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猛烈燃烧,浓郁的血腥味道久久不息,可枪炮声喊杀声却渐渐稀落下来。染着血色的夕阳在弥漫的硝烟中时隐时现,让这个黄昏显得愈加苍凉悲怆。
一天的激战结束了,这难得的沉默却让人倍感压抑,毫无疑问,很快将有更惨烈的大战。
集贤关外赤冈岭第一垒的太平军正在紧张地修复防御工事,为战友裹伤。他们满面烟火,疲惫不堪,却还是如往常一样都秩序井然。他们很少交谈,胜败已经没有悬念,所做一切都是征战多年的习惯使然。赤岗岭一共四垒,刚刚其他三垒已经相继失守,此刻只剩下这最后一垒,不到千人的残兵,根本抵不过数万凶悍的湘军围攻
也许最后的时刻就要到了,他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他想起十几年征战多少战友或者倒在了战场,或者死于敌人的刑场,想起这几日跟随自己多年的战士一个个倒在身边,死亡将意味着与他们重逢,如此也是一件值得安慰的事。
刘玱琳是广西人,很早就参加太平军,不仅作战勇敢,也深有谋略,无论带兵还是打仗,都是一流的。只是他的运气不算太好,他顶头上司是陈玉成,这个十八岁奇袭武昌立功的少年,一登场就被敌我双方瞩目,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完全把刘玱琳给遮盖住了,所以,他竟是一直不被人知。
也许他是陈玉成童子兵的小伙伴,也许他是陈玉成带兵后遇到的部将,历史没有记载,我们只能猜想:他们一定在战场上互相救援,一定在交流中惺惺相惜,有着可托生死的深厚情谊。所以尽管陈玉成身边有很多陈氏亲属,还有很多在太平天国前期就出名的部将,但刘玱琳却是无可置疑地第一大将。
1860年,洪秀全新封王后,又封了四方主将:即靖东主将刘玱琳、平西主将吴定彩、定南主将黄文金和征北主将张乐行。按照太平天国东西南北的尊卑排序,刘玱琳领衔4主将,他超越了带资入伙参加金田起义的黄文金,也超越了捻军首领张乐行,这当然是太平天国和陈玉成对他多年功劳的认可与肯定。
刘玱琳也从未嫉妒过陈玉成,一直忠心耿耿跟随他,从来都担任最危险的前锋,打最硬的仗。在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之后,就是刘玱琳担任东证先锋,追击与太平军较量了十多年的张国梁,并将之消灭,然后才有占领江浙两省的巨大胜利。
刘玱琳是陈玉成麾下的第一大将,他的部队是陈玉成的绝对主力。陈玉成多年来东征西讨,屡立战功,赢得赫赫威名,能够成为全军总司令,依赖的就是这样一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刘玱琳之死,让陈玉成的军事生涯从此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不久安庆失守,陈玉成处处落败,最终被军阀苗沛霖诱捕杀害,此时距离赤岗岭刘玱琳遇难刚刚一年。
如果刘玱琳还在英王身边,有一支这么强大的部队和这样忠诚勇敢的大将,陈玉成何至于处境艰难?即使艰难又何须去找苗沛霖?就算去找苗,苗也未必敢诱捕吧?而英王不死,太平天国的历史必将改写。也许最终灭亡在所难免,但一定有不同的面貌。
历史不能假设,可是后人还是忍不住浮想联翩。百年岁月倏然而过,赤岗岭的草木依旧葱茏,刘玱琳和他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滋养了这片土地,让繁茂与赤诚在这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