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明朝清官回乡没有路费,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此人该杀

历史故事明朝清官回乡没有路费,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此人该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66 更新时间:2023/12/14 22:05:0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世人皆敬高尚,唯憎腐败。千秋万代,朝野上下,多毁于贪官污吏之手。清廉执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从古至今中国五千年上下涌现过许多朝代,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么一点,那些盛世都有一个清正廉洁的君主和刚正不阿的武百官,而那些走毁灭的时代,往往都有腐败的政府和花天酒地的朝臣。

而在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最痛恨贪官污吏,他就是朱元璋。因为从小出生一介草莽,受尽了元朝暴君的统治与压迫,这也让朱元璋从小就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暖。他知道只有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所以朱元璋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人民起义的队伍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之后也建立起明朝。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他一直勤于政务,一改往日元朝的作风,过着朴实节俭的生活,对于人民也是爱戴有加。朱元璋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元璋刚刚上位就铲除了一些腐败的官员,并且还让大臣们一同来观看这些贪官被斩首的场面,以警示众人。之后他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例来防止各地官员腐败。这样一来在明朝之中,就很少有人再敢贪污了。

朱元璋说只要是明朝的官员,俸禄就必须减少,能够维持正的日常开销即可。这样一来二去不仅仅让朱元璋的威名大,而且明朝的中央集权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天下的老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朱元璋也被后人称为是一代明君。

在朱元璋的手下,有这么一位官员,他叫做曾秉正。曾秉正一生为人正直清廉,当他得知朱元璋称帝以后,便到了朝廷里当起了官员。

刚刚开始曾秉正只是在一处县城里担任一个九品小官。在任职期间曾秉正保持了一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作风,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劳苦百姓,也让当地的歪风邪气得到了整治。曾秉正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称他为人民们的父母官。

到了洪武九年,曾秉正才真正盼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因为明朝被一场灾难所袭击,为了维持天下的安定,朱元璋召集文武百官一同商量对策。就在人们都苦思冥想的时候,曾秉正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立刻上书,希望朱元璋能看到自己的办法。但是当时上书的人数十分众多,有可能自己的建议会被无视了,但曾秉正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了上书。当时正好朱元璋看到了曾秉正的建议,书中曾秉正直言不讳,而且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点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这也让朱元璋刮目相看,最终采纳了曾秉正的建议,也让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之后曾秉正就被朱元璋提拔进了京城任职,因为献上了妙计得到皇帝的赏识,曾秉正在朝廷之中一路平步青云,如日中天。

到了京城任职后,曾秉正也坚持一贯的作风,没有因为名利而冲昏了头脑。他极力推崇清正廉洁的作风,坚决抵御腐败的风气。而且在朝廷之中,曾秉正办事一向公开透明,明人不说暗话,这也让他得罪了不少朝廷的命官。

但是曾秉正常常会给出一些建议,让朱元璋采纳自己的方法,久而久之也惹怒了朱元璋。正所谓“言多必失”,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一个小小的官员竟然随时给自己出主意,这不是在向皇威作对吗?

朱元璋之后就把曾秉正贬回了地方上,曾秉正也因为自己的多言而丢掉了职位。在回乡的路上曾秉正需要路费,而自己在职位上根本没有攒下钱财来,一向清正廉洁的作风也让他两袖清风。在京都任职的期间里,曾秉正也接收到了许多好处和贿赂,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了。如今分文不剩的曾秉正也拿不出路费来回乡,无奈之下曾秉正选择将自己的女儿卖掉来换取钱财支付路费。

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顿时大怒。他觉得身为朝廷官员,岂能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因为从小就失去了亲人,朱元璋一直对于家人都十分珍爱,如今听到卖女儿换钱的事情,朱元璋岂能容忍。于是朱元璋命令将曾秉正处以极刑,最后曾秉正也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下。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外界褒贬不一,但绝大多数声音都是谴责朱元璋未免过于残忍,对于自己清正廉洁的大臣处以极刑。但是话说回来,曾秉正也没有做到一个称职的父亲,把自己的女儿卖掉只为了换取路费,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更多文章

  • 历史故事: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现在终于弄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是现在的蒙古国吗,成吉思汗与蒙古国历史,蒙古国信奉成吉思汗吗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历史故事提起中国古代史,人们最喜欢说的便是汉唐两朝

  • 历史故事:崇祯的四大失误让其离明君一步之遥,最终葬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对崇祯皇帝的评价,明朝大臣对崇祯的评价,有关崇祯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崇祯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朱由检

  • 历史故事岳飞被冤杀,一支后代逃往韩国成开国元勋,如今回国认祖归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难后,赵宋朝廷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就连皇室贵胄,也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金人凌辱宰割。然而抗金名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却以血肉之躯硬撼强敌,在与金人的战斗中百战百胜,险些直捣黄龙,恢复汉家河山。奈何朝廷昏君当道,奸臣弄权。赵构和秦桧利用岳飞忠君爱国的性格,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为了保全先祖

  • 历史故事: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繁荣,在这种潮流之下,百姓开始信奉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街市繁荣景象,宋朝初期经济,宋朝经济的发展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众所周知,从唐朝时期开始,在政治稳定的情况下,也为

  • 历史故事南京发现明朝公主墓,挖到一半却发现不对劲,专家:快撤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京明朝公主墓,明朝太康公主朱秀荣,固伦荣宪公主墓发掘视频

    1974年,南京市溧阳县准备建立一所医院,挖掘过程当中,工人在半山腰发现了一座古墓,工人不敢怠慢,赶紧将信息汇报给了领导,当时由于经济发展,大兴土木,挖出文物古墓的案例并不少,于是领导也不敢怠慢,赶紧汇报给了文物局,专家赶到现场后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刚开始挖掘时还比较顺利,可是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

  • 历史故事万历年间,蒙古奇女子,使明朝与蒙古和平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历史小故事,明朝对蒙古战争史,现在蒙古vs以前蒙古

    北方蒙古之患,对明朝形成长期困扰。永乐皇帝七次北征,最终病死于征讨途中。正统皇帝做了蒙古瓦剌的阶下囚。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年年内犯,几度攻至京畿。事情到隆庆时出现转机,双方以封贡实现和平。万历帝始终坚持对蒙古的封贡政策,使明朝最后的50年与蒙古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一局面的实现,与一位传奇的蒙古女子相关,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谁跑了,火烧庆功楼完整版,朱元璋炮打庆功楼小说

    也许正是因为出身贫苦以及皇位的得来不易,朱元璋十分担心手下人谋权篡位,因此杀了不少功臣,其中最精彩的要数“火烧庆功楼”这一段,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部消灭了,那历史上,真有“火烧庆功楼”这一事情吗?关于此事,在清朝著名评书《英烈传》中有详细记载: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因为担心手下人夺权,便萌发了除去功臣

  • 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这个为他谋划军师?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镇压胡惟庸后,朱元璋又搞了一个蓝玉案。大将傅友德,战功赫赫,也被朱元璋赐死。赐死的罪名连朱元璋自已都说不清。傅友德在朱元璋面前比较木讷,但善于安抚士兵,士兵无不对他感恩效死,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忌讳。据明朝野史记载,徐达患背疽,最忌吃鹅油,朱元璋却故意派内监赐他熟鹅,徐达当着内监的面流涕面食,不久即死。

  • 朱元璋曾给朱允炆留下一支奇兵,朱允炆却宁愿不要江山也不用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临死前给了朱允炆一支军队,朱元璋怎么培养朱允炆,朱允炆怎么干死朱元璋的

    但是随后他发现他的那些儿子们也蠢蠢欲动,担心可能会威胁到他最喜爱的太子,于是他秘密陪养了一只三十万人的沐家军。说起沐家军不得不说起沐英,他乃是朱元璋从小收留的义子,而且沐英和太子朱标也是从小玩到大,所以若太子遇难沐英肯定会出手帮。但是突如其来的噩梦来临,朱标病死,在悲伤中朱元璋封了朱允炆为太子,沐家

  • 江西佛塔发现宋朝文物,考古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背后可能有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考古大发现宋墓,宋朝佛塔变化特点,江西有宋朝皇室后裔吗

    2004年6月份,赣州市对当地慈云寺塔进行维修施工。该处寺塔兴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也就是公元1023年,距今已快有千年的历史。慈云寺塔又名舍利塔,位于赣州城东,是一处当地人家喻户晓的历史古迹。慈云寺塔通体高50米,由塔身、塔基、塔刹等多部分组成。百年前慈云寺塔曾经被烧毁,1957年,江西省调拨专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