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美女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美女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76 更新时间:2024/2/3 23:26:52

人生若只如初见,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

随着各类清宫剧的播出,大家也增加了很多对清朝历史的了解,尤其是清朝男性的发型,迷倒了万千少女,清朝也成为众多少女心中穿越的首选。

那么清朝真的有电视剧中演得那么美好吗?起码从发型上来说不是的。

影视剧中的男演员本身颜值过人,他们不管什么发型都好看,而真实的清朝完全不同,清朝男性的辫子不仅很丑,而且非的脏,曾有一位英国女性表示,第一次见到辫子后甚至有想吐的冲动。

清朝辫子的发展

作为清朝男性的标准发型,清朝的辫子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清宫剧和很多史料中出现的清朝辫子,属于清朝晚期的发型,那么清朝男性的辫子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鼠尾、猪尾、牛尾。

所谓鼠尾,就是像老鼠尾巴一样细短,这种发型时期的清朝还保留着草原时期的特色。

在大草原上,长发飘飘不仅很难打理,在头盔和战斗的时候也非常的不方便,所以草原势力多半以大面积光头和一个小辫子为主要发型,清朝初期的鼠尾和蒙古人的发型十分相似。

不过也有一些献表示,鼠尾并不是一根而是两根,其中一根在头顶发旋位置,一根在头的正后方。

随着清朝国土面积的增加和对汉族文化的学习,鼠尾开始慢慢地猪尾过渡,在下巴和腮帮位置也出现了胡须,这就是清朝中期发型的特点,有汉族文化的味道,也有满足文化的味道。

在清朝的前中期,大部分满族大臣都是类似的发型和胡须,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鳌拜

而到了清朝后期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大融合,便形成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牛尾。

牛尾是以耳朵位置为标准,将额头前半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后半部分的头发全部保留,然后梳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平时干活的时候将辫子盘起来或者缠绕到脖子上,闲暇时将辫子放下来垂在身后。

由于清朝中晚期,每一个男性从儿童时期开始就要留辫子,所以大部分中年人的辫子都可以长到屁股的位置上。

辫子的干净程度

在不考虑秃顶等问题的情况下,一个普通人的发量还是非常浓郁的,辫子自然非常粗,那么这个辫子的干净程度如何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国情开始说起了。

现代人洗头发非常的方便,普通人几乎每天都要洗头,有特殊需求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一天可能要洗两到三次,这一方面是现代生活便捷的功劳,另一方面是头发短的原因,所以大家洗头的频率才会增加,但是留着长辫子的清朝人,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想要了解清朝人如何洗头,详情可以参考现在年轻人非常流行的脏辫。

脏辫在清洗的时候需要先将辫子拆开然后去清洗,清洗结束后再次打理成脏辫,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好几个工作人员一起努力的结果。

虽然清朝人的辫子没有脏辫这么复杂,但清洗难度和编辫子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脏辫,可想而知,清朝人清理辫子多么的麻烦。

在这样的前提下,清朝人清理辫子的频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你是一个官员或者富商,也许有时间做到每天清洗一次,但一般不会这么做。

清朝官员清理辫子的间隔和洗澡一样,大约是一星期一次,平时很少单独去清理辫子。

而清朝的平民就不同了,洗澡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的奢侈,大多是在池塘里将就一下,认真洗澡的频率可能会达到半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

那么长时间没有清洗的辫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英国美女的回忆

在清朝晚期,曾经有一位英国女士跟随自己的丈夫来到清朝做生意,自然也近距离接触过一些清朝人。

根据她的回忆,清朝人的辫子非常的脏,在她近距离接触一位清朝人之后,她立刻发现在清朝人的头皮、头发和肩膀上有非常多的头皮屑,而辫子上也有大量的头油,看起来十分的恶心,吃饭的时候根本无法下咽。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因为是商务对接,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在谈话开始后,该女子很快就闻到了一股恶臭。

最后确定这股恶臭是从辫子里出来的,在那之后,她发现这并不是个例,在清朝的街头巷尾,每一个有辫子的人,辫子上都会传出一阵恶臭,这才是清朝男士辫子的真实情况。

因为长时间缺乏清理,在辫子中藏匿了大量的头皮屑、头油、灰尘和一些其他的东西,而且辫子本身非常紧,这些污垢和头发长时间待在一起,自然会非常的臭。

有些人的辫子上甚至爬满了虫子,但清朝平民对此也习以为常,因为清理辫子真的是太麻烦了,难道对于这种结果就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吗。

第一种解决方式就是梳头,虽然洗头发非常的困难,但是梳头则简单得多,将辫子打散后,用梳子将头发里的脏东西梳下来,然后再次将辫子绑好,一次简易的辫子清理就完成了,但这种方式只能清理表面污垢,无法清理深层次的污垢和臭味。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河边洗头发。居住在河边的人可以享受用天然矿泉水洗头的优势,但这种方式相比梳头也好不了太多。

一方面因为缺乏洗发水和吹风机,简单梳洗后,头发还没有干就要绑起来,其实还不如让辫子保持干燥状态,这样更容易滋生细菌。

另一方面,河水和饮用水完全不同,里面有大量的虫卵和微生物,反而更容易让头发变臭。

这就是为何很多清朝时期的匪徒都会选择光头的状态出现,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凶狠,另一方面也省去了很多烦恼。

真实的清朝仅仅是辫子这一点就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外国人会频繁嘲笑清朝人的辫子,这不仅仅是落后的代表,同样是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代表,因此在清朝灭亡后,很快就掀起了剪辫子的热潮。

更多文章

  • 民国农民被抓到日本的真实遭遇:粪桶接水喝,中国人大队长非常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河北农民韩国骏从小就在家种地,一辈子没出过远门,那天忽然有几个特务闯进家中,不由分说将他抓走。和韩国骏一起被抓走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个农民,他们被带到了当地新民会的一个大礼堂中,关了起来。所谓“新民会”,是沦陷区的组织,由人掌控,甘愿充当爪牙的中国人为主要成员。他们平日里就是搞宣传和培训,奴化中

  • 历史故事:【民国旧报纸】1949年09月,国民党德庆当局进剿凤村九龙、高良三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三月笔者去采风,听到 凤村一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人家说,在夜袭凤象乡公所的凤村战斗之后,国民党曾反攻入九龙革命根据地。由于党史、地方资料皆无此记载,笔者也没听过其他老人家有此说法,本着“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精神,暂且搁下。日前,笔者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查找资料,意外找到当时报纸关于该事件的

  • 延禧攻略:叶天士是谁?为何蒙骗乾隆?难怪他看璎珞的眼神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天士喜欢魏璎珞吗,乾隆几次为魏璎珞吃醋,叶天士给乾隆喝青蒿汁

    当时愉贵人刚刚生下了皇子,但高贵妃执意要将他们母子活埋了,只因为刚出生的五阿哥瞳孔呈现的是金黄色,在古代,这样的婴童是被视为不祥之兆的,这也给了高贵妃趁机铲除愉贵人和五阿哥的机会。但璎珞怎么会让这种是发生,她拖延着时间等来了皇上,在太医为五阿哥检查过之后,也并没诊断出任何疾病,所以众人便开始一边倒的

  • 乾隆刚一咽气,嘉庆帝就调一位老人进京,和珅: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帝处理和珅,嘉庆帝杀和珅是好是坏,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了一道保命遗旨

    大清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皇帝“龙驰上宾”仅仅十几天后,嘉庆帝颙琰就将乾隆的宠臣和珅下狱赐死,并籍没家产。在和珅的家中,嘉庆帝共查抄出了白银8亿两,地产一千二百六十多倾,房产一千余间,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光是这份家产,便相当于清政府十多年的收入。从此以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也

  • 和珅:大贪之人,敛财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贪10多亿,天下第一贪和珅完整版,正说和珅敛财之谜

    从嘉庆年间开始,社会上就广为流传着一句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位近代史上最出名的贪官之一,在国人心中印象颇深。曾经风靡全国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更是将和珅的小人嘴脸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另一部《乾隆王朝》中,有这样一处情节:和珅向乾隆报上英使的通商条款,遭乾隆严词拒绝。现代人常回想清朝的闭关锁

  • 乾隆问“夫”字何解,和珅答后乾隆不悦,刘墉答后乾隆称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与刘墉斗智斗勇全集,豫剧刘墉斗和珅全场,豫剧刘墉斗和珅孙海涛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活得最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在位60年中,曾六次南巡江南。 一、 乾隆为什么这么喜欢下江南呢?因为在清代,“江南”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地位,对清政府也有着独特的意义。江南一带,汇集了大量汉族文人精英,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虽然当时汉人做高官的不多,但在朝廷的中层及以下官员里,来

  • 咸丰皇帝为何早早驾崩?看看他做的事,能活31岁已算高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皇帝的死因,咸丰皇帝驾崩是哪一年,咸丰皇帝为何去世

    历史上英年早逝的皇帝不在少数,比如晚清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就在他31岁的年纪驾崩了。咸丰皇帝为何去世的那么早?成为许多历史爱好者探索的谜团之一。不过,如果稍微了解咸丰皇帝做过的事情,似乎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早早驾崩了。 咸丰皇帝与鹿血 在《满清外史》中,曾经记载过咸丰皇帝的死因,其中,提到了一

  • 清朝杨乃武小白菜案始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纯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乃武与小白菜完整版全剧,杨乃武历史纪录片,清朝杨乃武案玄机

    因为影视戏曲等各种作品的广泛宣传,“杨乃武与小白菜”是知名度很高的民间故事,影视剧中楚楚动人的小白菜更是我见犹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故事的原型,该案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之中,前后迁延三年之久、由一个地方刑事案件上升为波及朝野的派别倾轧,历经多次重审重问,最终有超过一百名各级官员遭到查办。而

  • 清朝陈氏女子模仿花木兰从军,没想到后来怀孕了,结局很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花木兰从军旧版,花木兰从军故事简短,清朝花木兰真实照片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有一首名为《木兰诗》的乐府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闺阁少女是如何穿上甲胄、跨上战马,后又立下战功的故事。在清朝,就有一位姓陈的女子,她也效仿花木兰从军,不过,她的结局却没有花木兰那么好。 少女模仿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 在一本名叫《清代野史》的笔记里,曾经记

  • 七十八岁张廷玉黎明进宫谢恩,乾隆大怒:你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鼎盛时期,安徽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治世能臣,他便是张廷玉,号称“三朝君主左膀右臂”,也是皇帝身边一日都无法离开的“首席秘书”。在前面很多年的时间里,张廷玉也一直都被视为“君臣知遇”的完美标本,然而,晚年他却被乾隆的恩威戏耍,结局非常令人唏嘘。 三朝元老 张廷玉从康熙三十九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