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王室的衰落:先祖的“弥天大谎”,没想到竟坑了周朝后代子孙!

周王室的衰落:先祖的“弥天大谎”,没想到竟坑了周朝后代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22 更新时间:2024/4/9 19:45:22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而先前周朝王室贵族的祖先曾经撒下“弥天大谎”,成为了周王室逐渐的衰弱的原因之一。

西周建立

周人是在陕甘一带后起的姬姓部落并且十分重视农业,周人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后稷是他们的始祖,因此把他尊称为农神,此后西周的农官便以“后稷”为名。周人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就带领族人迁徙到自然环境优越且无外敌骚扰的营地。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周人已经有了礼仪,在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了商朝的附属国,商王武乙时商朝的国力逐渐下降,周人便开始以武力开疆拓土向西北地区发展,增强自己的实力。

周文王时期,商纣王封周文王姬昌为西伯侯,此时的商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政治昏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周文王由于得罪了商纣王被囚禁后,他的嫡长子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并为纣王驾车,奈何残暴不仁的纣王将伯邑考烹杀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姬昌并让它吃下去。

此时的周文王并不知情,便吃了下去,得知此事纣王说道:“谁说西伯侯姬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作成的肉羹也不知道”。

事后周文王姬昌得知自己吃了自己的儿子悔恨不已,不久后周文王便被救了出来。回国后的姬昌一面讨好纣王一面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了有朝一日推翻纣王的统治。

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久后周文王便去世了,临终前嘱托太子姬发积极地准备征讨商朝,周武王即位后与众多诸侯和部落的首领举行了征讨商朝的誓师仪式,史称“盟津之誓”。

不久后,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十万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可是此时纣王的军队均已无心再战,纣王的残暴妇孺皆知,推翻他的统治已是民心所向,见自己大势已去的商纣王在朝歌城内黯然销魂,登上自己建造的鹿台自焚身亡,自此殷商600年的统治结束了。

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建国号为周并且定都在镐京并推行分封制将宗亲与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被分封的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的作用。

“弥天大谎”

殷商时期,商朝自称是“授命于天”可殷商灭亡后,这种观点便不攻自破,周人便总结其教训并进一步完善。随即西周的天命观被赋予了道德的内涵,而这个“弥天大谎”正是周人提出的新的“天命观”。

这种观点在周王实施礼乐制时将天命观作为了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统治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维护社会秩序。西周的天命思想认为,西周之所以推翻殷商建立政权是依靠自身的道德从而得到上天的庇佑。

道德成为了能否获得上天庇佑的关键,因此从西周开始祭祀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祈求上天庇佑变为对自身的警示以及教化,而这种观点却在此后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了周朝王室的子孙后代。

落寞的周王室

从周武王建国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外敌入侵亡国,一共经历了三百多年,在此期间诸侯国的王位世代远传、亲情淡薄,宗法制也逐渐的走向了瓦解。而后各诸侯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周平王,建立东周。

东周亦可称之为春秋时代,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可是此时的政治局面是周王室衰微逐渐的失去了天下拱主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各个诸侯国的崛起。

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崇尚武力成为了社会现实,而周王室依然强调因为道德才授命于天,严重的脱离社会,不断地走向衰弱。在春秋时期,胜利者大多为“无德者”,“有德者”因不得天命而灭亡的也不在少数。

纵观平王以后的统治者已无武王当年之神勇,周襄王时期东周的国土面积已经不足两百里,国力更是远不如各个诸侯国,不以武力强化国家,而是依靠自身道德以此得到上天的庇佑的观念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成为了东周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西周的天命观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注重统治者自身的道德转变为通过德政安定国家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百姓数量的多少成为了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在此之前,神是决定一切的存在,而在此之后,民众则超过神,强调重视百姓神自然会保佑国家,反之一味地相信神明轻视国家的治理,罔顾国家的百姓,便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在百家争鸣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继承发展了周朝的天命观,孔子认为只要实行仁政就是顺应天命,就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孟子则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先民后神,从而进一步淡化神权,强调百姓的作用。

在以老子、庄子的天命观又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哲学的思想体系,认为天只不过是自然状态,用天道的理论与天命观产生对峙。西周的天命观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376年三家分晋进入了战国时代,并产生了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周王已经是威严扫地,仅有虚名而已,如同傀儡般的存在,时至战国中晚期,秦国日渐强大并且横扫六国,周人更是不敢得罪秦人。

秦王嬴政即位后,秦军的部队攻入周人的都城,而后周鼎移秦,近八百余年的东周灭亡,并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并称自己为始皇帝,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秦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之前还有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历史不只5000年!!在夏朝之前还有朝代![震惊]讲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认为我在胡言乱语,[打脸]但请您先听我说。夏朝之前的朝代,大家可能不清楚,但如果我说三皇五帝,大家肯定了解吧!那好,有了三皇五帝做基础,我就可以上资料了:虞朝 ( 前2095----前2067;前2064----前2025年(

  •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史学界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

  • 为什么铁器普及之后,奴隶制社会就崩溃了?这到底是必然还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耕牛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施行变化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复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当中取胜。对于这段话,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不太理解。大家最不理解的地方就在于:为啥铁制农具和耕牛的普及,会导

  • 封神中,姜子牙下山后为何不直奔西岐,而是要先去朝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此,时年已经七十二岁的姜子牙并不气馁,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昆仑山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想以此去感化元始天尊。然而,姜子牙最终等来的却是元始天尊一句“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任劳任怨四十年,却被告知仙道难成,试想一下,姜子牙听到这句话之后该有多绝望,对于此,作为仙界大佬的元始天尊又岂会不

  • 北川城市IP《少年禹传奇》助推大禹文化传播全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大禹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大禹治水,代代传颂。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中国羌绣之乡”、“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 『甲骨文』新书速递 | 《最危险的间谍:多面特工与大国的核竞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8十二月星期四在她看来,他是个可敬的人一一这种形容与公众对此的普遍看法截然相反,而流行的观点认为,此人曾是“国家有史以来最危险的间谍。”——《最危险的间谍:多面特工与大国的核竞赛》 序 幕牛津,1967年“我是‘痔疮’!”这句费解的话是一个戴眼镜的六旬白发老人说的,他身穿浅灰色运动夹克,口袋里露出一

  • 项羽分封制失败?如果古中国实行分封制,领土早就覆盖了整个亚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是周皇室所代表的天空神教,基本没有人信仰了,整个社会呈现一种失去秩序状态,进入弱肉强食阶段,也就是春秋时期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天空神教是什么宗教?天空神教是源自古中国本土最古老的正统宗教之一,属于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但是却具有一神教的最初雏形。说起来很多人都应该知道传说中的天神,例如女娲,伏羲

  • 夏朝到底怎么亡的?二里头考古发现把考古专家都整蒙圈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关于商灭夏的鸣条之战,却只见文献记载而未有实质性的考古发现。但即使是文献记载,关于夏朝晚期的历史也是相互抵牾、错漏,鸣条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商朝中晚期的历史梳理,得益于殷墟小屯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甲骨卜辞的出土,也正是甲骨文对商朝历代先王的记述和《史记》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吻合,让一众学者们

  •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夏桀,又名癸、履癸,姓姒,夏后氏,是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以表示他的残暴。夏桀本身不仅英俊潇洒,而且智力超群、能力卓越、才干超群、孔武有力。据说他可以赤手空拳搏杀熊、犀牛和老虎。这样的猛人,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会被人奉若神明。如果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百姓谋取幸福,他也应该能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

  • “郁郁乎文哉”!来良渚博物院赏西周“玉之美”与 “礼之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玉文化源远流长,玉石之作既工且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思想百川归流,美美与共,共同构成了九千年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日前,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的“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