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殷墟考古“上新” 还原真实商代文明

殷墟考古“上新” 还原真实商代文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4/9 19:57:35

辛店遗址位于殷墟宫殿区以北约10公里处,是一处青铜器铸造遗址,已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处、房址10处、墓葬近百座,出土约4万块陶范、陶模及大量制范、铸铜工具,出土带有“戈”字铭的青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

陶家营遗址位于殷墟宫殿区以北约7.2公里处,是一处商代中期的环壕聚落,遗址内发现陶器生产区、居址区墓葬区,25座墓葬中出土丰富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进一步丰富了商代中期洹北商城周边聚落社会研究内容。

▲ 邵家棚遗址墓葬出土铜礼器组合 国家文物局供图

邵家棚遗址位于殷墟宫殿区南部约2.5公里处,是一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内发现了由18座房址组成的3组多进式院落,以及由1座“中”字形大墓、23座中小型墓葬、4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墓葬内出土多件带有“册”字铭文的青铜器,显示邵家棚遗址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孔德铭介绍,通过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和邵家棚遗址可以看到文化的交流。陶家营发现了青铜钺、锯等兵器和工具,这些都属于北方草原文化因素;陶家营还发现了绿松石,大概来自长江流域。辛店遗址内发现的青铜人面像和三星堆的类似,说明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外围聚落考古发现直接扩大了殷墟的范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表示。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1928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持续开展殷墟考古工作,发现了殷墟宗庙宫殿区、陵区等重要遗迹,以及甲骨文、青铜器等大量珍贵文物,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真实存在,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殷墟考古也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的序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考古学者,奠定了中国考古学的优良学术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认为,殷墟作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其重要价值“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殷墟考古已经90多年了,在各方努力下,殷商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研究不断深化,殷墟的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强支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近年来,殷墟考古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高介绍,在聚落考古理念引领下,殷墟考古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 洹北商城工匠墓M54随葬器物组合 国家文物局供图

洹北商城手工业考古发现、发掘极大地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的空白。据介绍,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发现大量铸铜、制骨、制陶生产和居住生活遗迹以及分布有序的墓地,揭示了集生产、生活、丧葬于一体的“居葬合一”族邑布局模式。独特的“纹饰范嵌范”铸铜技术、“剥片式”取料制骨技术、“熟土区夯筑”陶窑技术,充分显示出商代中期手工业创新求变的理念。

此外,小屯宫殿宗庙区新发现大型池苑、水道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遗迹,池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通过水道与洹河联通,改变了以往对殷墟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

围绕殷墟王陵区周边的勘探与发掘,确认了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环绕一条围沟,沟宽超过10米,将王陵与大量祭祀坑围于沟内。围沟的发现突破了对于殷墟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

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南约1公里处,发现2条直通宫殿区的南北道路,洹河北岸发掘出宽达15米的大型道路,道路之上有清晰的车辙痕迹,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道路揭示的框架体系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

徐良高表示,殷墟考古研究将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还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系统介绍了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据介绍,至今已发现甲骨文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多学科相结合,对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进一步诠释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1月15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殷墟考古“上新” 还原真实商代文明》

↓ ↓ ↓ ↓ ↓ ↓ ↓ ↓ ↓

责编:陈晓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内含考点】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宫

  • 甲骨文 | 当当10月销量榜TOP30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ioracode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111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英]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著袁鑫 译豆瓣推荐豆瓣评分:9.0 这一次,我不得不承认,现实胜过了虚构。奥列格传奇的一生,从孩提时代到苍苍暮年,绝

  • 品读|谢天开:知识考古,跨界释读——读《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文/谢天开商代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那是一个现实与神话互映幻象的远古,恰好万年中国玉从巫玉时代到王玉时代,以一个奇妙的视域记录商王朝的兴衰。然而,因时间久远,那时候所发生的相关玉的故事,已然为“烟涛微茫信难求”。在《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里,学者杨骊以女性的细腻与缜密,娴熟地运用多

  •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5:禹迹(绩)——禹王北撤、受封夏国、禹征三苗和大禹在北中原的活动轨迹考证与新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禹迹(绩)——禹王北撤、受封夏国、禹征三苗和大禹在北中原的活动轨迹考证与新解作者|黄饮冰核心提示一、禹王北撤(一)石家河文化在距今4300年前后出现精美玉器的原因:西少昊被共工击溃从陕甘宁地区流亡到石家河(二)昌意之子鲧建立石峁城池(三)神农别支——三苗从神农族群中分离出来(四)颛顼与共工争帝

  • 修史立典 存史启智 以文化人——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编纂出版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近来,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进展吸引国人目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旨在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作序,指出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

  •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集历史考古青铜器甲骨文各种学问的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唯物史学开拓,先民社会寻根。器鉴殷周修大系,骨考湮墟辨甲文。博思贯古今。《讨蒋》曾惊华夏,《天街》吟畅诗新。一《祭》《十批》求至理,异想行实探最真。科追现代春。(《破阵子》—张飙)今天是郭沫若院士(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他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 神秘的商代高古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商代晚期 蟠龙环商代距今已经三千多年,遥远而神秘。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其众多的玉器也同样为后人所铭记。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形容商代的青铜器是狞厉的美,那么商代的玉器当称得上是神秘的美”。商代晚期 双龙首神面纹璜商代玉器是贵族专用品如果商代之前是“神玉时代”,那么到了商代中国玉器就进

  • 你永远也猜不到,姜子牙在武王伐纣时期是干啥工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书记载,治师应该是这样,姜子牙与伯夫,各驾驶着一辆马车走到阵前,对着对面的人喊,你瞅啥?对面的人就说,瞅你咋地?姜子牙说,你瞅我,你别走,一会儿看我怎么削你啊。对面的人说,谁不走谁是傻子。当然,这本古书应该是现代版,而且是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历史上真正的致师,实际说白了就是一种单挑,也可以说是挑

  • 从四时捺钵反观殷商三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辽史》中复又记述:“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这就是所谓的“四时捺钵”制度,这是游牧渔猎民族文化所致的一种必然。“斡鲁朵”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住国(定居-都市化)”,“捺钵”则是相对的“行国(游猎-转场性)”

  • 商朝的王后妇好和小冰河时期的动荡的世界里伟大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题记 殷墟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正是王后妇好(音zi,同子)。当时的商王是伟大的武丁,他和妻子都是战将,这里对应一下当时(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2)世界上发生的事件。说明地缘气候对世界发展进程的影响。 中亚游牧民族四处出击 地球气候对世界局势会产生重大影响,每当小冰河时期到来时,来自东欧和中亚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