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眼花翎为何那么贵重,整个清朝只有7人获得,和珅都没得到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贵重,整个清朝只有7人获得,和珅都没得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3/4 0:31:0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王朝,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更是由起源于东北白山黑水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的王朝。

他们的发型和服饰不同于明朝及之前的王朝,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普通百姓男的前额剃光,脑后留辫,身穿长袍马褂,脚蹬皂靴,女的身穿旗袍夹袄,脚踏高底鞋。

而官员们不但同样换上了满族服饰,更是戴上了带有胡人风格的官帽。

这种帽子上插着孔雀花翎,看起来十分的滑稽。

然而正是这扎眼的花翎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官员的帽子上最多能够达到三眼花翎。

可是细数整个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获得过三眼花翎的官员也仅仅只有7位,就连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宠臣和珅都没有获得过。

清朝官帽上的花翎

在许多清宫戏中都有过这样的画面。

皇帝在震怒之下,责令大内侍卫摘去大臣的顶戴花翎,赶出午门听候发落。

而当皇帝在高兴的时候,他又御赐官员双眼花翎,以表嘉奖。

这花翎在平时只是孔雀尾巴上的一根普通的羽毛,谁承想在中国清朝时期国家的中央机关竟然发挥着如此神奇的作用。

满清成立后,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就开始不断地吸取明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其中在官服上就借鉴了明朝官服的补子。

这种补子贴在前胸和后背,文臣和武将的补子图案不同,不同级别的官员也对应不同的补子。

普通百姓一看到这些补子就立刻明白眼前的人是什么样的品级,它们的作用就像现代军人肩膀上的军衔一样,是身份的象征。

明朝是汉人王朝,它的官帽是乌纱帽,上面镶嵌玉饰来区别官员大小,满清是马背上的民族,早期从上到下都要经常纵马狂奔进行战场厮杀,乌纱帽质地轻盈,帽翅过大很容易被风刮走。

所以他们就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采取装饰有顶戴和花翎的无檐软帽作为自己的官帽。

这种帽子顶部镶嵌有不同的材质的宝珠,宝珠下面铺着红缨,帽子后面还专门留出了用于插花翎的帽孔。

花翎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眼的数量越多表示的地位越尊崇。

如果说补子是军衔的话,那么花翎就是官员的勋略表。

想要更换补子只需要往上升官就行,而想要更换花翎就没那么简单了。

获得花翎的资格

在常人印象里,但凡是官员就会佩戴花翎。

其实这是许多不严谨的电视剧给大家带来的误解。

电视剧着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对这些细枝末节未必会十分重视,以至于后人觉得花翎成为了官员的标配。

在清朝官员的体系中,凡是六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佩戴花翎的,他们的帽子后面虽然也插着鸟的羽毛,只不过换成了没有眼的蓝翎。

蓝翎是鹖鸟的羽毛,跟带有眼的孔雀毛相比无论是气质还是形象都大大不如。

想要戴花翎,仅仅是品级够了还不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标,那就是身份。

满清虽然没有像当年蒙元那样把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种等级,但是却严格划分了旗人和汉人的身份。

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就建立了兵民一体化的旗人制度,随后在皇太极的拓展下发展成为了八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这些旗人跟随满清皇帝征战南北,一路劫掠中原,立下赫赫战功。

太平之后,随着旗主身份的差异也划分出了上三旗和下五旗。

这花翎只有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的子弟才有资格获取。

这些满人子弟拥有了获取资格,但是具体离获取花翎之路还非常遥远。

根据清史记载,能够获得单眼花翎的官员起码就要是五品以上的官阶。

至于双眼花翎更是要在单眼花翎的基础上跟皇上沾亲带故才行。

而三眼花翎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了,首先还是出身。

能够具备获得三眼花翎资格的身份仅次于皇亲贝勒、贝子和嫡亲公主的驸马,可以说是皇上的眼前红人。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还要为大清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因为这苛责的条件,近300的历史中也才只有7人获得,就连历史上最有名的宠臣和珅都没有获得过。

血统论外加才干,仅凭其中的任何一点就把绝大多数人给过滤掉了。

获得三眼花翎的重臣们

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三眼花翎的重臣是和珅的弟弟和琳。

虽然和珅和和琳仅仅是下五旗之一的正红旗出身,但是和琳与和珅一样才华出众,更重要的是他在平定白莲教、郭尔喀叛乱的战争中指挥得当,立下赫赫战功,在朝中又有哥哥和珅在皇帝面前给他美言。

因此这只三眼花翎自然非他莫属。

和珅虽然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的喜爱,乾隆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皇子嘉庆,但是在赏赐花翎这块却非常抠门。

一来和珅活跃在宫廷政坛,二来和琳家已经有一支三眼花翎,所以这种荣誉性的赏赐不要也罢。

第二位获得三眼花翎的重臣同样和乾隆有着莫大关系。

他就是乾隆深爱的富察皇后的亲弟弟——富察.傅恒。

本着爱屋及乌的需求,乾隆对傅恒一上来就有好感,而傅恒也并非纨绔子弟,在大金川战役和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清缅战争中,他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奠定了胜利的基石。

这样的人,自然也是获得三眼花翎的首选。

此外,傅恒那位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大名鼎鼎的儿子福康安也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了三眼花翎。

可以说富察皇后一家就包揽了七支三眼花翎的两支,荣耀之极。

余下的四支则分别赐予了长龄、徐桐、禧恩和李鸿章四位重臣。

长龄和禧恩自不必说,他们的出身和业绩跟和琳、富察父子一样。

而徐桐和李鸿章则是汉人。

这可以说是老天爷给满清皇室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李鸿章被戏称为“大清国的裱糊匠”,好歹是洋务派的代表,开办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而徐桐则仅仅是因为他和慈禧太后走的近,善于逢迎拍马,在很多场合为慈禧站队,而获得了三眼花翎。

这样的三眼花翎从某种程度上不能跟前面六位相比,也预示着满清朝廷江河日下,命不久矣。

更多文章

  • 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美女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正的清朝辫子,清朝男人为啥留辫子,清朝老百姓剪辫子的场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 随着各类清宫剧的播出,大家也增加了很多对清朝历史的了解,尤其是清朝男性的发型,迷倒了万千少女,清朝也成为众多少女心中穿越的首选。那么清朝真的有电视剧中演得那么美好吗?起码从发型上来说不是的。影视剧中的男演员本身颜值

  • 民国农民被抓到日本的真实遭遇:粪桶接水喝,中国人大队长非常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河北农民韩国骏从小就在家种地,一辈子没出过远门,那天忽然有几个特务闯进家中,不由分说将他抓走。和韩国骏一起被抓走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个农民,他们被带到了当地新民会的一个大礼堂中,关了起来。所谓“新民会”,是沦陷区的组织,由人掌控,甘愿充当爪牙的中国人为主要成员。他们平日里就是搞宣传和培训,奴化中

  • 历史故事:【民国旧报纸】1949年09月,国民党德庆当局进剿凤村九龙、高良三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三月笔者去采风,听到 凤村一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人家说,在夜袭凤象乡公所的凤村战斗之后,国民党曾反攻入九龙革命根据地。由于党史、地方资料皆无此记载,笔者也没听过其他老人家有此说法,本着“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精神,暂且搁下。日前,笔者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查找资料,意外找到当时报纸关于该事件的

  • 延禧攻略:叶天士是谁?为何蒙骗乾隆?难怪他看璎珞的眼神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天士喜欢魏璎珞吗,乾隆几次为魏璎珞吃醋,叶天士给乾隆喝青蒿汁

    当时愉贵人刚刚生下了皇子,但高贵妃执意要将他们母子活埋了,只因为刚出生的五阿哥瞳孔呈现的是金黄色,在古代,这样的婴童是被视为不祥之兆的,这也给了高贵妃趁机铲除愉贵人和五阿哥的机会。但璎珞怎么会让这种是发生,她拖延着时间等来了皇上,在太医为五阿哥检查过之后,也并没诊断出任何疾病,所以众人便开始一边倒的

  • 乾隆刚一咽气,嘉庆帝就调一位老人进京,和珅: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帝处理和珅,嘉庆帝杀和珅是好是坏,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了一道保命遗旨

    大清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皇帝“龙驰上宾”仅仅十几天后,嘉庆帝颙琰就将乾隆的宠臣和珅下狱赐死,并籍没家产。在和珅的家中,嘉庆帝共查抄出了白银8亿两,地产一千二百六十多倾,房产一千余间,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光是这份家产,便相当于清政府十多年的收入。从此以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也

  • 和珅:大贪之人,敛财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贪10多亿,天下第一贪和珅完整版,正说和珅敛财之谜

    从嘉庆年间开始,社会上就广为流传着一句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位近代史上最出名的贪官之一,在国人心中印象颇深。曾经风靡全国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更是将和珅的小人嘴脸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另一部《乾隆王朝》中,有这样一处情节:和珅向乾隆报上英使的通商条款,遭乾隆严词拒绝。现代人常回想清朝的闭关锁

  • 乾隆问“夫”字何解,和珅答后乾隆不悦,刘墉答后乾隆称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与刘墉斗智斗勇全集,豫剧刘墉斗和珅全场,豫剧刘墉斗和珅孙海涛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活得最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在位60年中,曾六次南巡江南。 一、 乾隆为什么这么喜欢下江南呢?因为在清代,“江南”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地位,对清政府也有着独特的意义。江南一带,汇集了大量汉族文人精英,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虽然当时汉人做高官的不多,但在朝廷的中层及以下官员里,来

  • 咸丰皇帝为何早早驾崩?看看他做的事,能活31岁已算高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皇帝的死因,咸丰皇帝驾崩是哪一年,咸丰皇帝为何去世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皇帝不在少数,比如晚清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就在他31岁的年纪驾崩了。咸丰皇帝为何去世的那么早?成为许多历史爱好者探索的谜团之一。不过,如果稍微了解咸丰皇帝做过的事情,似乎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早早驾崩了。 咸丰皇帝与鹿血 在《满清外史》中,曾经记载过咸丰皇帝的死因,其中,提到了一

  • 清朝杨乃武小白菜案始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纯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乃武与小白菜完整版全剧,杨乃武历史纪录片,清朝杨乃武案玄机

    因为影视戏曲等各种作品的广泛宣传,“杨乃武与小白菜”是知名度很高的民间故事,影视剧中楚楚动人的小白菜更是我见犹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故事的原型,该案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之中,前后迁延三年之久、由一个地方刑事案件上升为波及朝野的派别倾轧,历经多次重审重问,最终有超过一百名各级官员遭到查办。而

  • 清朝陈氏女子模仿花木兰从军,没想到后来怀孕了,结局很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花木兰从军旧版,花木兰从军故事简短,清朝花木兰真实照片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有一首名为《木兰诗》的乐府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闺阁少女是如何穿上甲胄、跨上战马,后又立下战功的故事。在清朝,就有一位姓陈的女子,她也效仿花木兰从军,不过,她的结局却没有花木兰那么好。 少女模仿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 在一本名叫《清代野史》的笔记里,曾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