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一书中有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甲骨文合集》中也有关于诸侯进贡大象给商王的记载。河南的简称“豫”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
河南新乡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白陶象尊
商代 青铜象尊
商代 青铜象尊
商代玉器选材较为精良,新疆的和田玉成为主要的玉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糖玉更少。由于目前尚缺乏商代时期中西交通的证明,很多学者对和田玉通过什么途径传人中原地区的意见还不统一。不过,和田玉的使用,为商代玉器达到自新石器晚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标志着中国古代玉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除和田玉外,还有少量的独山玉、山由岩玉、绿松石、孔雀石、青田石等。和田玉多为青色,另有白色、碧色、黄色和黑色等,独山玉、山由岩玉多为白色、牙白色、米黄色、浅绿色、黄灰色、枣红色等。
商代早中期玉器融合了红山文化、良诸文化、龙山文化和其他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特征,达到了新的高度。鸽鸟、龙等动物形玉器吸收了红山玉器的精华,巧妙运用圆雕和线条装饰,活灵活现;璧、踪等礼器利用良诸文化的装饰技法,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象征性武器和工具延续了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的风格,简洁肃穆。
商代后期玉器数量和品种大增,就造型来说,大致可以分为扁平玉器和立体圆雕玉器两大类。这时的玉器体型庞大,纹饰繁缚,线条流畅,独特的艺术风格令后人景仰。
扁平动物形玉器很有特色,兽嘴镂空呈多角星或为一钻孔;兽足为方形,其上有数道阴刻直线或折线。
立体圆雕玉器远比平雕玉器的制作难度更大,对玉材、雕刻对象、雕刻技艺都有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琼、篡和人物、动物形象。这类玉器的造型大多呈圆柱体或立方体,细部则以阴刻线和浅浮雕表现,琮、簋显得端庄,非现实的怪鸟、怪兽则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造型奇特,显示出商代玉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所有的立体圆雕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形象,将商代玉匠高超的技艺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发挥到了极致。
商代玉器同新石器时代相比,纹饰繁褥,线条流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玉器装饰艺术从简单走向复杂的转折点二装饰线条多为直线纹、折线纹,也有弧线纹。就图案来说,有夔龙纹、鸟纹、兽纹、兽面纹等动物性纹样,还有重环纹、涡纹、瓣状纹等几何形纹尊,内容非常丰富。商代玉器多用二角纹装饰,二角纹有大小之分,大三角纹呈等腰三角形,一般由多层直线组成,装饰于器物柄部;小三角纹接近于等边三角形,饰于龙身或玉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