金花来,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她,这个晚清的女人可不一般,别看她只是一名妓女,但是她对国家的贡献,那可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她曾用一句话就救下了京城数十万百姓,更是被世人所津津乐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赛金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