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建立后,武王五年而终,临走前的安排也是用心良苦

周朝建立后,武王五年而终,临走前的安排也是用心良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4/2/4 4:31:51

按理说武王他们家族是有着长寿基因的,他的父亲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岁的高龄。再往前看,据说文王继承周国王位时已经四十五、六岁了,他的父亲季历就算十几岁时生下了姬昌,当时也应该达到六十岁左右了。并且,王季历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属非正常死亡,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季历活到七十多岁也极有可能。

继续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长寿的。虽然,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无法知道他的确切寿命,但从公亶父能够因为孙儿姬昌有贤德而将王位传给少子季历来看,至少他已经是见到了姬昌长到7岁以后的样子了(俗话说7岁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应该有五、六十岁的寿长了。更何况,有传说古公亶父的寿命比姬昌还长,乃是帝武丁时期生人,是位过百岁的老寿星,更证明了这个家族长寿基因的强大。

但是,如此强大的长寿基因,依然还是抵不过操劳过度带来的损害。周武王虽然熬过了这场大病,却也因此对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造成了更大的伤害,表面看上去是痊愈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经时日无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后事的时候了,以防备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后给刚刚建立的王朝带来的灾难。

据《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武王这次大病之后的三年,他便早早离世了,那在这三年中姬发又处理了哪些事?做了什么安排呢?

1、接待了两个北方邦国使团,稳定了周朝北部地区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为了稳定远离丰镐的北部、东部以及中南部边境地区的局势,进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御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长子伯禽居营丘和曲阜管理东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阳地区安抚中原并防备南方。随着南方强大的巢国主动来朝,说明周朝南部已经稳定了下来。

南方稳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随之而来,在武王执政的最后三年里,两个北方邦国也主动来到丰镐觐见武王。这两个北方邦国,一个是早就提到过的箕子朝鲜,由箕子亲自率队出使周朝。虽然,这并不代表着箕子归顺了周,但至少算是这位商朝后裔已经接受了改朝换代的事实。另一个来朝的北方邦国是肃慎,据说是后来满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时期肃慎便与中原有了联系,随后的夏、商两朝也是往来不断。此次周朝刚刚建立,他们就主动前来朝贺,可见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来。

2、巡狩方岳,迁鼎于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丰镐的途中,姬发已经沿路巡狩过一些诸侯国,但那毕竟是顺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国。此时,武王病愈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后再看一看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大好河山。当然,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国都走遍了,毕竟武王的身体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岳,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众神,保佑周朝长久。

巡狩完方岳后,武王再次来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诰命。把他心心念念的国家重器九鼎迁走,先放到还在营建中的东都洛邑,以免东都未落成,自己提前离世而造成九鼎遗失。

3、遣王师灭蒲姑,暂时稳定东部

在上面咱们曾提到,武王封赏天下时的特殊安排,让周朝北部与南部基本稳定了,但是东部地区仍然暗潮汹涌。虽然已经让太公和伯禽前往该地,建立诸侯国加以控制,但还是有不少殷商的旧势力在此作乱,而其为首的就是蒲姑国。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时期便已建城立国,一直是殷商的“忠实粉丝”。武王虽然灭了商朝,但蒲姑这个小弟还是不愿归顺,一直小动作不断,企图帮“大哥”报仇。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顽不灵,干脆于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军攻打蒲姑,随即将其覆灭,让东部地区暂时稳定。只不过,此次王师虽然灭了蒲姑,但并没有赶尽杀绝,他们的遗民亡国后往更东部地区逃窜,之后成王时期还有动作,此次便先不过多“剧透”了。

4、确立长子姬诵地位,并安排身后事

武王重病之时,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恐慌,其中一点原因就是王朝新建,制度不完善,且王子姬诵年纪尚轻,地位不稳,恐有突变。武王恢复后,自然要对此进行安排,消除众人的顾虑。

首先,武王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吸收了文王时重视礼法的制度,确立了礼乐治国的思想,虽然此时这种治国思想还不完备,但至少是给后人确立了一个发展方向。其次,武王立长子姬诵为东宫,即王位继承人,确立了王子的地位,避免了自己身故后争抢王位的事情发生。再次,由于自己病重时四弟周公旦的一片忠心,且周公贤德早已为众人公认,因此武王特命姬旦为辅国大臣,将王子诵托付给了他。

做完了这些安排之后,姬发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于他在位后的第十七年冬去世了。他死后,周朝上下举国悲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其也安葬于畢郢的周陵内,谥号定为武,被后世世代供奉。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武王离世、长寿基因、不抵操劳过度、大病恢复、安排后事、接待外宾、巡狩迁鼎、灭蒲姑、立东宫、设辅臣、葬于畢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酒故事(官固臺——英雄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夏人善饮酒,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为夏王朝的五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诗

  • 商代青铜大立人精赏:周倜分享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商代青铜大立人精赏 三星永耀惊天下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上篇 周倜周倜,男,汉族,中共党员,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鉴宝专家,业余时间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

  • 中原藏珍:“妇好”鸮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文物纪录片《中原藏珍》让文物活起来珍 藏第128集:“妇好”鸮尊鸮,也作鸱鸮、鸱枭,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它给先民们一种勇猛、威严之印象,人们对它极强的战斗性加以崇拜,有躲避兵器伤害和防避兵灾的神秘力量,《韩非子》中有写:“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妇好”鸮尊,商代晚期青铜器,通高46.3

  • 姜子牙(姜太公)的传奇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变相来说,姜子牙和普通百姓并没什么区别。但姜子牙一直都坚持学习,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却有着远大的志向。有空的时候姜子牙便会学习看书,他一边劳作一边翻阅各种书籍。而姜子牙看书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军事谋略还有天文地理。甚至就连政治方面也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但在街坊邻居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异类。毕竟大家都

  • 封神中有一大将,深受纣王信任武王器重,封神后权力之大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有所建树,出人头地,就必须要努力。俗话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的一生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这样才会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那三分运气,就好比两个同样有才华的人,一个飞黄腾达,另一个却命途坎坷,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就是那三分运气使然。在封神中,

  • 夏、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由农村公社制蜕变而来的井田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西周以后的周朝,史称东周,约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我国已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了。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作者,这工作工作者便是奴隶主所能当作牲畜来买卖的奴隶”。当时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是由农村公社制蜕变而来

  • 【透视】美国学者痛批政客耍手腕限制教师课堂讲授奴隶制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 中国日报网编辑 龙海若二审 何涛三审 闵捷

  • 纣王花费大量心血训练成的军队,若是调回,武王伐纣未必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象兵是商朝的杀手锏。据许多史书记载,这支军队是纣王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才训练而出。在那个冷兵器时代,铜和铁的冶炼技术都不成熟,所以一支由大象为坐骑的军队是具有极高的战斗力的。据说这支神秘的军队曾经帮助纣王征服过许多部落,就连西周对其也恐惧不已。如果这支军队在朝歌的话,那么武王伐纣的结局到底如何或许还不一

  • 从建立周朝的一代谋士到封神,姜太公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的文史那些事,让我们聚焦姜太公,讲述他的传奇人生!图片来源于手游《忘川风华录》姜太公的人物被魔化主要是从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开始,本来他只是个帮助姬昌建立并繁荣周朝的一位军事家,他到底是如何演变成了老百姓心目中主掌封神榜的阐教弟子的?看看搜狐号创作者资深媒体人@以史为鉴介绍姜太公是如何从一

  • 周幽王 · 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烽火戏诸侯 冯国琳绘(引自连环画《烽火戏诸侯》)历史,会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长城的历史,会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多民族血脉相系交互共融,我们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长城上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遗存,都向我们传递着来自远古的信息。西周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更是向我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