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奴隶制的消亡和官僚的压榨使阿拉伯帝国逐步衰落

奴隶制的消亡和官僚的压榨使阿拉伯帝国逐步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1 7:29:47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的海盗越来越多,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与此同时波斯的萨珊朝和东罗马之间的战争,也是没个消停。

这么一来,从阿拉伯半岛通行,似乎就成了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条通道。因此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610年,穆罕默德也发现了麦加的繁荣,因此主动前来传教。3年的秘密传教过后,信徒越来越多,因此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

抛弃旧信仰,迎接伊斯兰教,这事儿引起了当地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因此622年,穆罕默德被迫离开麦加,来到了麦地那。这一年的7月16日,被称为伊斯兰教历中的元年元旦。

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如鱼得水,传教事业风生水起,继而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伊斯兰教军队。他们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当地统治者接受了伊斯兰教,同时穆罕默德便以麦加为中心,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四大哈里发时代,阿拉伯帝国顺势崛起

那时候的欧亚非大陆上,大家都着眼于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的战争,很少有人去注意他们的南部,其实有一个阿拉伯帝国,正在不断崛起。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时期。他当政期间,与叙利亚交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曾经同时对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发起了进攻。不仅消灭了拜占庭帝国的5万大军,而且还占领了叙利亚的首府大马士革。

这还不够,他们甚至瞄准了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围攻两年后,居然成功将其拿下。差点把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给整哭了。这还不够,他们还顺道占领了埃及,拜占庭帝国只能干瞪眼。

打赢了拜占庭帝国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挥师东进,朝着波斯萨珊王朝而来。642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击败,6年以后,阿拉伯人彻底征服了波斯人。

阿拉伯帝国扩张示意图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期,先后征服了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非洲的利比亚等地。此时的阿拉伯帝国,甚至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可盛极必衰,盘子大了,内部矛盾就凸显了。

正当奥斯曼准备进一步对外扩张的时候,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对出身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的正统性提出质疑,并且因此组建了什叶派。

当时大家都认可奥斯曼的逊尼派,因此什叶派和逊尼派,成为了伊斯兰教中的两大派系,争斗不休。最终在656年,奥斯曼被刺杀。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

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时期,奥斯曼被刺杀,阿里顺利继位。可奥斯曼的家族以及支持他的人,却不认可阿里的统治。这么一来,双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候什叶派内部又出现了分裂,冒出了一个哈瓦利吉派。

661年,哈瓦利吉派的人,又把阿里给刺杀了。这么一来神权共和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不过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在四大哈里发的经营之下,已经拥有了2140万百姓。

两大王朝,将阿拉伯帝国推向了巅峰

661年,阿里被刺杀以后,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成为新任哈里发。他可不想帝国再这么乱下去,因此将禅让制度,改成了世袭制度,这就是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时期,继续秉持着昔日的对外扩张路线。664年,阿拉伯帝国攻占了阿富汗,此后兵分三路,一路向北进军中亚草原,一路向东,在帕米尔高原与唐朝的军队交战。还有一路向南,阿拉伯军队占领了印度大陆上的各大邦国。

可以说,这些出征,对伊斯兰教向东传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人口达到了3400万人,算是相当辉煌了。

这时候,老问题又来了,除了此前与逊尼派一直斗争的什叶派外,如今又冒出了一个阿拔斯派,这个派系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有人说自己是先知穆罕默德叔叔的阿拔斯的后裔,并且利用这个身份,拉起了一支队伍。747年,阿拔斯派与波斯后裔、什叶派等力量联合在一起,共同推翻了逊尼派掌权的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他们都穿黑衣服,所以史称黑衣大食。

3年以后,阿拔斯王朝再次恢复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他们这回又惹上了唐朝的军队,还跟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打了一仗,结果凭借人数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此后的100年里,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期,不仅政治稳定,而且生产力发达,经济相对繁荣。总体来说小日子过得不错。

因此到了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的人口,到了4000多万,控制的地盘,也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

阿拉伯帝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一个过程。这就好比是抛物线,过了制高点以后,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阿拉伯帝国显然也无法摆脱这一规律。

阿拉伯帝国疆域图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达到了巅峰时期。但与此同时,此起彼伏的起义也就接踵而至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阿拉伯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呢?

第一,奴隶制已经不再受用了。

说实话,到了9世纪的时候,人类的智慧都已经开始觉醒了。谁愿意平白无故做奴隶呢?可阿拉伯帝国在征服了北非部分领土以后,一直将源源不断的黑人运送到本国做奴隶。

短时间内似乎看不出危机,时间长了以后,国内的黑人奴隶达到了一定数量,那就相当危险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天生做奴隶,大家都要翻身做主人。

869年,一个自称阿里后裔的人,四处宣传解放黑奴的思想,使得大批黑奴聚集在一起,发动了反对阿拔斯王朝的起义。

起义维持了14年,虽然最终失败了,可对阿拔斯王朝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此后阿拉伯帝国的黑奴数量大大减少,奴隶制也逐渐消亡,他们不敢随便碰了。

亚欧大陆形势图

第二,官僚压榨,使得百姓喘不过气。

这是很多帝国都会出现的一个麻烦,因为帝国运行时间太久,导致官僚体系逐渐形成了世袭模式。大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做官,统治一方。

而官员们家里可不止有1个小孩,小孩多了,都要安排做官。可市面上的油水就那么多,这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压缩他们家孩子的利益吗?当然不可能。

因此,官僚对底层百姓的压榨,就会越来越严重。表面上看帝国越来越繁荣了,实际上底层人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这事儿达到一个极端以后,自然会有人起来反抗。因此816年的时候,巴贝克就在阿塞拜疆带领一大帮底层百姓发动了起义。

起义持续了20年之久,对阿拉伯帝国的伤害,自然也相当大。

第三,信仰的空子,成为了分裂的关键。

阿拉伯帝国是靠信仰起家的。这种起家的方式,本身就站不住脚。所以说,当人家用信仰来攻击你的时候,你一点儿还手的余力都没有。

洪秀全

比如说,太平军是靠拜上帝教起家的,后来洪秀全就不得不整天听从杨秀清在那儿搞天父下凡的那一套。为啥洪秀全不公开反抗?那是因为他自己也是靠这一套起家的,他要是反抗了,自己的地位不就不稳了?

同样的道理,当时阿拉伯帝国内部,很多人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的派系,你还真拿人家没办法。大家都是信奉先知穆罕默德的,怎么着吧!

比如说阿布阿杜建立的卡尔马特派,就是在伊斯兰教什叶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公开反对逊尼派,并且发动了起义。

别以为人家小打小闹,这帮人在899年居然打下了波斯湾西岸,在这里建立卡尔玛特共和国,持续了200多年时间。其影响力,辐射到了波斯、中亚等地。

788年,什叶派也不甘寂寞,他们的一部分信徒,跑到北非的摩洛哥,建立起了伊德里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被推翻的倭马亚家族,跑到伊比利亚半岛割据自立,又延续了倭马亚王朝。他们都穿白衣服,所以史称白衣大食。

阿拉伯帝国的三国时代

有这么多人打着同一宗教不同派系的名义,割据自雄,其他人自然也就跟着效仿了。

800年,大将艾格莱卜在突尼斯建立了艾格莱卜王朝。868年,埃及总督阿哈默德建立了图伦王朝。909年,什叶派在突尼斯又建立了法蒂玛王朝。他们占据了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等地,由于他们都穿着绿衣服,所以史称绿衣大食。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割据政权相继建立。所以说阿拉伯帝国在这种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自然是走向灭亡了。

多次外敌入侵,最终葬送了阿拉伯帝国

说实话,他们内部人搞一搞,这个帝国也就不成样子了。可外形还在,这算得上是他们最后的体面了。

11世纪,西欧的十字军开始东征,为了争夺圣城耶路撒冷,他们和阿拉伯帝国打了很长时间,结果阿拉伯帝国损失惨重。

花剌子模国疆域图

12世纪,中亚的花剌子模国崛起,又分割了一块阿拉伯帝国的地盘。

13世纪,蒙古铁骑开始西征。1258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攻入了巴格达,2年后攻入大马士革,彻底灭亡了阿拉伯帝国。

用一句话来形容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吧:成于斯,败于斯,从忽悠中兴盛,也必将从忽悠中走向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本想杀鸡儆猴不料却适得其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从历史角度而言,这一举动蕴含的信息量其实很大:周天子自我破坏了三大支柱之一,周王室的衰落态势体现无疑。周王朝统治的支柱是啥?从官方的史学观点来看,自然是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等等;但如果通俗点理解,可以归为三点:规矩、实力和信义。规矩很容易理解,即上面这段第一句话所指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周公旦、周成

  • 商朝时的人经常占卜,但也会利用多种方式让结果符合自己的心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中能与后世文献相对照的就是关于殷商祭祀和占卜的习俗。随着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人们就对殷商时期人们对于占卜的痴迷赶到震惊。殷商时期不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出入征战全都要占卜一下。殷商时期占卜之频繁以及占卜范围之无所不包都让后世人难以理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就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殷商时期利用复杂的占

  • 商朝和秦朝的国君与蚩尤应有一定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商朝和秦朝的国君是否都是东夷部族蚩尤的后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蚩尤部族来自何方,在与黄帝一战后,又去往了何处,据此再来探讨一下殷商与大秦的先祖们是否与蚩尤部族存在联系。蚩尤及其部族的来处与去处屈原在《楚辞·天问篇》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一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问,乃是

  • 商朝以戎立国而周朝以礼治国故商朝更需要集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商代和西周哪个国家的集权程度更高,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应该从各方面分析一下才能得出结论。商王的继承与周王的继承1、商王的继承。由于甲骨文的大量发掘和解读,史书和甲骨文相互印证,我们已经可以确定殷商自成汤之后的31王的名字,以及他们中大部分的在位时长。这其中,商王继承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父死子继一

  • 唐太宗得知“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预言后冤杀李君羡,武则天为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个神奇的预言为何这么准?李君羡又是怎么帮武则天挡刀的?先来认识一下“大唐第一背锅侠”李君羡李君羡年轻时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瓦岗起义,效忠于魏公李密。后来李密兵败,李君羡又归顺了王世充。在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因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李君羡便和秦琼一起投奔

  • 周天子直辖的军队在周厉王时战斗力已大幅下降,后世更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维持优势,历代周天子都尽了全力,做出了各种尝试。只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周初时,周天子既拥有足以压制任何诸侯的绝对优势军力,也拥有对诸侯国军队的控制权。在史书和各类西周出土文物上看到的“西六师”,“殷八师”(或称“东八师”)就是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这其中的西六师,是武王伐纣之前

  • 明礼启智,点亮人生——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本次班会由于儿希、何岩柯、张馨悦和冯晨轩四名同学主持。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首先,同学们保持安静整肃衣冠,提起恭敬,向大成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然后,冯颀晴和张曙妍讲述了孔子的事迹,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这位圣人。接下来,俞敏巡和王奕茗用精彩的小故事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孔子,感受其独

  • 西周开国君主——铸铜姬发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

  • 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一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周成王(在位37年)死后,周康王(在位26年)、周昭王(在位19年)、周穆王(在位55年)、周共王(在位12年)皆以嫡子的身份相继成为天子,此时的王室政治清明,力量强大,诸侯们遵守法度,上尊天子,下安黎民,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周穆王时期,周穆王经常御驾亲征西戎,扩张了周朝的疆土,使周朝走向了鼎盛。周共

  • 纣王死后发生了啥,为何周朝背骂名也要挖商朝祖坟?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王朝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正统,虽然改朝换代时通常会发生血腥的纷争,可一旦某方势力夺权后,在建立新王朝的同时也会承认前朝的存在,尊重前朝皇帝好好维护前朝皇帝的陵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王朝若有一天被推翻了,自己的皇族陵寝也能够被好好地保护起来,这可以算的上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们的一个共识。可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