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生的路不止一条:袁世凯的成功,在于机遇面前果断止损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袁世凯的成功,在于机遇面前果断止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9 更新时间:2024/1/21 9:55:54

不过,对于袁世凯早年的发迹路,个人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袁世凯也是个学渣,但是,他对科举的态度,却颇为值得玩味。

1、少年袁世凯

清朝咸丰九年,西元1859年。这一年咸丰帝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一方面,太平军捻军让咸丰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内地的控制权,另一方面英法联军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且北方的沙皇俄国还打算趁火打劫。

恰好在这一年,袁世凯出生了。袁世凯可谓生于一个兵荒马乱的年头。不过,袁世凯作为地主家的儿子,虽然生逢乱世,但生活方面没受到多大的冲击。

对于旧时的地主来说,选择找机会做官,是他们的必修科目。袁世凯家里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袁世凯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安排袁世凯学习四书五经,让他走科举的路子。不过,袁世凯自小就对这些内容不大感兴趣。反倒是对刀枪棍棒和兵书战策很关注。当然很多专著认为袁世凯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我个人的看法则是认为:或许是晚清的环境,让袁世凯深信武力才是最可怕的:毕竟习武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军事技术则可以保证自己可以组织人马,保卫家产。

当然,虽然袁世凯不喜欢四书五经、科举制度,但是,在晚清,四书五经、科举制度才是求得功名最好的道路。所以,对袁世凯来说,科举才是他的正业。因此,在学习武术和兵法的同时,袁世凯倒也没放弃科举。但奈袁世凯八股章写得不好,所以怎么考,也没能混个举人。

2、总督

袁世凯觉得长期在家“考公”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袁世凯决定另辟蹊径:那就是选择投军。既然科举的路子没走通,不妨换个路子。当时袁世凯投在了吴长庆的部队里。而吴长庆也感觉袁世凯确实是人才,于是对袁世凯进行了一番观察,结果赫然发现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吴长庆打算重用袁世凯。

当然,虽然袁世凯选择投军,但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两条路线同步:投军的同时,继续科举。这样,两手准备,不论哪个领域出现飞跃式发展,对自己都是巨大利好。

事实上,古今中外有一定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这样:在遇到抉择问题的时候,选择两手准备,不做孤注一掷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东北亚某半岛发生了一场变乱。而清廷也派去了军队去半岛平息变乱。袁世凯所在的部队,被清廷选中。袁世凯在半岛的表现大放异彩:他稳定了半岛局势,同时还挫败了日本军队。为此,清廷很赏识袁世凯。并在之后,委任袁世凯担任清朝驻扎在半岛的总督。

而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袁世凯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人生。

3、结语

从袁世凯的发迹之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经验:

首先,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袁世凯不积极为自己积攒技能和资本,或许,即便是机会摆在眼前,他也抓不住;

第二,尽量全面开花。比如袁世凯科举之路遇到麻烦,袁世凯没有选择干等,而是选择在不放弃科举的同时,寻找其他出路。同时,在得到发展机遇的同时,及时止损:袁世凯做了总督以后,意味着已经实现了科举的目的:走仕途。所以再琢磨科举,已经是浪费精力的事情。这就是及时止损。

更多文章

  • 孙中山去世后,为他专门建造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钱?又是谁承担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山陵在设计过程中被排列在了一条中轴线上,这是受到了中国古典传统建筑的影响。但是孙中山年轻时又历经过系统化的西式教育,所以对他的陵墓建造自然是要“中西结合”的。如果从高空俯视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孙中山的陵墓就像是一座铺在绿色地毯上的“自由钟”,显然中山陵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西结合建筑群和最为重要的建筑瑰

  •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怎么样的人,真的是冷酷无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红楼梦薛宝钗结局如何,红楼梦薛宝钗前世,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薛宝钗,温柔贤淑,才貌双全,聪明灵秀,洞明世事,人情练达,能平衡各种关系,是贾府上下都喜欢的人儿。人情恶,世情薄,已经出现衰象的贾府,风雨飘摇之际,决定家族未来走向的贾母,为家族继承人宝玉的婚姻选择,必然是薛宝钗,而非惹人怜爱的林黛玉。相对于林黛玉的清高孤傲冷艳,薛宝钗是显得世故圆滑了些,但仔细想一

  • 《雍正王朝》中这一段是讽刺读书人么?主考官李绂被李卫说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王朝李绂见李卫,李绂最后结局,李卫骂读书人

    在电视剧中,因为雍正的新政,得罪了河南的读书人,导致河南考生罢考,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有时候,一支笔的力量可以大过军队的力量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件事,就是电视剧中的一个情节和读书人有关,雍正刚刚登基,准备举办科举考试,因为副主考官李绂,早在科举考试之前,在一个叫“伯伦楼”里,用七十两银子买到一份考题,后

  • 《甄嬛传》还原历史:清朝嫔妃侍寝的规矩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嬛传的嫔妃制度,甄嬛传嫔妃高低排序,甄嬛训斥众嫔妃

    明朝时,由文书房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女官彤史,负责记录后妃宫女被幸于皇帝的寝所。看来,明代是双重记录,宦官与女官,各根据皇帝、后妃宫女的形迹,分别记录。到了清朝,皇帝与后、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帝、后每行房一次,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

  •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贵重,整个清朝只有7人获得,和珅都没得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代三眼花翎是哪七个人,和珅双眼花翎图片大全,康熙赏赐三眼花翎的有几个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王朝,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更是由起源于东北白山黑水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的王朝。他们的发型和服饰不同于明朝及之前的王朝,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普通百姓男的前额剃光,脑后留辫,身穿长袍马褂,脚蹬皂靴,女的身穿旗袍夹袄,脚踏高底鞋。而官员们不但同样换

  • 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美女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正的清朝辫子,清朝男人为啥留辫子,清朝老百姓剪辫子的场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 随着各类清宫剧的播出,大家也增加了很多对清朝历史的了解,尤其是清朝男性的发型,迷倒了万千少女,清朝也成为众多少女心中穿越的首选。那么清朝真的有电视剧中演得那么美好吗?起码从发型上来说不是的。影视剧中的男演员本身颜值

  • 民国农民被抓到日本的真实遭遇:粪桶接水喝,中国人大队长非常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河北农民韩国骏从小就在家种地,一辈子没出过远门,那天忽然有几个特务闯进家中,不由分说将他抓走。和韩国骏一起被抓走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个农民,他们被带到了当地新民会的一个大礼堂中,关了起来。所谓“新民会”,是沦陷区的组织,由人掌控,甘愿充当爪牙的中国人为主要成员。他们平日里就是搞宣传和培训,奴化中

  • 历史故事:【民国旧报纸】1949年09月,国民党德庆当局进剿凤村九龙、高良三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三月笔者去采风,听到 凤村一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人家说,在夜袭凤象乡公所的凤村战斗之后,国民党曾反攻入九龙革命根据地。由于党史、地方资料皆无此记载,笔者也没听过其他老人家有此说法,本着“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精神,暂且搁下。日前,笔者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查找资料,意外找到当时报纸关于该事件的

  • 延禧攻略:叶天士是谁?为何蒙骗乾隆?难怪他看璎珞的眼神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天士喜欢魏璎珞吗,乾隆几次为魏璎珞吃醋,叶天士给乾隆喝青蒿汁

    当时愉贵人刚刚生下了皇子,但高贵妃执意要将他们母子活埋了,只因为刚出生的五阿哥瞳孔呈现的是金黄色,在古代,这样的婴童是被视为不祥之兆的,这也给了高贵妃趁机铲除愉贵人和五阿哥的机会。但璎珞怎么会让这种是发生,她拖延着时间等来了皇上,在太医为五阿哥检查过之后,也并没诊断出任何疾病,所以众人便开始一边倒的

  • 乾隆刚一咽气,嘉庆帝就调一位老人进京,和珅: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帝处理和珅,嘉庆帝杀和珅是好是坏,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了一道保命遗旨

    大清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皇帝“龙驰上宾”仅仅十几天后,嘉庆帝颙琰就将乾隆的宠臣和珅下狱赐死,并籍没家产。在和珅的家中,嘉庆帝共查抄出了白银8亿两,地产一千二百六十多倾,房产一千余间,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光是这份家产,便相当于清政府十多年的收入。从此以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