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考古中国”重大进展:辛店遗址发现商代晚期最大青铜铸造基地

“考古中国”重大进展:辛店遗址发现商代晚期最大青铜铸造基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4/4/4 11:47:52

殷墟作为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不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近年来,安阳殷墟核心区及外围不断涌现出大量考古新发现,国家物局今天布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河南辛店遗址,历经三次发掘,发现了中国商代期最大的青铜铸造基地。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市北部柏庄镇辛店集南部一带,西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距离10千米,经过从2016年至今的考古勘探发掘,发现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约75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目前,辛店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家营遗址辛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 孔维鹏:二次发掘应该是辛店遗址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初步确定了辛店遗址的范围,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铸铜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是一处超大型青铜器铸造基地。

目前在辛店遗址,考古发现7座独立的铸铜作坊遗迹,铸铜区域均设有工作区、生活区、祭祀区、墓葬区。工作区内有备料取土坑,制范场地,熔铸一体工棚式作坊、铜器后期加工场地、铸铜遗物废弃场地等,可完成青铜器铸造全过程,是迄今发现商代晚期面积最大的铸铜遗址。出土各类陶范、芯、模等约40000块,以及大量炉壁残块、磨石、制范工具、骨蚌器等,体现出领先世界非同寻的铸造技术。

在第三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处西周初期的熔铸作坊。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家营遗址 辛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 孔维鹏:作坊地面上放置了两件具有西周初期类型的陶鬲,确定了辛店遗址铸铜业自商代晚期延续至西周初期。

辛店遗址

商代“戈”族人的“家园”

那么,地处河南安阳的这处辛店遗址,当初是怎样一群人在进行生产、生活,并制造出了众多的青铜器、陶器、兵器呢?考古人员在出土的青铜器上找到了线索。

经统计,目前辛店遗址总计发掘商代晚期独立铸铜作坊7处,房基10处,商周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文物总数约5万件。发现的墓葬大多保存完,随葬品较为丰富,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及陶器、玉器、漆器等数百件。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家营遗址 辛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 孔维鹏:青铜器上的铭文以“戈”居多。遗址的时代、文内涵布局等明该遗址是一处殷墟时期以“戈”族为体的“居、葬、生产合一”的超大型青铜器铸造基地和大型聚落,是殷墟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研究发现,“戈”族从辛店遗址的二期延续到四期,是该聚落的实际控制者。辛店遗址代表了殷墟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体系,对于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铸造业的控制、规模和分布有重要意义。此外,该遗址的发现还使得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殷墟都城“大邑商”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家营遗址 辛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 孔维鹏:遗址的发现展示了真实意义上的“大邑商”范畴,见证了中国早期都城低密度、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对研究殷墟时期都城的布局,范围等是一次突破性的发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有新进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殷墟王陵区考古勘探进展工作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

  •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11月1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一、殷墟考古发现与研究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自1928年起,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至今已经九十余年,陆续发现

  •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2005年在安钢第二炼钢厂西南发掘的有5辆车马的车马坑。岳占伟供图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是中国最早的马车。精心打制的马车,可用于日常出行、田猎、礼仪、战争等,代表了中国3000年前的制造业水平。但它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乘坐马车者,通常为王公贵族。这些人死后,马车作为陪葬品埋于墓内或其附近,马匹和驭手常

  • 姜子牙要代天封神,元始天尊为何不教他更厉害的道术?有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生来命薄,难成仙道;也就是说姜子牙天生就是个命薄之人,即使有幸跟随元始天尊这样的仙界大佬学艺,但也无法弥补他天生的缺陷,而这也就注定了他仙道难成,只配享人间富贵;二,辅保明主,身为将相;姜子牙虽仙道难成,但在昆仑山学艺的这四十年里,却早已具备了将相之才,因此元始天尊才让他下山辅保明主改朝换代,出

  •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成果和进展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原标题: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成果和进展发布

  • 最近 某国一些州讨论了是否彻底废除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4:惟彼陶唐,有此冀方——陶寺古城的建设与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章惟彼陶唐,有此冀方——陶寺古城的建设与事变作者|黄饮冰核心提示一、历史记载的“冀都”和“中国”(天子之国)平阳,即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二、陶寺城(平阳城)的考古展示三、陶寺古观象台与《尚书.尧典》的记载不符,但是这个观象台与连山历的记载相符四、陶寺城历经的历史变故1、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前

  •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百年耕耘、薪火赓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考古已经走过了90多年,在各方努力下,殷商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不断深化,殷墟的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强支撑。”11月1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殷墟考古持续深入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

  • 重大进展!殷墟甲骨文直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了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成果:至今为止已发现甲骨文约15万片,经科学发掘的有3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

  • 殷墟甲骨文直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辛店遗址出土的部分陶范邵家棚遗址发掘区航拍洹北商城铸铜作坊出土花纹范的正面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秦华/文图片均据新华社殷墟外围区域有多项新发现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