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与《梁祝》应该是虚构爱情故事中有名的两篇了,这两篇都以彼此殉情而结束。同时也让我们觉得,原来还是有爱情的。但虚构的故事能当真吗?
《凤求凰》的故事,我们大多都听过。穷人司马相如凭借着一身才华成功赢得了豪门千金卓文君的青睐。卓文君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既然爱上了司马相如,那就放弃一切也要跟司马相如在一起,也就有了有名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私奔。
当时的司马相如除了才华外一无所有,卓文君不在乎他的贫穷,只为了与他生活在一起。司马相如的才华最终被汉武帝赏识,自己终于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司马相如改变了命运之后,第一个想法便是娶妾,完全忘记了卓文君曾经的付出。好在卓文君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女性,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没有选择大哭大闹,而是以自己的才华挽回了丈夫。
历史上的渣男虽多,但好男人也不少。若说普通人的故事没什么代表性,我们可以从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以及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这两位帝王身上找一找那好男人的共性。
一、开国皇帝刘秀告诉我们:一个好男人在于是否愿意履行当初的承若
现代社会女人有句调侃男人的话: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别相信男人这张破嘴。这话虽不能代表所有的男人,但也说明了女性对男人诺言的不信任。
我们对刘秀与阴丽华的了解,更多来源于刘秀的那句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既是刘秀的“理想”,也是对阴丽华的许诺。刘秀取阴丽华是做妻子的。
刘秀为了打消更始帝的猜忌与怀疑,决定与阴丽华成亲,不过成亲没多久刘秀就被派去河北出差,夫妻俩这一分别就是两年多。
在这三年时间内,刘秀为了拉拢真定王刘扬,不得不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以此来稳固双方的联盟。
若说刘秀与郭圣通的结合完全因为利益也说不过去,毕竟俩人相处了十几年并孕有5个孩子。但刘秀对原配阴丽华是愧疚的。
公元25年,刘秀称帝。这个时候他仍需要仰仗刘扬的势力,也就是说刘秀需要将郭圣通立为皇后来拉拢刘扬,但刘秀没有立其为后。因为皇帝的妻子是皇后,而这一位子刘秀早已承诺给一个叫阴丽华的女人了。
阴丽华也理解刘秀的无奈,当刘秀说出想要立阴丽华为后的打算时,阴丽华拒绝了他。面对如此通情达理的阴丽华,刘秀只能按下心中的愧疚,在其他方面弥补阴丽华。
因阴丽华拒绝当皇后,刘秀下诏嘉奖她,并且大肆封赏她的亲人:
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在公元41年,刘秀与阴丽华结婚的17年之后,刘秀完成了当初的承诺,将阴历华立为皇后。
刘秀与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当上皇帝后,还曾梦到过父母当初恩爱的情形,“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刘庄的这项记录也算是为他俩的爱情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毕竟连儿子都怀念的“温情”总做不得假吧。
二、唐高宗李治告诉我们:我可以把我的一切分享给你。
李治成为皇帝前有天可汗李世民,死后又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因此他自己的光芒被遮盖了。李治并非电视剧上表现的那么差劲。我仅用一个事实来说明李治的功绩:隋炀帝杨广和李世民都念念不忘的高句丽是被李治灭掉的。
灭掉高句丽就已经说明了李治的能力,他绝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皇帝。
对皇帝来说什么最重要?自然是手中的权力。东汉末期的大混乱、隋末的大乱、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都是为了权力吗?
李治看重权力吗?自然是看重的。否则他也不会费尽心力地将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一一出去。权力必须是自己独有的,哪怕妻子、儿子也不可以分享,这是经历了历史验证的。但李治却将其分享给了武则天。
别的朝代女性掌权往往是以太后的身份,而武则天则是以皇后的身份,这一切源于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
公元665年,李治封禅泰山的时候,武则天随行。武则天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封禅泰山的女性。这时候武则天已经42岁了。假如李治喜欢的是武则天的美貌,那么武则天到了42岁,李治差不多也该厌弃了吧。
公元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李治在法理上给了武则天掌权的资格。当李治去世时候,他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李治完全将自己的身后事交给了自己的妻子,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李治与武则天朝夕相伴34年,他一定是了解武则天的。李治知道她喜欢“权力”,因此他便将自己的权力分享给她。若不是李治的宠溺,还会出现一代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的出现是因为李治,但不是因为李治的懦弱无能,而是源于对武则天的爱。
刘秀与李治虽说贵为帝王,但他俩的这两项表现确实能作为一个最佳“伴侣”的标准。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爱对方,就看他“是否兑现当初的承诺”与“能否分享自己独有的东西”。诸位看官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