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4/4/9 19:57:47

考古发掘的甲骨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

本报电 (记者赵晓霞)“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日前,在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系统介绍了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

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实证。据冯时介绍,殷墟甲骨共有3次重要发现,分别是殷墟内出土数量最多的完整窖藏小屯YH127坑、具有明确年代的小屯南地甲骨史料价值独特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殷墟甲骨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王庭,将中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千余年,开了殷墟90多年的考古与历史研究历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冯时表示,参与甲骨文文字学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成为国际性学术课题,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作出极大贡献。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多学科的结合,对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诠释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商考古发现:实证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 对王陵区布局的认识再突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洹北商城铸铜作坊区墓葬M89出土铜斝(国家文物局供图,央广网发)徐良高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力求揭示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文化。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

  • 我国甲骨文发现总计约十五万片 单字数量逾四千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实证。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了一百二十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发现总计约十五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万五千余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面,是重建殷商信史的直接史料。殷墟甲骨共有三次

  • 陕西西周墓葬,出土三千年前“太阳能工具”,专家:伟大的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如果说, 早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古人想要取火就只需要用3秒钟了,不知各位相信不相信? 可能不少人都会有点怀疑。毕竟如此迅速的取火方

  • 殷墟考古“上新” 还原真实商代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辛店遗址位于殷墟宫殿区以北约10公里处,是一处青铜器铸造遗址,已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处、房址10余处、墓葬近百座,出土约4万块陶范、陶模及大量制范、铸铜工具,出土带有“戈”字铭文的青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陶家营遗址位于殷墟宫殿区以北约7.2公里处,是一处商代中期

  • 【内含考点】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宫

  • 甲骨文 | 当当10月销量榜TOP30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ioracode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111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英]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著袁鑫 译豆瓣推荐豆瓣评分:9.0 这一次,我不得不承认,现实胜过了虚构。奥列格传奇的一生,从孩提时代到苍苍暮年,绝

  • 品读|谢天开:知识考古,跨界释读——读《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文/谢天开商代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那是一个现实与神话互映幻象的远古,恰好万年中国玉从巫玉时代到王玉时代,以一个奇妙的视域记录商王朝的兴衰。然而,因时间久远,那时候所发生的相关玉的故事,已然为“烟涛微茫信难求”。在《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里,学者杨骊以女性的细腻与缜密,娴熟地运用多

  •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5:禹迹(绩)——禹王北撤、受封夏国、禹征三苗和大禹在北中原的活动轨迹考证与新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禹迹(绩)——禹王北撤、受封夏国、禹征三苗和大禹在北中原的活动轨迹考证与新解作者|黄饮冰核心提示一、禹王北撤(一)石家河文化在距今4300年前后出现精美玉器的原因:西少昊被共工击溃从陕甘宁地区流亡到石家河(二)昌意之子鲧建立石峁城池(三)神农别支——三苗从神农族群中分离出来(四)颛顼与共工争帝

  • 修史立典 存史启智 以文化人——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编纂出版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近来,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进展吸引国人目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旨在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作序,指出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

  •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集历史考古青铜器甲骨文各种学问的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唯物史学开拓,先民社会寻根。器鉴殷周修大系,骨考湮墟辨甲文。博思贯古今。《讨蒋》曾惊华夏,《天街》吟畅诗新。一《祭》《十批》求至理,异想行实探最真。科追现代春。(《破阵子》—张飙)今天是郭沫若院士(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他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