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统治时期商朝统治阶层整体堕落,纣王的黩武穷兵加速王朝灭亡

纣王统治时期商朝统治阶层整体堕落,纣王的黩武穷兵加速王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1/11 7:29:27

纵观商朝六百年,它经历了多次迁都、频繁的盛衰循环,可谓命运多舛。先认识下商朝的两大特点:

第一,“殷因夏礼”,商朝本质上是对夏朝的延续。名为“朝”,实际上其实是部落的联盟,商王居住在都邑,定期巡守天下,统治着分散在各地的部落君长(即所谓的“诸侯”)。他们直接关系松散,一旦商王室实力衰落,就会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

第二,商朝王位的继承,前期基本采取兄弟相传的原则,没有嫡庶之别的讲究,直到没有同辈人了才传给下一代,这种模式,后来给商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商朝建立不久,就爆发了持续7年之久的旱灾,幸亏在位的是开国君主商汤,他以德治国、体恤民情、知人善用,带领王朝度过了危机。

商汤当了13年的王,病死后由儿子外丙接班。但仅仅过了3年,外丙就撒手人寰,其弟仲壬接班。又过了4年,仲壬也死了,商汤的嫡长孙太甲即位。

伊挚

随后就发生了伊尹放逐太甲事件:太甲暴虐,被元老伊尹放逐到桐邑;3年后他悔过自新,被迎回。还有个说法,据称是太甲杀回了王都、夺回了商王之位。

在太甲之后,商朝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期,但却面临了两大难题。

其一,从第10任商王仲丁起,商王室经常爆发夺位之战,严重损害商朝实力。直到第18任商王阳甲期间才告一段落。为了遏制这一局面,其后商朝废除了“兄终弟及”制,王位继承逐渐改为“子承父业”;其二,王位更迭频繁的同时,商朝的国都也经常迁徙,有记载的多达六次,历经亳、嚣、相、刑、庇等地。

眼见商王室如此混乱,诸侯们趁机发展壮大,有的甚至不再向王室纳贡。第20任商王盘庚即位后,形势终于稳定下来,都城也固定在殷,即殷墟。此后,商朝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期,到了第22任商王武丁执政时,商朝终于进入了巅峰时期,即后世熟知的“武丁中兴”。

但在武丁死后的100年间,历任商王都难有作为,商朝长期处于革新派、守旧派的内耗与争斗局面,实力江河日下。

第28任商王文丁在位期间,黄河上游的周氏族发展形势喜人,因此引起了商王室的戒备。周氏族首领季历进京报捷,被文丁扣留、抑郁而死,埋下了双方矛盾的种子。

帝乙

文丁死后,帝乙接班,他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季历之子姬昌,以此缓和双方关系。稳定了西部后,帝乙把注意力转向了东南江淮流域,那里的夷族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对商朝形成了现实威胁。

在其在位的第9、10、15年,帝乙多次出兵攻打夷族,经过连续几次大规模的胜利,他暂时平定了东南方。

帝乙死后,儿子帝辛即位,他就是后世所称的商纣王(周朝给加的谥号,纣,残义损善是也)。

帝辛并非帝乙的长子,他之所以被破格指定为接班人,只是因为他太过优秀。史称他孔武雄壮、力大无穷,能赤手空拳格杀猛兽,能以血肉之躯倒拉9头牛;并且,他天资聪颖、见多识广、口才了得。种种过人素质,让父亲帝乙对其尤为偏爱、不惜违反祖制传位。

但是,跟后世的智瑶(春秋末期晋国权臣,被韩、赵、魏联手灭门)、杨广一样,像帝辛这种条件优越、聪明绝顶之人,大多具备一个致命缺点:过于自负。史书称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所有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遗憾的是,当时的商朝已经步入暮年,帝辛这种自负的聪明人只会加速王朝的灭亡。

当时的商朝面临两大危机:

商朝疆域图

第一,整体作风堕落。

在武丁之后,历代商王“不知稼穑之艰难,惟耽乐之从”,商朝历代统治者沉迷享乐、荒废政事;同时,所谓“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商朝贵族好事鬼神,祭祀活动频繁而奢华,消耗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更严重的是,“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商朝贵族阶层(乃至平民)酗酒成风,《殷本纪》指责帝辛“好酒淫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风格,而是整个统治阶层的集体风气。从后世的考古成果来看,殷商墓葬中最常见的随葬品确实是各种酒器,佐证了史书的记载。

因此,后世把作风堕落、酗酒成瘾视作商朝灭亡的主因:“我闻殷坠命,惟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

第二,穷兵黩武,国力剧衰。

对于商朝的衰亡,《国语》概括得很简练:“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也就是说,在武丁之后,商朝一直处于下坡路。

在帝乙时期,商朝集中军事力量对付东南夷族叛乱,对于西边只能采取联姻等羁縻手段予以笼络。

这种政策偏向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商朝国力耗尽,民心涣散,失去了对众多诸侯的控制;与此同时,西部的周氏族强势崛起,他们以与商王室联姻、被封为“西伯”为政治资本,在黄河上游发展壮大、闷声发财,姬昌在位期间,周人已经吞并了密、黎等诸侯,势力直达江汉地区,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

子受

但自信的帝辛,并没有看到上述危机。作为一名自视甚高、“雄才大略”之主,他对内对外均祭出了大动作。

对内,为了加强集权,他对王族勋贵进行迫害,商容微子箕子、比干等直言敢谏的忠臣被打压排挤,而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的崇侯虎、费仲恶来等人则被委以重任,导致政治越发败坏(后来的隋炀帝与其异曲同工)。

对外,帝辛继续对东南用兵,他亲自率兵征伐东夷、开疆拓土,使商文化深入传播到江淮流域;为了发展生产,他废除屠杀俘虏的旧制,让他们从事生产耕作,开垦荒地。但在任何时代,打仗都意味着财力物力的消耗,为了缓解财政紧张,帝辛增加赋税、提高诸侯的贡品数量,由此导致人们离心离德。另一方面,那些被他赦免的俘虏并没有因此对商王室效忠,反而在后来的牧野之战中临阵倒戈。

综上可见,商朝的灭亡乃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规律所致。高智商、低情商的帝辛加速了这一步伐,他不顾现实情况,一味穷兵黩武、铺张奢靡,“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但假如他韬光养晦,商朝就会因此改观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奴隶制的消亡和官僚的压榨使阿拉伯帝国逐步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的海盗越来越多,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与此同时波斯的萨珊王朝和东罗马之间的战争,也是没个消停。这么一来,从阿拉伯半岛通行,似乎就成了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条通道。因此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610年,穆罕默德也发现了麦加的繁荣,因此主动前来传教。3年的秘密传教过后,信

  •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本想杀鸡儆猴不料却适得其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从历史角度而言,这一举动蕴含的信息量其实很大:周天子自我破坏了三大支柱之一,周王室的衰落态势体现无疑。周王朝统治的支柱是啥?从官方的史学观点来看,自然是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等等;但如果通俗点理解,可以归为三点:规矩、实力和信义。规矩很容易理解,即上面这段第一句话所指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周公旦、周成

  • 商朝时的人经常占卜,但也会利用多种方式让结果符合自己的心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中能与后世文献相对照的就是关于殷商祭祀和占卜的习俗。随着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人们就对殷商时期人们对于占卜的痴迷赶到震惊。殷商时期不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出入征战全都要占卜一下。殷商时期占卜之频繁以及占卜范围之无所不包都让后世人难以理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就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殷商时期利用复杂的占

  • 商朝和秦朝的国君与蚩尤应有一定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商朝和秦朝的国君是否都是东夷部族蚩尤的后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蚩尤部族来自何方,在与黄帝一战后,又去往了何处,据此再来探讨一下殷商与大秦的先祖们是否与蚩尤部族存在联系。蚩尤及其部族的来处与去处屈原在《楚辞·天问篇》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一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问,乃是

  • 商朝以戎立国而周朝以礼治国故商朝更需要集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商代和西周哪个国家的集权程度更高,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应该从各方面分析一下才能得出结论。商王的继承与周王的继承1、商王的继承。由于甲骨文的大量发掘和解读,史书和甲骨文相互印证,我们已经可以确定殷商自成汤之后的31王的名字,以及他们中大部分的在位时长。这其中,商王继承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父死子继一

  • 唐太宗得知“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预言后冤杀李君羡,武则天为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个神奇的预言为何这么准?李君羡又是怎么帮武则天挡刀的?先来认识一下“大唐第一背锅侠”李君羡李君羡年轻时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瓦岗起义,效忠于魏公李密。后来李密兵败,李君羡又归顺了王世充。在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因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李君羡便和秦琼一起投奔

  • 周天子直辖的军队在周厉王时战斗力已大幅下降,后世更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维持优势,历代周天子都尽了全力,做出了各种尝试。只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周初时,周天子既拥有足以压制任何诸侯的绝对优势军力,也拥有对诸侯国军队的控制权。在史书和各类西周出土文物上看到的“西六师”,“殷八师”(或称“东八师”)就是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这其中的西六师,是武王伐纣之前

  • 明礼启智,点亮人生——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本次班会由于儿希、何岩柯、张馨悦和冯晨轩四名同学主持。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首先,同学们保持安静整肃衣冠,提起恭敬,向大成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然后,冯颀晴和张曙妍讲述了孔子的事迹,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这位圣人。接下来,俞敏巡和王奕茗用精彩的小故事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孔子,感受其独

  • 西周开国君主——铸铜姬发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

  • 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一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周成王(在位37年)死后,周康王(在位26年)、周昭王(在位19年)、周穆王(在位55年)、周共王(在位12年)皆以嫡子的身份相继成为天子,此时的王室政治清明,力量强大,诸侯们遵守法度,上尊天子,下安黎民,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周穆王时期,周穆王经常御驾亲征西戎,扩张了周朝的疆土,使周朝走向了鼎盛。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