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到底历经了多少年?他们势力范围有多大?为什么他们要迁8次都呢?

商朝到底历经了多少年?他们势力范围有多大?为什么他们要迁8次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3/11 18:14:24

大体上说,认为商朝的寿命在500~600年左右的比较集中。

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历来悬而未决,费掉过专家学者的诸多笔墨。中国大陆在1995年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被了解其中曲折者称之为“杯具”,一是国际学界不认可,同宗同源的台湾也不予采信;二是国内负责任的学者不认可,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古史考》第九卷,将之全面推翻。

不进此“杯”也可了解商朝,忽略它好了。应该知道的是商朝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600~1700年左右开始的。

商朝的地望

商朝的地望也是考古学家、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也是没有结论的题目。

夏朝=夏直属国+诸侯各国,商朝=商直属国+诸侯各国,那么“商”还是一个诸侯国的时候,它在哪里呢,在夏朝权力中心的东面,“夏”直属国的东面,不是隔壁邻居,是隔、隔壁邻居,甚至于隔、隔、隔壁邻居。

安阳殷墟博物馆

夏朝建在黄河上游,到了商朝取夏而代之,权力中心就移到了“商”的地盘。商朝建在黄河之下游。

商朝开立伊始,定都于亳,故址很可能在河南省商丘市。在成汤定都之后,商朝历经几次迁都,又回到毫,但是后来的毫不一定是原来的那一个,《帝王世系》说:“亳殷,今偃师是也,然则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南谷熟,为南亳,即今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者。”

《帝王》也是一家之言,因为后世还在不断为此争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古部落的迁徙,经常把地名也带上走,比如商朝的首都为“毫”,在这里的是毫,到了其它地方再建一个都邑还是命名为毫,毫地就有了好几个,此毫经常非彼毫,哪个是哪个,不是当事人通常就搞不清楚了。

不是大问题,大致的地望到了殷墟出土之后就知道了,商朝的后期,它的都城在河南的安阳县。

商朝的世系

商朝的世系,从成汤开始到商纣王结束,一共历经31个君主。他们是:太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商纣王)

商朝的形态

谈商朝的历史,不能不再提一提这个“朝”,不是如今概念里的大一统帝国,商朝和夏朝一样,也是天子统领天下相对较独立的诸侯国。

大禹时代的涂山大会,“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有一万多个诸侯国代表参加,众多的邦国并非整齐地集合在天子的旗帜之下,而只是奉夏为“天下共主”。

夏朝的先君大禹功勋声望极高,在世时统领群龙,比如调解相邻国家的纠纷、牵头开个会议什么的,是当仁不让的领袖。夏为宗主,拥戴它的众多小国就为诸侯。

而夏本身,其实也是众多国家中的一员,有自己的一份国土;不同的是它的地位有点特殊,如果把中原比作一个大教室的话,有点像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室里生活,夏是学生中的班长。

诸侯国也被称之为方国。

商原来是夏的众多方国中的一个,叫商方。孟子说:“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商方国的大小也就是这么区区的70里方圆。

如今商取夏而代之,“班长”就是商国了。

诸侯各国有义务“来朝”,向宗主国敬献财物,与宗主国保持友好往来。

同时,方国的内政由国君自行管理,宗主国一般不能干涉──一万多个方国活动在中原地带,可以想像得到国家的袖珍。不过既是国家,地位还是独立的。

但是,如果诸侯国君不修德或败德,干涉是要来的。天子就要带领天下诸侯的联军,或者责令德高望重的大诸侯国,领联军去匡正那个诸侯的国政,甚至废黜当事国君,另立贤德的君主,甚至于灭掉这个国家。

当“班长”并不容易,万国对共主的服属,往往是因为宗主国君王的德高望重,一旦此王德行修为有瑕疵,失去诸侯的尊重,“班长”的日子就比较难过,诸侯离心离德,不来朝见。

《史记》将之称为“衰”。以后我们将看到,商“衰”过好些次。

成汤建立了商朝,中原依然是邦国并存的局面。只是商从方国变身为宗主,管理的方式和前朝一样,还是一国统领多国的国家联盟。

有一点不同,大禹时代,诸侯国有一万多个,到了成汤时代,天下只有三千诸侯了。还有七千多诸侯哪里去了?400多年的时间里,被灭的、自然消亡的、合并的……确定成汤践王位的就是“三千诸侯大会”。

前八后五不常厥土

商族早期从发源到成汤立朝,“自契至成汤八迁”,400多年的时间里,先商的君王们领着族人进行了八次的迁徙。商朝成立后的约200年,也迁了至少五次。

商朝势力图

西汉的张衡给他们做了一个总结:“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圯耿,不常厥土。”意思是商族人屡屡迁都,商朝建立前迁了八次,商朝建立后迁了五次,地名为相的居住地被河水毁坏了,就迁到耿地去,不常在一个地方居住。

整个部落的迁徙,是个浩大的工程,粮食辎重不用说,锅碗瓢盆要带上,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安顿下来还要祭祀、造房等等。搬过家的人都知道搬家多累人,商族人平均50年搬一次“国”。

商族人为什么这么爱迁徙,是个很令人困惑的问题,迁居的背景和原因,几千年来的研究者还没研究出统一答案来。商人善迁倒是真实不虚,先商阶段算是小试身手,到商朝终结,他们箕子一迁就迁到朝鲜半岛去了,建立了“箕子朝鲜”;商纣王的十万大军也遁迹了,三千年后,考古学家发现商王室后人在美洲祭拜祖先……

从契祖到成汤建朝的八迁,迁都的地望,现在有据可查的有四次。范围基本是在如今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会的地带,每次往外迁徙后商族都又回到了商丘附近。

迁到第八次,成汤定居于亳。

说这前八迁是因为得说毫。就像介绍美国历史就得提到费城一样。亳贯穿了商朝前期的150~200年,是商族人的吉地。成汤把都邑迁至亳,是为了追随先王的足迹。他为此写了《帝诰》,向远祖帝喾报告迁回故地的情况。

此后历经六代11王,商都一直在亳,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城邑。在商朝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殷,仅次于殷的就是亳。

毫在哪里?没有标准答案。一般认为就是河南省的商丘。

商丘是商族的发祥地,也可以看作吉祥地。商朝建立后,又有过五次大迁徙,这些有文字记载,也没离开商丘太远。那是后话了。

中国人有句俚语:“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直译是从上边的房间搬迁到下边房间,会找不到一箩筐谷子。意思是搬一次家的损失是很大的。这俗语对商族人不适用,他们在一次次的迁徙中,疆土越来越大,国力越来越强盛。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出自百家号作者无风起念,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有苦难言,主管封神,却将自己的老婆封为了“扫帚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既然说的是封神,那就不聊正史中所记载的关于姜子牙的故事了,直接《封神演义》走起。姜子牙成仙无望被迫下山姜子牙原本一心想修道成仙,因而在32岁时,拜于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姜子牙苦修40载,已经到了72岁的年纪,还未能修去凡胎,飞身成仙。估计电母看姜子牙长的帅,不忍下手劈姜子牙呀。元始天尊早已

  • 《封神演义》中除妲己的桃木剑,原著中只是一截树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由王丽坤、罗晋、邓伦主演的热播电视剧《封神演义》第九集,剧中姜王后为了商汤社稷江山及纣王的安危,说服纣王答应用杜太师的桃木剑测试妲己是否为妖孽。没想到的是,没有除掉狐狸精妲己,还赔上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狼妖杜太师。杜太师的除妖法器桃木剑,在原著中只是云中子随意炼化的一截树枝。那么他为什么不用宝剑啊?

  •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你了解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启是通过武力排除各反对力量最终登上了联盟领袖的位置,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中的禅让制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因此启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甘之战是启讨伐不服他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的战争,这场战争被认为发生在有扈氏故地,今陕西户县,但经过考订,更多得学者认为这场战争发生在今天的河南郑州以北的原阳、原武

  • 妲己发明了一样东西 中国人已经用了5000年 如今家家户户离不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妲己发明了什么东西,妲己的发明和用途,苏妲己真的发明了刑罚吗

    史书中写道:筷子出现于商朝末期。远古时代,石器的出现,人们告别生食,开始食用熟食,而那时候的人吃东西也都是手抓着吃,一直延续到商朝末期,平常百姓吃饭都是自己手抓吃,而有钱人家就有专门的仆人服侍吃饭。大家都知道,纣王一直以来比较残暴,就连吃饭时候,饭的温度也要适中,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如果有点烫了或者

  • 浅谈商代、春秋战国与唐代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它们的出现为青铜文明增添了更多魅力之光。一、中国古代最早的青铜器根据考古发掘记录显示,我国古代最早的青铜器是来源于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铜刀,此铜刀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二、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青铜器真正成熟是在商代。商代早期的青铜器装饰简单,而商代后期的青铜器装饰相

  • 妲己古尸还原图,她并非祸国殃民,原来一切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妲己古尸原貌,祸国殃民的妲己和杨玉环,祸国殃民的妲己

    她是神话历史上的狐妖,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几千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历史不过是由胜利者随便装扮的小姑娘,翻遍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神话,还是正史,这个名叫“苏妲己”的小姑娘,都被疯狂的妖魔化,被真实流传的只有她倾国倾城的美貌。而如今,妲己古尸的具体相貌已经复原。她真的祸国殃民吗?帝辛

  • 商朝的国都朝歌、周朝的国都西岐, 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朝歌西岐地理图,西岐与朝歌相隔多远,闻太师战死西岐回到朝歌

    《封神榜》已被翻拍过很多次,关于商周两朝的人物和故事,大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演义归演义,故事一旦被讲出来,就带上了它特有的目的,以使人不能清楚了解它的全部真相。关于商周两朝的历史到底在怎样演绎呢?它们的国都朝歌、西岐都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先来说说商朝的国都朝歌吧。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夏桀无道商汤起

  • 褒姒为何不笑?私生子一生苦楚皆因幽王,三戏烽火笑出半生哀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褒姒之死,快手褒姒个人资料,刘叉叉徒弟褒姒背景

    幽王的父亲宣王府中宫女诞下一名女婴,宫女因为恐惧就将女婴遗弃,这名弃婴就是褒姒。天子脚下,宫女私通,偷情生子,这对周王室来说是奇耻大辱,宫女怀胎十月,没有一日不在恐惧中度过,打娘胎起褒姒就能感受到母亲紧张的神经,经受了十个月的精神折磨,褒姒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焦虑的基因就伴随一生。况且,作为宫女私

  • 历史故事:2000多年前,西周王室的财源有多广?除了王畿内的收入,还有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历史记录一览表,西周的历史主要史料,三分钟看懂西周历史

    王室是什么?是普遍意义下不愁吃不愁喝的所在,那么为什么王室这么有钱呢?这就要看,王室的财政了。"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或政府进行正常运转的职能。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石,古今皆然,它的好坏与否,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周天子作为西周王朝

  • 酒文化历史 | 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周人社会生活中用酒情况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酒在周代社会中所具备的意义和功能。一、祭祀活动在周代,祭祀是头等大事,每逢祭祀时,宗族成员都自觉汇聚于宗庙开展祭祀活动。因此,在周代诸多礼仪活动中,祭祀之礼占据着主要地位。周代祭礼的对象包括新亡之人、历代祖先以及天地诸神,这些对象恰恰与周代统治所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